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婚俗

白族婚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佔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卷帳回門"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後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後,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於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

大理地區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對象一般通過“對歌”認識結為知己,然後再經過說親、訂婚、迎新、結為夫婦幾個階段。說親由男女父母及媒人去女方家提親結婚時一般要舉辦三天,儀式非常隆重。結婚這一天被稱為“正喜日”。婚前頭天叫“踩柵”,這天男方要把嫁妝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嗩吶,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慶祝。正喜日“男方要在親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親”,新娘要哭別父母兄妹。出門時吹鼓手們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調》,嗩吶聲不時與新娘哭聲交織在一起。一路上吹打聲、逗趣聲不斷,同伴們邊走邊向新娘撒米花,還不時掐新娘表示“祝福”。

婚戀過程


戀愛

白族青年的戀愛活動比較自由,他們通常利用勞動、趕集、節日活動及趕廟會的機會談情說愛,通過山歌試探對方,抒發感情,尋覓自己的意中人。

提親

白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有三種形式:即嫁女、招姑爺和“卷帳回門”。上門女婿結婚時要改名換姓,婚後有繼承權和贍養女方父母的責任。如果女方是長女,下面兄弟較小,就在婚後七日偕丈夫攜帶被子、帳子回娘家居住,負擔贍養老人、照顧幼弟的責任,直到小兄弟長大成婚,才回到男家居住。白族有早婚的習慣,雙方訂婚後,在結婚前一年,男方必須托媒人到女家求親,給女方以準備妝奩的時間。除製備各色粗細領掛、全部鋪陳帳蓋外,單鞋子一件就要做數十雙到上百雙,以備結婚時送公婆、弟妹、哥嫂、子侄等為見面禮及婚後自穿。

訂婚

白族把訂婚叫做“發紅帖”、“送水禮”。過去白族青年雖然戀愛自由,但婚姻全由父母包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為婚。今天則有男女青年自由戀愛,后再由父母主持訂婚的。其訂婚儀式較為簡單,先由男方托媒人要來女方的生辰八字,同時送給女家兩瓶酒、兩包茶、四盒糖、兩塊布。若雙方八字不相衝克,女家也同意,便將女方生辰八字寫在紅紙柬帖上,交男方收執,作婚約的憑證。白族訂婚後,可以解除婚約,但主動方要受到輿論的譴責。若男方提出退婚,女方可以不退還水禮,若女方提出退婚,則必須退還水禮。

婚禮

過去白族的婚禮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上賀新人。屆時新郎要拜“喜匾”,由家長取字、號為喜名,婚後通用。賀新娘則全村小姐妹與新娘坐在彩棚下,青松鋪地,紅燭高照,吃著糖果、蜜餞,恭賀新娘。第二天迎親,新郎坐轎前往女家,迎親的及伴郎十數人,加上騎馬“押禮”的小孩十多人及到女方會親的至親親戚,沿途浩浩蕩蕩。到女家后,則大門緊閉,要等嗩吶聲三起三歇表明誠意,才開門迎入,設席款待,新郎則座上,設獨席招待。紅日西下,經媒人再三催請,新娘才哭著由兄長抱上轎,蓋上“開臉紅”,新郎由女方父輩敬上馬杯,並在其左手膀上扎一朵錦紅大花“蔫花紅”。到男家后,門前早擺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臘、紙、燭之類,由端公仗劍執法,退去車馬,將新人擁入洞房。是時村中常年多病的人便可乘鬧伸手在新娘身上、手上、腿上亂掐,以粘喜氣,解除病痛。新人入洞房后,避去別人,由媒人主持喝交杯酒,然後出房待客。晚上還要舉行鬧新房,俗話說“新娘房中無大小”,盡可以隨便。第三天回門。新娘清晨早起,在別人幫助下“收頭”,將頭髮梳成高高的髻,作為成人的標誌,然後由新郎陪同回娘家。屆時新郎手拿錦花一朵,到新娘家去謝花紅,男方至親至戚也一起去做會親客,女家設席款待。第四天酬客,折彩棚,招待幫忙的客人。

婚俗特色


大理地區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找對象一般通過“對歌”認識結為知己,然後再經過說親、訂婚、迎新、結為夫婦幾個階段。說親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親。女方父親同意后訂婚,訂婚時男方要擇吉日送酒、公雞和聘禮到女方家,聘禮必帶“六字”。茶三斤六兩或六斤六兩,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兩等,意在“有福有祿”。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稱“提親雞酒禮”。
白族新郎新娘
白族新郎新娘
結婚時一般要舉辦三天,儀式非常隆重。結婚這一天稱為“正喜日”。婚前頭天叫“踩柵”,這天男方要把嫁妝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嗩吶,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慶祝。正喜日“男方要在親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親”,新娘要哭別父母兄妹。出門時吹鼓手們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調》,嗩吶聲不時與新娘哭聲交織在一起。一路上吹打聲、逗趣聲不斷,同伴們邊走邊向新娘撒米花,還不時掐新娘表示“祝福”。迎親到家門時,需由新郎同輩兄弟將新娘背和新房,在這一點上還留有早年“搶婚”習俗。
新房內都燒有火堆。新娘入房時家人要在火中燒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難以下咽以表示“親熱”和“富貴”,白語中“辣,麻”與“親、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賓客。晚上有認親儀式,長輩要給新娘見面錢,同輩則鬧新房。鬧新房時新娘要拿出從娘家帶來的燉梅、雕梅、水果、密餞等食物恭敬地給同輩品嘗,也叫“搖果酒”。大夥邊吃邊鬧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廚房做魚類孝敬公婆。婚後三至八日回門,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兒回家吃飯。七天後要到本村的本主廟祭本主,求本主保護全家平安,早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