共找到31條詞條名為店子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省楚雄永仁縣永定鎮店子村
- 山東省長島縣店子村
- 山東省膠南市六汪鎮店子村
- 山東省墾利縣郝家鎮店子村
- 雲南省宣威市龍場鎮店子村
- 山東省東營市牛庄鎮下轄村
- 山東省墾利縣永安鎮店子村
-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黃家鋪鎮店子村
- 山東省棗莊市下轄村
- 山東濟寧鄒城市嶧山鎮店子村
- 甘肅省靈台縣西屯鎮下轄村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曹務鄉下轄村
- 雲南省會澤縣迤車鎮店子村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礦山鎮店子村
- 山東省即墨市通濟街道店子村
- 雲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中排鄉下轄村
- 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新店鄉店子村
- 雲南省宣威市東山鎮店子村
- 雲南省宣威市格宜鎮店子村
-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鄉店子村
- 雲南省麒麟區東山鎮下轄村
- 貴州畢節市大方縣鳳山鄉店子村
- 山東省微山縣南陽鎮下轄村
- 甘肅省成縣二郎鄉店子村
- 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景和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宣威市樂豐鄉店子村委會
- 山東省兗州市王因鎮下轄村
- 山東省泰安市范鎮畢家店子村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東峰鎮下轄村
- 山東省平度市店子鎮下轄村
-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膠北鎮店子村
店子村
山東省長島縣店子村
店徠子村位於長島縣北長山鄉北部西段,東南距鄉政府駐地2.5公里。南、北依山,東、西臨海,村莊呈長條形聚落。現有人口905人,330戶,村民主要從事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漁家樂旅遊等。
該村址原是一片大草甸子,因名北甸子,后演繹成北店子,又稱店子。清末民初曾有東村、西村之稱。據傳,早年有叢、吳二姓在此居住。明天啟年間,冷姓由蓬萊龍陽遷來建村。清康熙年間,隋姓從蓬萊磕頭崖遷來居住。
清末屬店子社,民初屬北店社,1934年屬北店鄉,1945年先後屬廟島區和玉石區,1946年屬廟島區,1948年屬率真鄉,1949年屬廟島鄉。1955年初成立前進與和平兩個初級社,同年9月兩社合併成立高級社,稱廟島鄉高潮社。1958年為廟島大隊店子生產隊,1962年為北長山公社店子大隊。1984年撤銷大隊建立行政村。
位於村西大西山西側,南北長150米,東西寬80米,因臨近珍珠門水道而得名。經過1982年和1983年的2次發掘,發現有窯坑、灰坑。灰坑為直筒形平底,直徑兩米左右,內含紅燒土塊、炭灰和燒過的獸骨、鳥骨、貝殼等。出土陶器有鬲、鼎、罐、碗等。有紅、褐、灰色,以素麵為主。其中紅陶大鬲為珍珠門文化的典型器物。經專家鑒定,該遺址屬商代至西周時期。
位於村西北100米的山坡上,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因村而名。遺址地層單純,表土厚約20厘米,第二層為灰褐土,厚度約80厘米,含有礫石、貝殼和陶片,最下層發現4座窯和2個灰坑。窯間距4~6米,灰坑保存良好。坑壁和底部均鋪一層料姜石。採集的文物有盆形鼎、侈口罐、瘦腹罐、敞口碗、單把環等,經專家鑒定,該遺址為龍山文化時期。
位於村東南部。南北長約170米,東西寬約145米。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墓底及四壁用牡蠣皮填充。墓分大、中、小三型,大幕一般長5米,寬4米,有壁龕,內置隨葬品。中墓一般長3米,寬2米,有隨葬品。小型墓長2米,寬1米左右。採集的文物有陶罐、陶壺等。經考古專家鑒定,該古墓屬漢代墓群。
位於店子村西部西大山北麓,崖高近70米,巍峨陡峭,截然若劈。夏季清涼幽靜,秋冬北風怒起,浪濤擊石,飛雪漫卷,若鐘鼓合鳴。旅遊季節,遊人如潮。西大山與西面的擋浪島隔海相對,相距1000餘米,其間海域俗稱珍珠門,是長島南北海上交徠通要道之一。大西山西側石壁上有酷似兩條龍的花紋,10米開外一礁石俗稱“賴賴珠”(即蜘蛛),遂有“二龍戲珠”之說。珍珠門即得名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