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海

邊緣海

邊緣海,又稱“陸緣海”(marginal sea),是位於大陸和大洋的邊緣的海洋。其一側以大陸為界,另一側以半島、島嶼或島弧與大洋分隔。邊緣海可按其主軸方向分為縱邊緣海和橫邊緣海。邊緣海(Mare Marginis),月海之一。邊緣海是位於大陸邊緣,以島嶼、群島或半島與大洋分隔,僅以海峽或水道與大洋相連的海域。主軸方向平行於附近陸地的主斷層線,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為縱邊緣海。表面呈圓形和長形表明在深達1000-1700英尺的岩漿復蓋下有火山口存在。

大陸大洋


中國東海、中國南海,以及白令海是亞洲三大邊緣海。
邊緣海圖片集萃
邊緣海圖片集萃

月海之一


邊緣海(Mare Marginis),月海之一。其不同於其他月海,它外型缺乏規則,岩層外表相當薄細。表面呈圓形和長形表明在深達1000-1700英尺的岩漿復蓋下有火山口存在。月海北側有Marginis Al-Biruni火山口,東南側有Ibn Yunus火山口,西北側有Goddard火山口。

簡介


邊緣海是指一側瀕臨大陸,一側以半島或島嶼與大洋分開的海,它與大洋之間水流交換暢通,洋流和潮汐影響明顯,亞洲大陸沿海邊緣海分佈最多比較重要的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東海、南海等邊緣海淺水區障礙多,是海軍艦艇特別是潛艇活動的受限水域。 
在西太平洋周邊,環繞著東亞大陸,排列著一串串的弧形島鏈。從阿留申群島一直向南,經過堪察加半島、日本諸島、琉球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直達菲律賓群島,一個接著一個,弧弧相套,島島相望。島弧的外側,如影隨形,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海溝體系。島弧的內側是一群靠著峽口與大洋相通的半封閉海域,地質學家稱之為邊緣海。阿留申群島後面是白令海;堪察加半島後面是鄂霍茨克海;日本諸島後面是日本海,南朝鮮稱為東海;琉球群島後面是中國東海;馬里亞納島弧後面是菲律賓海;菲律賓島弧後面是南海。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區,只要有活動邊緣,都會見到類似的構造搭配。愛琴海是一個例子。從伯羅奔尼撒半島到克里特島,再到羅德島是一個島弧,即海倫島弧,愛琴海作為一個邊緣海就藏在這個島弧的後面。加勒比海又是一個體,構成所謂“溝弧盆體系”,是活動邊緣特有的一種地質現象,長期以來一直是地質學家不懈探索的科學謎團,每一種大地構造理論,都力圖而且必須將這種三位一體溝弧盆地體系納入它們的造山理論框架。

地形


邊緣海的地形甚為複雜,但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靠近大陸的一側有一個寬度不等的陸架,靠近島弧一側則有一個裂陷的深盆地,俗稱“弧后盆地”。二者之間是一個坡度很大的陸坡。成熟的弧后盆地都已出現洋殼。南海中央海盆,水深在3400~3600米,就是一個成熟的弧后盆地。盆地中央已經發現洋殼和磁異常條帶。東海的琉球海槽,一般水深1000~2000米,最深2323米,地殼明顯變薄,已有海底火山活動,但洋殼尚未出現,屬於弧后盆地發育的幼年階段。琉球海槽和南海海盆,代表不同發育階段的兩種弧后盆地,是研究邊緣海地質演化的最好“靶區”。

成因


邊緣海的成因歷來都是地質界的熱門話題。“地槽論”作為一種大地構造學說當然也應當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地槽論”的最後一位旗手、著名的蘇聯地質學家別洛烏索夫用大洋化模式解釋了邊緣海的成因。他說,大洋化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大洋中脊;另一種就是邊緣海。它們原是大陸邊緣,但是後來發生了大洋化,組成地殼的花崗岩變成了玄武岩,於是陸沉海底。

特點


邊緣海最大特點是,那裡有明顯的陸殼變薄現象。任何一種地質理論,只要涉及邊緣海,都必須給這一事實一個恰當的解釋。在板塊構造理論誕生以前,地質學家習慣用侵蝕作用來解釋地殼變薄。他們說,當弧後下伏的地幔升溫時,弧后的地殼隆升成為高地。高地遭受侵蝕而逐漸削平,使那裡的地殼越變越薄。北美西部的大盆地就是這種情況。過了一段時間,熱源消失,上地幔發生冷卻,恢復到正常的密度。那些遭受剝蝕的山地又沉沒到海下,變成弧后盆地,那裡的陸殼就變薄了。至於地幔為什麼升溫,又為什麼冷卻,專家們的看法不盡一致。
邊緣海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它背靠陸地,有大量的陸源碎屑物質源源不斷輸入,帶來的豐富營養鹽為海洋生物,特別是微體和超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深水的物理化學條件有利於有機質的保存,海水通過峽口頻繁進退形成了良好的蓋層和儲油圈閉。世界許多大的油氣田和油氣聚集帶,如裏海、黑海、西西伯利亞、中東和墨西哥灣等地區的油氣聚集帶,都曾是古代的邊緣海。油氣的生成和聚集過程都與邊緣海的形成和演化過程有著密切的關係。邊緣海成因模式的建立無疑對人類的生產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具有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邊緣海,我們相信,在中國古生代的邊緣海盆地中,一定會有重大的油氣發現和豐富的油氣資源。
邊緣海
邊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