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山合歡的結果 展開

山合歡

山合歡

山合歡(拉丁學名:Albizia kalkora (Roxb.) Prain)為豆科合歡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通常高3-8米;枝條暗褐色,被短柔毛,有顯著的皮孔。二回羽狀複葉;羽片2-4對;小葉5-14對,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莢果帶狀,長7-17厘米,寬1.5-3厘米,深棕色,嫩莢密被短柔毛,老時無毛;種子4-12顆,倒卵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植物屬性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小枝棕褐色,高4—15米。2回羽狀複葉互生,羽片2—3對,小葉5—14對,線狀長圓形,長1.5—4.5厘米,寬1—1.8厘米,頂端圓形而有細尖,基部近圓形,偏斜,中脈顯著偏向葉片的上側,兩面密生短柔毛。頭狀花序,2—3個生於上部葉腋或多個排成頂生傘房狀;花絲白色。莢果長7—17厘米,寬1.5—3厘米,深棕色;種子4—12顆。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於溪溝邊、路旁和山坡上;產於中國華北、西北、華東、華南至西南部各省區。生於山坡灌叢、疏林中。越南、緬甸、印度亦有分佈。
毒性:花有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莖皮乙醇或水的提取物1000mg/kg,出現活動減少、翻正反射消失、驚厥死亡。
山合歡
山合歡

藥用特性


藥材性狀乾燥頭狀花序捲縮成團狀。花長7~10mm,彎曲,淡黃褐色,具短的花梗,
花萼管綠黃色,長2~3mm,5齒裂;花冠長6~8mm,中部以下連合呈管狀,裂片披針形,與花萼均被長柔毛;雄蕊多數,長2.5~3.5cm,基部連合成管狀,花絲細長,伸出花冠外,交織,易斷。乾燥花蕾棒狀,青綠色,稍彎曲,不分瓣。氣微香,味甘,以梗短,色淡黃褐者為佳。
性味與功用甘,平。安神疏郁,理氣活絡。用於鬱結胸悶,失眠健忘,風火眼疾,視物不清,咽喉腫痛,癰腫,跌打損傷。常用量3~9g。
附註本種的樹皮有些地區也作合歡皮入葯。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腫之功效。用於心神不寧,憂鬱失眠,肺癰,筋骨損傷,痔瘡作痛,癰腫,瘰癧。
功用:安神疏郁,理氣活絡。用於鬱結胸悶,失眠健忘,風火眼疾,視物不清,咽喉腫痛,癰腫,跌打損傷。常用量3~9g。
性味:甘,平。

繁殖技術


繁殖:主要用播種繁殖。10月採種,種子干藏至翌年春播種,播前用60攝氏度熱水浸種,每天換水1次,第三天取出保濕催芽1周,播后5-7天發芽。
栽培:育苗期及時修剪側枝,保證主幹通直。移植宜在芽萌動前進行,但移植大樹時應設支架,以防被風颳倒。冬季於樹榦周圍開溝施肥1次。
病蟲害:主要有潰瘍病危害,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噴灑。蟲害有天牛木虱危害,用煤油1公斤加80%敵敵畏乳油50克來殺天牛,木虱危害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應用:合歡樹冠開闊,入夏綠蔭清幽,羽狀複葉晝開夜合,十分清奇,夏日粉紅色絨花吐艷,十分美麗,適用於池畔、水濱、河岸和溪旁等處散植。
合歡樹是中國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之一,對SO2等有害氣體及煙塵有較強抗性,具有耐旱、抗寒,對土質要求不是很高,而被市場看好,價格堅挺。希望上面的內容可以解決廣大苗農造成的問題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