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古代中國的別稱

神州,或稱“赤縣神州”“九州” ,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地理區劃概念 。「赤縣神州」一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十二州」源自舜將九州改為十二州的傳說。九州的範圍東至東海,含遼東地區在內,北以戈壁大漠及燕山山脈作為漢民族地區與草原游牧民族地區的分界線。西以河西走廊,巴蜀與藏地相接,向南囊括嶺南地區。古代九州的地理範圍與古代漢族傳統聚居地區重疊,稱為「華夏九州」或「漢地九州」。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古今通論》:崑崙東南方五千里謂之神州,州中有和羹鄉方三千里,五嶽之域,帝王之宅,聖人所生也;《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記載:“土則神州中嶽。”劉良註:“神州,洛陽也。”這說明“神州”就是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混元聖紀》: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經》:但古聖人以中國神州,以九州島配八卦,上當辰極,下正地心,故九州島在此耳。

歷史沿革


赤縣、神州之稱,最早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鄒衍的人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神州是中國漢地九州的代稱,在概念和含義上,趨近於“華夏”,“中華”,“九州”等名詞概念。
神州,又稱赤縣神州,是對中國、漢地九州的別稱。屬原住民漢族的民族共同地域。
在《淮南子》中所列的九個州中,其中位於東南方的神州即是中國,因為中國是位於一塊被大海所包圍的大陸的東南方。
先秦的華夏之域僅限於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及行周禮的宋、陳等中原諸國。漢代在先秦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
漢代以後的華夏之域與赤縣神州之域的地理範圍等同,其範圍相當於漢地,又有“東夏、“南夏”、“西夏”“北夏”等詞稱呼漢地內的局部地區。
作為名山大川的四瀆五嶽五鎮也是在赤縣神州(漢地)的範圍之內。
四瀆∶黃河、濟水(濟河)、淮水(淮河)、長江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五鎮∶東鎮沂山、西鎮吳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
九州泛指中國,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來的還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區。宋代繪製的《九域圖》即中國地圖。
赤縣神州的地理範圍萌芽於先秦,其地理範圍自漢武帝以後穩定不變,赤縣神州的範圍大致上包含嶺南及甘肅等地在內,其後2000多年來至今再也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
九州:源於大禹治水劃定九州的傳說。相傳夏禹治水后,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荊、揚、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載:中國古代設置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嗣後,九州便泛指中國。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來的還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區。宋代繪製《九域圖》即中國地圖。"九州"也有很多別稱,如九囿,九圍,九隅,九有,九土等.<<國語。魯語上>>:"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這裡共工為諸侯之共主,列在烈山氏(神農)之後,與<<山海經>>所列"炎帝——炎居——節並——戲器——祝融——共工——後土"的譜系一致。這裡的共工是炎帝後裔,姜姓。西周共和時,<<竹書紀年>>稱"共伯和千一位".共伯即共工後裔,姜姓。共工氏地在九州腹心地帶.<<山海經。中山經>>:"蒲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工出焉,西流注於河."甘棗山即雷首山,不周山,為共工氏生活的地區.共工怒觸不周山,就在其地。契封於蕃。亦即甘棗山一帶。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亦在其處。共地是文明綿延不斷的地方,地在九州之中。可以說,共工及其後裔在中國上古時代有重要地位,不能因為堯時共工治水失敗而否定共工氏的歷史地位.(蕃在永濟縣,亳在垣曲縣)。
漢族地區
分區名今地
冀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德州市、聊城市;安陽市、鶴壁市、濮陽市、新鄉市、焦作市、濟源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
豫州鄭州市、開封市、漯河市、洛陽市、南陽市、商丘市、新鄉市、信陽市、許昌市、周口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阜陽市
兗州荷澤市、濟寧市;商丘市;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
青州濟南市、青島市、東營市、濰坊市、煙台市、威海市、淄博市
徐州徐州市、連雲港市、宿遷市、淮安市、鹽城市;泰安市、棗莊市、臨沂市、日照市
揚州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香港、澳門;南京市、揚州市、泰州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南通市、鎮江市;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滁州市、六安市、池州市、宣城市、馬鞍山市
荊州湖北、湖南;桂林市
梁州重慶、貴州、雲南;漢中市、安康市;成都市、綿陽市、廣元市、南充市、巴中市、達州市、雅安市、德陽市、遂寧市、廣安市、眉山市、資陽市、樂山市、內江市、自貢市、宜賓市、瀘州市
雍州甘肅、寧夏;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咸陽市、渭南市、延安市、商洛市、榆林市;包頭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

範圍


先秦
赤縣神州(中國),又名“神州”、“九州”。
赤縣神州之稱,最早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個叫騶衍的人說:“中國名為赤縣神州。” 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有時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但更多的時候是稱神州。
相傳炎帝統轄的土地稱為赤縣,而黃帝統治的土地稱為神州,赤縣和神州合稱“赤縣神州“,赤縣神州的範圍“東逾蟠木,西濟流沙,北至幽陵,南撫交阯” 。
赤縣神州源於大禹治水劃定九州的傳說,相傳夏禹治水后,分中國為九州,分別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後來從冀州中分出幽州、營州、并州三州[27],與原有的九州合計共十二州,所以九州時而又被稱為十二州。 而戰國時代的秦、楚、越、趙、魏、韓、燕、衛、齊、魯等諸侯國的版圖及周王畿全部也是神州(九州)的一部分 ,從禹貢可知沱江、岷山一帶所在的巴蜀地區也是神州的的一部分 。
西漢
西漢有十三州及司隸,十三州分別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兌州、豫州、徐州、揚州、交州、荊州、益州、朔方及涼州,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幽州與并州是由冀州分割出來;涼州本來是屬於雍州的 ;交州在十二分野中被劃歸九州中的揚州;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來;而司隸分別屬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
因此西漢一司隸及十三州的範圍等同於九州的範圍。
冀州∶河東郡、河內郡及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趙國、廣平國、真定國、中山國、信都國、河間國、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廣陽國及太原郡、上黨郡、雲中郡、定襄郡、鴈門郡
兗州∶東郡、陳留郡、山陽郡、濟陰郡、泰山郡、城陽國、淮陽國、東平國
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東萊郡、菑川國、高密國、膠東國
徐州∶楚國、泗水國、廣陵國、琅邪郡、東海郡、臨淮郡
揚州∶廬江郡、九江郡、會稽郡、丹揚郡、豫章郡、六安國、南海郡、郁林郡、蒼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荊州∶南陽郡、南郡、江夏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國
豫州∶弘農郡、河南郡及潁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國、魯國
梁州∶漢中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及京兆尹、馮翊郡、扶風郡及隴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在十二分野中的三河即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三郡的合稱,河東郡、河內郡屬冀州,而河南郡屬豫州。
東漢
漢末的冀州,其範圍至少相當於今日的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山西、陝西六個省市全部地區及內蒙一部份地區。同時,漢代及三國時人口中的“天下”是九州(中國)的代指,“中國”反而只是佔有中原的王朝政權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東漢建安十八年曾經重新分置全國所屬九州州域,冀州範圍相當於今天的遼寧、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及內蒙一部份;雍州州域範圍轄有今陝西、甘肅、寧夏;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及廣西一部份屬益州(梁州);廣東、廣西、湖北、湖南及河南南部是荊州轄境。 
晉代
晉代的神州與漢代神州範圍相當,按《晉書·地理志上》及《晉書·地理志下》所描述,西晉全國十九個州各自所屬的赤縣神州(中國)州域如下:
冀州∶冀州、平州、幽州、并州
兗州∶兗州
青州∶青州
徐州∶徐州
揚州∶揚州、交州、廣州
荊州∶荊州
豫州∶司州、豫州
梁州∶梁州、益州、寧州
雍州∶雍州、涼州、秦州
隋代
按《隋書·地理上》、《隋書·地理中》及《隋書·地理下》所述,隋朝全國各郡各自所屬的赤縣神州(中國)州域如下:
冀州∶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內郡、長平郡、上黨郡、河東郡、絳郡、文城郡、臨汾郡、龍泉郡、西河郡、離石郡、雁門郡、馬邑郡、定襄郡、樓煩郡、太原郡、襄國郡、武安郡、趙郡、恆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漁陽郡、北平郡、安樂郡、遼西郡
兗州∶東郡、東平郡、濟北郡、武陽郡、渤海郡、平原郡
青州∶北海郡、齊郡、東萊郡、高密郡
徐州∶彭城郡、下邳郡、魯郡、琅邪郡、東海郡
揚州∶江都郡、鍾離郡、淮南郡、弋陽郡、蘄春郡、廬江郡、同安郡、歷陽郡、丹陽郡、宣城郡、毗陵郡、吳郡、會稽郡、餘杭郡、新安郡、東陽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陽郡、臨川郡、廬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龍川郡、義安郡、高涼郡、信安郡、永熙郡、蒼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郁林郡、合浦郡、珠崖郡、寧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陰郡、林邑郡
荊州∶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陽郡、舂陵郡、漢東郡、安陸郡、永安郡、義陽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陽郡、巴陵郡、長沙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熙平郡
豫州∶河南郡、滎陽郡、梁郡、譙郡、濟陰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郡、淮陽郡、汝陰郡、上洛郡、弘農郡、淅陽郡、南陽郡、淯陽郡、淮安郡
梁州∶漢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漢陽郡、臨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順政郡、義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寧郡、涪陵郡、巴郡、巴東郡、蜀郡、臨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資陽郡、瀘川郡、犍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雍州∶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陰郡、延安郡、弘化郡、平涼郡、朔方郡、鹽川郡、靈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隴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澆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張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明代
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閩粵(今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四省)、江東、湖湘襄陽(今湖北湖南二省)、贛城(今江西省)、長淮(今江蘇省及安徽省北部)、齊魯、河洛(今河南省)、幽趙晉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隴(今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巴蜀(今四川省及重慶市)、雲南在內。
明朝人認為今日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屬於赤縣神州中的揚州。
明朝人認為今日遼寧省的地理範圍(遼東都指揮使司)也是屬於赤縣神州的州域。
根據四庫全書版的《明一統志》,明朝全國屬於神州(九州)州域內分野的府縣如下:
冀州∶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部分、永平府、延慶府、保安州、萬全都指揮使司(萬全都司)、太原府、平陽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遼州、沁州、澤州、彰徳府、衛輝府、懷慶府、廣寧(廣寧衛)以西之地 
兗州∶兗州府部分、東昌府、開封府部分
青州∶濟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遼東都指揮使司(廣寧衛以東之地) 
徐州∶徐州、淮安府、兗州府部分
揚州∶應天府、鳳陽府、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揚州府、廬州府、安慶府、太平府、寧國府、池州府、徽州府、廣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興府、湖州府、嚴州府、金華府、衢州府、處州府、紹興府、寧波府、台州府、溫州府、南昌府、饒州府、廣信府、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建昌府、撫州府、臨江府、吉安府部分 、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寧府、延平府、汀州府、興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寧州、廣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慶府、羅定州、南寧府 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瓊州府
雍州∶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部分、平涼府、鞏昌府、臨洮府、慶陽府、延安府、寧夏衛、洮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岷州衛軍民指揮使司、河州衛軍民指揮使司、靖虜衛、陝西行都指揮使司、鄖陽府部分 。

地理環境


九州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崙山、喀喇昆崙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中國地勢圖
中國地勢圖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佈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民族


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擁有56個民族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國的土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
漢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
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
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
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
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
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蒙古族

經濟


古代中國有著發達的農業經濟,經濟水平長期領先於世界。明清以來,中國固守農業社會,而西方世界則在同一時期率先進入了工業社會,中國經濟遂落後於西方。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原來保守的農業經濟體系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極大挑戰。
晚清以來,中國開始效仿西方發展工業。直至中日戰爭和國共戰爭的結束,中國進入較為長期的和平發展時期。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大型經濟體,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處於世界中等水平(第80名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文化


語言文字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字的國家,有56個民族,共有80種以上語言,約30種文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漢語普通話和規範漢字,即中文。中文的使用人數在17億以上,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和港澳台)、日本、北朝鮮、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廣大的國家、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
漢語是中國漢民族的共同語,漢語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聯合國六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中國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安子介先生寫出了《劈文切字集》、《解開中國文字之謎》等著作,他說,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

禮制

儒教傳統里,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取字,女子行笄禮,為成人之道。
孔子與孔廟
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日本近代以來稱之為成人式。
中國遵循婚禮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納采就是求婚,問名為請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納吉為占卜生辰八字是否合適,納徵為交納彩禮,請期為確定迎親日期,親迎為迎接新娘。
中國遵循喪服、喪制的禮儀,主要表現為披麻戴孝、招魂等等禮節。辦喪禮的時間越長,越能表現家人對死者的敬重和愛意。在古時代,在葬禮過後還需守一百天的哀悼期,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到三年內,家中的人都不可嫁娶。
根據儒教經典,漢人祭祖,祭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大儺。

文學

中國最早的文學成就是編纂於公元前六世紀的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此後,質樸的先秦散文、華麗的漢賦以及漢末的樂府民歌,分別代表了所在時代的文學風貌。在唐代,詩歌創作達到頂峰,包括名家李白、杜甫等在內的詩人數以千計,傳世之作五萬餘首。宋代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元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則是雜劇創作。明、清兩代,《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四部長篇小說,以其豐富的文史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享譽古今,永存於世。
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在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分別形成兩次高潮。前一次的高潮發端於“新文化運動”,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思想。以魯迅為代表的進步作家,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事業。魯迅、沈從文、巴金、茅盾、老舍、張愛玲成為屹立中國文壇的巨匠。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以莫言、賈平凹、王蒙、馮驥才等為代表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新作家及其作品的問世,代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成就與繁榮。作家們用現代漢語表達現代中國人的生命體驗、審美體驗更加成熟。就群體創作水平而言,當代小說家在使用語言思索、表達方面所達到的藝術高度,已經超過他們的前輩。

戲曲曲藝

中國的戲曲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歌舞,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台的繁榮時期。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占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誌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辛亥革命前後,一批有造詣的戲曲藝術家從事戲曲藝術改良活動,著名的有汪笑儂、潘月樵、夏月珊等,他們為以後的戲曲改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現代戲曲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段時期,一些有志之士對戲曲進行了改革。梅蘭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鄧霞姑》、《一縷麻》等宣傳民主思想的時裝新戲,周信芳、程硯秋等也都創作了不少的作品。
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各個劇種都出現了一批高水平的優秀演員。京劇有餘叔岩、言菊朋、梅蘭芳等,川劇有周慕蓮,漢劇有董瑤階,湘劇有吳紹芝,秦腔有劉毓中,蒲劇有王存才,等等。
新中國成立后,湧現了一批優秀劇目,如京劇《將相和》、《白蛇傳》,評劇《秦香蓮》,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崑劇《十五貫》等,著名歷史學家吳還撰寫了歷史京劇《海瑞罷官》。以後,又陸續推出一系列優秀作品。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戲曲藝術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戲曲界提出的“現代化”與“戲曲化”的問題,已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積極探討和積極實踐的問題。

繪畫

中國畫在中國被稱國畫、水墨丹青,主要是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用墨和國畫顏色在帛或宣紙上作畫。
中國畫按照內容可分為花鳥畫、山水畫及人物畫;按照技巧可分為工筆畫、寫意畫、重彩畫、水墨畫、白描畫、壁畫、內畫;按照藝術層次可分為具象國畫和抽象國畫等。
中國畫擅長寫意,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運用散點透視法不用焦點透視法,重視意境不重視場景。

教文化


宗教

主要有四大宗教:

道教

道教是本土創立的宗教。春秋時期(約公元前六世紀),老子創立道家,戰國以後又產生了神仙家,秦漢時期在道家和神仙家的基礎上,吸收陰陽家、墨家、儒家諸家思想,先後興起方仙道、黃老道,經過長期發展,到東漢,張道陵創立正一盟威道,正式形成道教。中國現有道教宮觀9000餘座,乾道、坤道5萬餘人。

釋教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遣使赴天竺求經,史稱“永平求法”,自此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由於社會動亂,人民開始廣泛尋求精神信仰,自此佛教得到大興起,但深受當時的玄學影響。由於儒家具有的包容性,加之道教、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以及相互的影響,形成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中國宗教信仰傳統。據統計,中國有佛教寺院3.3萬餘座,出家僧尼約20萬人,其中藏語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約12萬人,活佛1700餘人,寺院3000餘座;巴利語系佛教的比丘、長老近萬人,寺院1600餘座。

回教

伊斯蘭教於公元7世紀傳入中國。伊斯蘭教為中國回、維吾爾等10個少數民族中的群眾所信仰。這些少數民族總人口約2100多萬,現有清真寺3.5萬餘座,伊瑪目、阿訇4.5萬餘人。中國伊斯蘭教起源於穆罕默德的叔父帶領使團出使中國,並且修建了世界最古老清真寺之一懷聖寺。宋朝時期,中國穆斯林控制了出入口貿易,也在朝廷中逐漸有了影響力。著名的穆斯林有鄭和、帶領設計和修建汗八里(今為北京)的也黑迭兒丁等。明朝時期,早期穆斯林移民的後代在語言、姓名及習俗方面融入了中國社會,同時南京也成為了重要的伊斯蘭教學習中心。

基督教

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時間也比較早,唐代時景教傳入,到元、明,天主教傳入中國,伴隨天主教傳入的還有西方科技,這些宗教傳入中國後為適應儒家社會而本土化,到清代,因羅馬教廷禁止中國教徒祭天祀祖,雍正年間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國活動,1840年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大批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教,並先後在大清帝國和中華民國開辦了一些教育、醫療等事業。中國現有天主教徒約550多萬人,教職人員約7000多人,教堂、會所約6000處。

神州祭祀

祭祀神州
神州大地神祇,又稱神州地祇。傳統上祭祀神州地祇,規格極高,常與昊天上帝、五方上帝祭祀並列。隋朝時神州祭祀為大祀,《隋書·禮儀》:「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廟等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為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及諸星、諸山川等為小祀。」宋朝詔明堂用皇佑典禮,神州地祇和天皇大帝(即昊天上帝)並祭。《宋史·高宗趙構》:「五帝、神州地祇等十三祭為大祀。」
神州歌
根據《隋書·樂志》記載,隋朝祭祀神州的典樂「神州歌」為:「祭神州,奏《諴夏》,送神、登歌與方丘同。」——《諴夏》:「四海之內,一和之壤。地曰神州,物賴生長。咸池既降,泰折斯饗。牲牷尚黑,珪玉實兩。九宇載寧,神功克廣。」

文獻記載

《繹史·黃帝紀》:"自神農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黃帝以來,德不及遠,惟於神州之內分為九州,黃帝受命,風后受圖,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國。"神農及以前轄有大九州——---與神州等同的州,分別是神州,迎州,戎州,合州,冀州,柱州,玄州,咸州,揚州。從《山海經》來看,大九州之說有一定的道理。中國先民早就分佈到世界各地,以北亞,東南亞,太平洋諸島和美洲為最多。從考古發現來看,細石核的年代以華北最早,西伯利亞,日本,北美西部細石核絕對年代依次遞減,是華北人遷移的路線。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中國先民的把中國文化傳播到海外,體現在文物,語言,民俗上,令人人信服的證據,只是多數次人對此缺乏專業知識,但不應妄稱不可信。即使不是直接管理大九州,中國先民在太昊,神農時代向外遷移,其足跡達到世界許多地方也是事實。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先列中國名山大川……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一般認為中國古代以中國為天下,並不是事實。中國僅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或九分之一。古人知道世界很大,所以者有大九州的說法。有人說赤縣神州得名於炎帝神農。《山海經》的《五藏山經》,《海內經》與神州的範圍大致相當,《海外經》,《大荒經》遠及海外。《淮南子。地形》所列九州相當於大九州,其它地方談到九州是赤縣神州。
《尚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舜分全國為十二州。堯時洪水滔天,共工,鯀治水失敗,禹"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史記·夏本紀》)治服洪水的同時劃定了九州。有人說禹治九州,是《左傳。昭公四年》的:"四岳,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此為"小九州",其地域不出晉中,晉南,豫西,陝西東南。這種觀點是疑古的產物。"九州之險"並不是九州的全部,"小九州"之說以偏概全,低估了大禹的功績。《禹貢》所載山川,地名,如三危,碣石,彭蠡,山民山,不僅比"小九州"大,也比一般人所說的"中原"要大。考古學上應當明確:堯舜禹時代有共主,有諸侯,甸服,綏服,要服,荒服有不同的義務,考古學文化面貌不同,是在情理之中的,據這些不同就說夏的疆域僅限於"小九州"一帶,是不切合實際的。名義上臣服的方國,不可能完全接受共主所在方國的文化,但文化從中心地帶向外擴散,也能影響鄰近的方國。
《通鑒外紀·包犧以來紀》:"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謂之九囿。"相傳人皇氏兄弟九人,稱九頭紀,為十紀之首。按這種說法,人皇氏之時已分九州。《逸周書。嘗麥解》:"九隅無遺"(蚩尤追黃帝,戰鬥慘烈。
《宋史·卷四百二十三·列傳第一百八十二》吳泳:“誦往哲之遺言,進謀國之上策,實不過曰內修政事而已。然所謂內修者,非但車馬器械之謂也。袞職之闕,所當修也;官師之曠,所當修也;出令之所弗清,所當修也;本兵之地弗嚴,所當修也;直言敢諫之未得其職,所當修也;折衝禦侮之弗堪其任,所當修也。陛下退修於其上,百官有司交修於其下,朝廷既正,人心既附,然後申警國人,精討軍實,合內修外攘為一事,神州赤縣,皆在吾指顧中矣。”
《宋史·卷四百七十六·列傳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李全上》彭義斌致書沿江制置使趙善湘曰:“不誅逆全,恢復不成。但能遣兵扼淮,進據漣、海以蹙之,斷其南路,如此賊者,生擒禽,或斬首,惟朝廷所命。賊平之後,收復一京三府,然後義斌戰河北,盱眙諸將、襄陽騎士戰河南,神州可復也。”
梁啟超《小說與群治之關係》:“此又天下萬國凡有血氣者莫不皆然,非直吾赤縣神州之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