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

經濟日報社主辦的月刊雜誌

《中國書畫》雜誌是經濟日報社主辦的大型藝術月刊,屬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本雜誌8開本,136頁全彩精印。雜誌的內容集學術性、鑒賞性、收藏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於一體,以“關注傳統、關注實力、關注創新、關注市場”為宗旨。

基本信息


宋朝花鳥扇面
宋朝花鳥扇面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由穩定統一到分裂的急劇變化,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品評標準。

歷史沿革


柳公權書法
柳公權書法
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流則走向因襲模仿,距離時代和生活愈去愈遠。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

作品賞析


歷代作品賞析
歷代作品賞析

欄目介紹


古代作品、近現代專題、名家訪談、書畫人物、藝術對話、當代藝術家、典論、藝術市場、雅趣博採等

社會評價


《中國書畫》雜誌以“關注傳統,關注實力,關注創新,關注市場”為特色,堅持“學術性、知識性、鑒賞性、收藏性和可讀性”於一體,自創刊以來,對全國有實力的博物館的精品典藏做過大量圖文並茂的推介,對當代書畫名家、大家進行了全方位的搶救性採訪發掘,對當代有實力的青年書畫藝術家進行了實事求是的推薦宣傳,對藝術領域的創新發展和市場走向做了大量的梳理和分析,受到了國內外廣大藝術愛好者的廣泛好評。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說:“《中國書畫》所作出的成績,我看到了,我很感動。這個事業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也感到你們很辛勞,細節我無法想象,但是種種你們的辛勞不是一般的,我可以體會。”
台灣著名作家、書畫家劉墉說:“《中國書畫》選圖、撰文、印刷都很精。”
旅美著名畫家崔如琢說:“《中國書畫》是我見過的國內最有品味的雜誌。”
陝西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書畫家高建群說:“我見過許多的書畫類雜誌,他們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唯有《中國書畫》是我見過古意盎然、最具品味的雜誌。我對中國書畫的理解,第一是要法則,向傳統學習;第二是筆墨當隨時代。《中國書畫》都做到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