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山湖
鵲山湖
鵲山湖因湖繞鵲山而得名,與濼口碼頭斜相對,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相傳昔日每年七八月間,烏鵲飛翔,布滿山巔;又相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裡煉丹,死後葬此,故名“鵲山”。過去,樹木頗多,松柏蒼翠,滿山蔥鬱。山坡上,棗、杏、桃、李雜生,春日花開,漫山燦然。其中以桂樹最佳,每至秋日,清香盈野。唐宋時,山下一片汪洋,稱“鵲山湖”。
鵲山湖(圖1)
而讓鵲山更加顯名的,則是山周環繞的泊水——鵲山湖。據考證,鵲山湖約生成於漢后不久。彼時濟水(即大清河,其故道為今黃河)泛濫,將鵲山圍淹於水中,形成湖泊。對此,文人劉勅《詠鵲山》詩云:“西北開青嶂,無峰山自奇。桃李春開日,樓船水漲時。”然而最早詳記鵲山湖的則是唐代的段成式,其《酉陽雜俎》道:“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湖水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又漁船掩映,罟罾疏市,遠望之者,若蛛網浮杯也。”這裡說的蓮子湖,就是鵲山湖。
山凹中,古有磚砌矮牆,牆上掛有蒿簾,內有爐灶,相傳為盧醫扁鵲煉丹藥處,時有縷縷清煙,裊裊上升,隱現於綠蔭之中,景色奇特,人稱“翠屏丹灶”,被列為舊時歷下十六景之一。明朝人劉敕詠《鵲山》詩讚曰:“西北開青嶂,無峰山自奇。丹爐還歷歷,明月故遲遲。桃李春開日,樓船水漲時。許多尋勝者,到此好銜卮。”
鵲山湖(圖3)
其一:“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鵲山湖浩蕩無邊,山水相連,蕩舟水面,看似鵲山臨近,卻總也划不到近前——鵲山湖水路迢迢,其域面是如此的廣闊。
其二:“湖闊數十里,湖光搖碧山。湖面正有月,獨送李膺還。”鵲山湖水闊域廣,其晚景也是別樣的宜人:皓月當空,月光撒在如鏡的湖面,湖水通透蕩漾,映照著鵲山翠綠蒼碧的倒影——夜色朦朧的鵲山湖,好一幅幻化的仙境 其三:“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鵲山湖行舟,北去南歸,景隨船變,處處景美,恍惚間,連遠處的鵲山也似有了友人般的親情溫馨。
可惜,鵲山湖在南宋時期“慘遭大難”。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投降金國的偽齊王劉豫開鑿小清河,至紹興七年(1137年)完工。
開挖后的小清河雖然成為濟南重要的水運通道,但鵲山湖的水也被小清河源源不斷地導走。不過,這時的鵲山湖並未完全乾涸,從前面提到的王象春《登鵲山》詩句“萬岫千岩濟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可以看出,在明代,鵲山湖的水仍然在鵲山腳下的濟水古道盤曲、環繞。
到了清代,鵲山湖大大萎縮。清人任宏遠《扁鵲墓》詩云:“十里湖光暑氣微,越人遺墓枕荒磯。春風沿路青籬長,細雨空岩紫燕飛。”據詩可斷,其時的鵲山湖僅有十里之域了。
不過,這剩餘的十里鵲湖,只是與大明湖相連的部分,清朝時期的鵲山腳下,則完全是一片荒蕪了。所以,清人徐子威在《鵲山湖懷古》里,就只能發出“瘦牛耕廢堰,境僻松風長。鵲湖余古迹,秋色晚蒼茫”的感慨了。
鵲山湖(圖3)
鵲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