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梅芙的結果 展開

梅芙

愛爾蘭傳說中康諾特國女王

梅芙(Maeve)是古愛爾蘭傳說中的康諾特(Connacht)國女王。古代愛爾蘭史詩《奪牛長征記》(Táin Bó Cúailnge)載,她領兵攻打阿爾斯特(Ulster)(今北愛爾蘭)軍隊,在戰爭中其他女神運用法術,而梅芙則手持兵器親臨戰陣。

成為女王


其實,愛爾蘭由好幾個王國組成,所謂“愛爾蘭大王”,就是位居各王國國王之上的最高統治者(類似於中國的周天子,對諸侯國有一定但不是絕對的統治權)。奧楚大王有6個公主,為了維繫愛爾蘭的統一,他把女兒們下嫁給那些心懷異志的國王。
然而,從小就桀驁不遜的梅芙卻並不滿意父親給她安排的政治婚姻,沒過多久她就從丈夫身邊逃走,跑回娘家去了。無奈的奧楚大王只好把另一個女兒嫁給那位跑了老婆的國王作為補償。至於梅芙,奧楚大王估摸著,把這個寶貝女兒嫁到別的地方去也是一樣的結果,所謂“女大不中留”,於是乾脆賜給她一塊領地——康諾特王國(Connacht),讓她去那裡當女王,自擇夫婿。

建立政權


輪換夫君

當時康諾特地的領主名為Tinni mac Conri,被奧楚大王罷黜后喜歡上了梅芙,成為梅芙的第一任夫君。在一次Tara的會議上,梅芙和Conchobar發生關係,Tinni王被擊敗,因此Eochaid Dála成為了梅芙女王的下一任夫君。

擇偶標準

梅芙女王對於自己的夫君要求三個“不能有”:第一,不能有“畏懼”;第二,不能有“吝嗇”;第三,不能有“嫉妒”。特別是第三條,對於梅芙的夫君是極大的挑戰,而梅芙的最後一任丈夫,就是艾利(Ailill)。
梅芙女王的孩子們
梅芙和艾利育有七子,他們都叫Maine。開始他們有自己的名字,一日梅芙問到一名德魯伊,誰能殺掉Conchobar,德魯伊回答一個名字:Maine。於是梅芙的孩子們都叫Maine,她分別這樣取名:
·Fedlimid變成了Maine Athramail ("同父一樣")
·Cairbr變成了Maine Máthramail ("同母一樣")
·Eochaid變成了Maine Andoe ("迅捷雨燕")
·Fergus變成了Maine Taí ("寂靜無聲")
·Cet變成了Maine Mórgor ("終極使命")
·Sin變成了Maine Mílscothach ("甜言蜜語")
·Dáire變成了Maine Móepirt ("無以言表")
最終Maine Andoe殺死了Conchobar。
梅芙還有一個女兒名為Findabair

奪牛長征記


這場戰爭是由阿爾斯特的鄰國康諾特的王后梅芙(Maeve)和自己的丈夫麥特之子艾利爾(Ailill mac Mate)在枕邊爭論他們兩個誰更加富有而引發的。梅芙知道自己的丈夫擁有一頭銀白色的神牛,因此她希望能得到菲查那(Fiachna)兒子達爾(Dare)的棕褐色大牛唐·庫利來贏過丈夫(註:在一些史詩作品中這頭牛被稱為“庫林格的棕色公牛”,即the Brown Bull of Cualnge)。
傳說這頭牛一天之內可以生下50個牛犢,它的身上可以坐50個小孩,它的背後可以藏100名戰士。於是梅芙派出使者向達爾借牛,希望能借一年時間並許以重酬。使者找到達爾說明來意,在一番承諾后,達爾高興的接受了。當晚達爾設宴招待使者,使者們喝了幾杯酒之後開始口出狂言,稱若借牛不成梅芙將派大軍前來討伐。達爾聽了相當火大,礙於禮節沒有立刻發作,第二天天沒亮就將使者趕走,借牛之事就此告吹。
聽了使者的彙報后,梅芙沒有責怪使者,反而聯合其他兩個國家組成三國聯軍殺向阿爾斯特,於是這場為了一頭牛的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那個年代打仗前要請德魯伊或吟遊詩人拜天祭地,選好良辰吉日再出發。一天晚上梅芙在外頭散步的時候遇到康諾特女詩人菲迪露瑪(Fedelm),她向梅芙預示此行將艱難無比,因為一位英雄——庫丘林將擋在她的面前。梅芙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對方的戰力與她相比可說是完全處於劣勢,所以她認為這只是胡說八道。
但是在行軍途中,庫丘林常常孤身一人神出鬼沒般偷襲這支大軍,每現身一次就帶走百名戰士的性命,梅芙的軍隊被攪得風聲鶴唳,大軍數次停步或繞道。梅芙沒辦法,企圖收買庫丘林,還打算將女兒許配給他,庫丘林一笑置之,讓她的使者回報他的答覆:“每天派一個人來跟我交手,如此我就不會再阻撓你的進軍。”梅芙沒辦法,只得答應,於是以後她每天都派出一名或數名戰士去跟庫丘林交手,當然,基本上都是有去無回。
但是,棕色的庫利牛最後還是被梅芙率領的康諾特軍隊奪走。
這頭牛的結局很具有諷刺性,當它遇到了康諾特國王艾利的銀白色的神牛後,兩頭牛就開始互相攻擊,它們整日決鬥,最終白色的神牛被殺死而棕色的庫利在到達阿爾斯特邊境時,它嚎叫了幾聲吐出了一堆污物,隨後耗盡了體力倒地而亡。
神牛死後,康諾特和阿爾斯特和平相處了7年,阿爾斯特的庫丘林榮耀而歸。到此,《奪牛長征記》里所講述庫丘林的故事已經結束,但這場戰爭卻只是告一段落。

與庫丘林


庫丘林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梅芙的手下的戰士越來越少,派出去的人不是被他刺穿就是被砍下頭。梅芙為此煩惱不已,此時手下的人向她推薦了同樣曾前往影之國學藝的達曼(Daman)之子弗迪亞。於是她派人去請弗迪亞。起初,弗迪亞拒絕了,他不願跟自己的好友同門相殘。梅芙連續幾次邀請都被拒絕,於是梅芙承諾只要他願意去和庫丘林作戰,就把自己美麗無比的女兒芬達布爾(Findabair)獻給他作妻子,可費迪亞仍在猶豫。
於是女王轉從側面進攻,她告訴費迪亞如果不去戰鬥的話他就會被愛爾蘭的詩人們羞辱了,戰士的榮譽高於一切,弗迪亞被逼得不能不出戰。
在梅芙的請求下,被庫丘林擊敗的卡拉丁的女兒們決心為父親和兄弟們報仇,於是梅芙捲土重來繼續攻打阿爾斯特。
他們製造了阿爾斯特滅亡的幻覺,庫丘林中了招,他連續兩天和幻影戰鬥,最終精疲力盡而且莫名其妙的生了病。庫丘林原本在一個城堡中呆著,他的至交好友康諾爾和其他阿爾斯特的戰士們照顧他,這期間,庫丘林趁康諾爾外出戰鬥引誘了他的妻子南婭姆(Niamh)並與其私通。雖然南婭姆曾告誡他不許離開城堡,但卡拉丁的女兒卻又使用幻術把他騙了出來。
凱爾特人有禁制(geis)的說法
庫丘林許下的geis中有這麼三條:
一、因為自己名字的緣故終身不食用狗肉,不靠近火堆;
二、不能拒絕比自己身份低賤者送上的食物;
三、不能拒絕吟遊詩人的要求。
在戰爭的最後,庫丘林打退三國聯軍,活捉梅芙,但是他堅持“不能殺女人”,因此以梅芙不得再侵犯阿爾斯特為條件放她回國。
敗在庫丘林手上的梅芙將此視為這奇恥大辱,發誓要報仇,她從庫丘林的geis上找到了突破口。
在庫丘林前往戰場的途中,他遇到了三位在路邊燒狗肉的老婦,她們希望庫丘林能吃點東西再去作戰。當庫丘林吃了一口肉后,立刻覺得左手無力。然後梅芙找來了里奧(Liwy)等三個吟遊詩人,讓他們命令庫丘林交出自己的武器,此時庫丘林已經背腹受敵,就連其父魯格也無力回天,這就是莫瑞甘命運的復仇。庫丘林沒有辦法拒絕里奧,只好照辦,里奧撿起蓋博爾加(Gae bolg)扔向庫丘林,但殺死的卻是駕車人里格。第二個詩人殺死了愛馬,第三個人扎穿了庫丘林的身體。

晚年經歷


最後一任丈夫

由於嫉妒梅芙的風流,艾利殺死了幫助過梅芙的弗格斯。觸犯了梅芙要求的三個不能有,不久艾利就以偷情罪被處死。

梅芙之死

梅芙葬處,位於愛爾蘭西北部的斯萊格郡。
梅芙葬處,位於愛爾蘭西北部的斯萊格郡。
梅芙喜歡在Inchcleraun (Inis Cloithreann)沐浴,Furbaide為了復仇日夜練習射擊技術,最終以乳酪砸死了入浴的梅芙。
據傳,梅芙葬在County Sligo的Knocknarea (Cnoc na Ré in Irish)。這是一座美麗的山。

後代的紀念


錢幣上的女王
錢幣上的女王
錢幣上的女王
錢幣上的女王,背面愛爾蘭文字
錢幣上的女王,背面愛爾蘭文字
[國別]愛爾蘭
[年份]1989年
[面值]1鎊
[規格]148×78 mm
[正面]梅芙女王(Queen Maeve)
[背面]愛爾蘭最古老的文獻資料,12世紀的《牛皮書》(Book of the Dun Cow)
葉芝筆下的梅芙
葉芝經常提到梅芙女王,在《A William Butler Yeats Encyclopedia》中的描述:
MEAVE QUEEN(Irish:Mebh,Maebh)[she who intoxicates], mythological goddess queen of Connacht. She ruled from her capital at Cruachan(County Roscommon) and was the dominant partner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her husband Ailill. She had a lover, Fergus Mac Roich, who had a reputation for his sexual prowess. She appears in the Ulster Cycle of tales as a scheming, promiscuous woman who declares war on Ulster out of greed and jealousy. Her husband has a magnificent White Bull, but she is covetous of the Ulster Brown Bull. When the men of Ulster refuse to give it to her, she leads her army northwards and encounters Cuchulain, the only Ulster hero not under the spell of Macha. Maeve's struggles with the Ulster champion form the basis of the Táin Bó Cuailnge. Maeve attempts to bribe Cuchulain with her daughter Finnebair and then sends her strongest champions against him. When she fails, she brings about his death by magic. She meets her own death at the hands of her nephew, Furbaidhe, in revenge for the murder of his mother, Clothra. Maeve is reputed to be buried beneath a cairn on Knocknarea in Sligo, but other sources insist she is buried at Cruachan. While she does not appear as an onstage character, she plays a threatening and decisive part in the action of WBY's plays On Baile's Strand and The Death of Cuchulain. In the poems "Red Hanrahan's Song about Ireland" and The Wanderings of Oisin, WBY associates Maeve with Knocknarea. In "And Fair, Fierce Women", he vividly describes her as a strong, handsome figure of about thirty, dressed in white, carrying a sword and a dagger.
MEAVE QUEEN(愛爾蘭語:Mebh,Maebh)[令人迷醉],康諾特的神話女神女王。她統治她的首都克魯阿坎(County Roscommon),並且是與丈夫艾里爾(Ailill)作為主要伴侶。她有一個情人弗格斯Fergus Mac Roich,以他的生理能力而聞名。她出現在阿爾斯特故事文化圈中,是一個狡猾,濫情的女人,出於貪婪和嫉妒而向阿爾斯特宣戰。她的丈夫懷有雄偉的白牛,但她對阿爾斯特棕公牛很羨慕。當阿爾斯特(Ulster)的男人拒絕把它交給她時,她帶領軍隊向北,遇到了唯一不服從瑪莎(Macha)法術的阿爾斯特(Ulster)英雄庫丘蘭(Cuchulain)。Maeve與Ulster戰士的鬥爭構成了TáinBóCuailnge的基礎。Maeve試圖用女兒Finnebair賄賂Cuchulain,然後派出最強大的戰士來對付他。當她失敗時,她用魔法使他死了。她死於自己的侄甥Furbaidhe的謀殺,以報復謀殺其母親Clothra。據說Maeve被埋在Sligo的Knocknarea的一個石棺下,但其他消息來源堅持說她被埋在Cruachan。雖然她沒有扮演舞台上的角色,但在WBY的戲劇《百樂的前場》和《庫丘林之死》的表演中扮演著威脅性和決定性的角色。WBY在詩歌《紅色漢拉漢的愛爾蘭之歌》和《愛信的流浪》中將梅芙與諾克納雷婭聯繫在一起。在《和公平,兇猛的女人》中,他生動地描述了她是一個堅強,英俊的人物,大約三十歲,穿著白色,拿著劍和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