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頦虎
哺乳綱劍齒虎亞科動物
巨頦虎(Megantereon) 是晚新生代出現於600萬年前的早上新世,在舊大陸以及北美洲都有分佈,一直延續到中更新世。巨頦虎是劍齒貓科中最早被研究的類型,體形小(體長1~1.3米),上犬齒長(超過10厘米)。與一般的劍齒貓科不同,巨頦虎的下頜第二犬齒處長有很明顯的護業,雖然不及古代的大型獵貓類,卻勝過當時的劍齒貓類。在早期劍齒貓類中,巨頦虎可算是分佈相當廣泛的一類。
巨頦虎
法國St-Vallier 的M. megantereon 以前臼齒相對發育、上裂齒前附尖小而前尖粗壯、下裂齒前後刃葉夾角較小、下門齒和下犬齒著生位置抬升不強烈以及下頜頦突較小等為特徵,北美洲Nebraska 的M. Hesperus 、歐洲{原文如此——ANDRE}塔吉克的M. vakhschensis (參見Scharapov ,1996 , fig. 4) 和北京周口店的M. inexpectatus 等在上述特徵上與此相似,顯示出較近的系統發育關係,而且北美洲的Smilodon 極可能源於這一支系。
法國Senèze 的M. cultridens 則以前臼齒退化、上裂齒前附尖粗大而前尖弱、下裂齒刃葉發達且前後刃葉夾角較大、下門齒和下犬齒著生位置抬升強烈以及下頜頦突突出等為特徵,我國河北泥河灣的M. nihowanensis 、陝西藍田的M. lantianensis 以及義大利Tuscany的大部分巨頦虎化石材料與此比較接近,應屬於該支系。
南非Schurveburg 的M. whitei 以個體小、前臼齒極度退化為特徵,南非Sterkfontein 的M. gracilis 、Kromdraai A 的M. eurynodon 、肯亞South Turkwel 的M. ekidoit ( 參見Werdelin and Lewis , 2000 , fig. 1) 以及East Rudolf 的標本(AM 101471) 應屬於該支系。該支系主要分佈在非洲,歷史上也曾一度擴散至歐洲西班牙的Venta Micena 、希臘的Apollonia和喬治亞的Dmanisi (Martínez Navarro and Palmquist , 1995 ,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