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感染

情緒感染

情緒感染由最初的僅僅指原始性情緒感染,發展成囊括意識性情緒感染,又進而擴展為意識層面上所有的情緒傳遞與調節。 Mc Dougall (1923)最早定義了情緒感染“通過原始性交感神經反應產生的情緒直接感應法則” (Mc Dougall, 1923)。之後, 有關情緒感染的定義很多, 所有的定義都大致可認為是由他人情緒引起的並與他人情緒相匹配的情緒體驗, 是一種情緒傳遞的過程。但是就“情緒感染是自動化的還是有意識努力的”這一問題莫衷一是, 由此可將情緒感染區分為“原始性情緒感染”和“意識性情緒感染”。

情緒感染分類


原始性情緒感染
“原始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情緒感染是基於模仿(自動化的)、意識前的反應(e.g. Hatfield etal., 1993, 1994; Dallimore et al., 2007; Luong,2005)。如有學者認為,情緒感染是個體間自動的、無意識的情緒傳遞過程,自動化的模仿傾向和面部表情、聲音語言、姿勢、動作的同步化,結果產生情緒會聚 (相同情緒) (Du, Fan, & Feng,2011)。Hatfield 等認為情緒感染是自動化地模仿和合併他人的語言、非語言信息,結果是,情緒覺察者融入 了情緒傳遞者的情緒(Hatfield et al.,1994)。之所以會產生情緒感染,是因為人類具有自動化地、無意識地模仿他 人的傾向性,如Chartrand 等認為情緒感染是個體具有模仿或同步化他人的面部表情、聲音、手勢和動作的傾向的結果,這使得模仿者體驗到了被模仿者的情緒(Johnson, 2009)。Hennig-Thurau 等將原始性情緒感染歸因於人們傾向於自動化地模仿和同步化他人的面部表情、聲音、動作,結果產生情緒同化(Hennig-Thurau et al., 2006)。然而,原始性情緒感染的概念卻遭到了意識性情緒感染流派的質疑,後者認為情緒感染並非是無意識的,如虛假的笑就不會有感染力(Hennig-Thurau et al., 2006)。而且,上述有關原始性情緒感染的定義基本上是通過描述情緒感染的發生機制來替代情緒感染的概念,並沒有從根本屬性上揭示“什麼是情緒感染”問題。
意識性情緒感染
“意識性情緒感染”理論認為,情緒感染過程是一個有意識參與的過程,如 Falkenberg 等認為,情緒感染一方面是交流某種特定的情緒,一方面是從他人身上移入某種情緒,換句話說就是情緒的“移入與調節”過程(Falkenberg, Bartels, & Wild,2008)。意識性情緒感染是基於人們與他人之間的情緒進行對比,將情緒作為理解他人怎樣感受的社會信息的這樣一個過程的(Hennig-Thurau et al.,2006)。人通過將自己的情緒與他人進行對比,然後接受他人的情緒,如果認為這種情緒合適的話(Barsade, 2002),如當顧客接受到來自員工真誠的情緒勞動展示時,意識性情緒感染就會產生(Huang & Dai, 2010)。也有學者認為情緒感染既包括原始性情緒感染又包括意識性情緒感染,如Barsade (2002)認為情緒感染過程包括潛意識、自動化的原始性情緒感染, 也包括意識水平的情緒感染過程。
Hoffman(2002)將情緒感染從廣義上界定為一種情緒體驗,並提出了情緒感染的兩個高級認知機制,一是語介聯想(language-mediatedassociation),二是觀點採擇(active perspectivetaking)。由此產生的情緒完全受高級認知系統的調節,毫不關注覺察者的無意識模仿和生理反饋的過程,情緒產生過程完全是自上而下的,這可被認為是一種最高程度的“意識性情緒感染”。由此可見,將情緒感染由無意識層面拓展到意識層面后,情緒感染的概念有不斷擴大化的傾向,甚至將所有的情緒傳遞與調節方式都囊括其中,使得情緒感染不知所指。

機制研究


學者們對於產生情緒感染的機制展開研究,提出了多種理論假設,其中最具影響力和說服力的是模仿-回饋機制理論。
模仿-回饋機制
學者們通過觀察發現人類傾向於模仿周圍人的面部表情、語言表達、動作及行為;在這一過程中,主體的情緒體驗會受到自身面部表情以及其他非語言線索的影響。
模仿
學者通過長期觀察,發現人們傾向於模仿他人的情緒表達,包括面部表情、語調、姿勢、動作等。1976年,Smith就觀察到當人們把他們自己想象為在另一種環境狀態下時,他們會呈現出一種主動性的模仿。就像他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的那樣“當我們看到一記重拳打向另一個人的腿或者手臂時,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收縮我們自己的腿或者手臂。”Smith認為這種模仿是一種天然的回應。此後,學者們又收集了大量證據,表明人們確實傾向於模仿他人的情緒表情。例如社會心理學家發現面部模仿總是即時出現的,人們看上去能夠感覺到每時每刻微妙的情緒變化。人們的情緒體驗和面部表情,至少能夠反映他所觀察對象的情緒變化。例如:Lundqvist (1995) 記錄了瑞士大學生在觀看包含人類愉快、悲傷、憤怒、恐懼和驚訝等表情圖片后的面部表情活動,發現帶有不同情緒的臉引發了學生們不同的肌電圖記錄。比如當被試觀察到愉快的面部表情時,他們的面頰肌肉群展現出更為豐富的肌肉活動。但當他們觀察到憤怒的面部表情時,他們眉頭肌肉群則展現出更為豐富的肌肉活動。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了無論嬰兒、少年、青年還是成年人都會下意識的模仿他人情緒所帶來的面部表情(Hatfield et al.,1993)。
回饋
情緒感染的第二個過程稱之為回饋過程,即:主體的情感體驗時刻都在受到來自面部表情、聲音、姿勢和動作的模仿所帶來的反饋與刺激。
理論上,情感體驗是基於大腦神經中樞發出的模仿指令,形成面部表情、聲音、動作模仿的輸入性反饋,且是一個無意識的自我認知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根據自身的表情行為,推斷自身的情緒狀態(Darwin, 1965)。Laird和Bresler(1992)發現情感體驗將會受到面部肌肉回饋的顯著影響:一方面,一種情緒的外在流露將進一步強化這種情緒;另一方面,儘可能的控制外在情緒表露將會削弱自身的情緒。那些沒有控制自身恐懼的個體將會經歷更高程度的恐懼,同理,那些陷入憂鬱的人很容易被具有相似情緒的他人所帶動,而無法恢復平和的心態。而目前研究尚不清楚的是面部表情回饋與情緒間是如何準確取得相互聯繫的。
此外,Ekman (1993) 認為情感體驗與自動神經系統活動都會受到面部表情反饋的影響。他們要求被試展現六種情感:驚奇、厭惡、悲傷、憤怒、恐懼和高興,並通過兩種方式完成這些情緒的展現,即:根據自身經歷來喚起,或者只是通過面部肌肉運動來實現。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喚醒情感體驗或者面部肌肉運動來展現某種情緒表達對於自動神經系統也是有作用的,能夠使之與所表現的情緒保持一致。由此,學者們認為通過面部表情展示可以激發一致性的自動神經系統活動。
聲音回饋也能夠影響情感體驗。Hatfield和他的同事通過研究,指出情緒與語調、聲音質量、節奏等具有關聯(Hatfield et al., 1993)。Scherer(1982)也發現當人們高興的時候,他們的聲音在空氣中的震幅較小、斜度較大、語言節奏較快、聲音尖銳。於是他製作了五盤錄音帶用於處理高興、喜愛、憤怒、恐懼和悲傷時的聲音特點,並發現個人的情緒受到其自身發出聲音的影響。此外,一些研究成果也顯示情緒受到姿勢與動作的反饋影響。 Stanislavski (1986) 指出舞台演員已經發現了動作與表演效果間的聯繫。由於情緒記憶使人的大腦儲存了過去的經歷,因此演員們必須在舞台環境下通過施展自身的表演動作來喚起這種記憶。Stanislavski認為人們在日常的活動中,可能隨時由某種微小動作而產生與之相關的聯想,進而展現出某種情緒。

其他機制理論


聯想-學習機制,即當觀察者與他人在同一場合時,在他人情緒誘發下,會展現出與他人相似的情緒,此時觀察者的情緒感受與他人的情緒表達線索相一致,這一情緒線索將進一步直接誘使觀察者感受相似的經歷,或者間接的通過激發觀察者回憶過去相似的經歷而產生與周邊他人相似的情緒狀態(Hoffman, 2002)。
語言調節聯想機制,即對於某一特定環境的語言或文字描述能夠激發觀察者產生與所描述情景相似環境的想象。這一想象將使觀察者產生與描述者相一致的情緒感受(Hoffman, 2002)。
認知機制的核心思想是換位思考,即觀察者將自己想象為處於某一場景下的另一個人,並想象在該情景下與該人相似的情緒體驗(Hoffman,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