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河
美舍河
美舍河發源於海南省北部,是縱貫海口南北的一條主要河流,是海南的母親河南渡江的重要支流,也被稱為府城地區的母親河。
20徠17年2月9日,美舍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動工建設。2018年8月12日,美舍河治理階段性完工。
美舍河是海口市中心區東部一條河流,從上游的沙坡水庫至入海口,全長23.86公里,流域面積為50.16平方公里。它發源於海口市南部羊山地區,呈圓弧狀流經永興、城西、府城、白龍等4個鄉鎮及街道,在和平北路橋東側流入海甸溪,最終從新港碼頭歸入瓊州海峽。
美舍河
美舍河的名稱,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稱謂。據《瓊台志》、《瓊山縣誌》記載,在宋代,美舍河別稱龍潭水(因源自龍潭)、南溪水(因從府城南流過)、南橋水(因流經府城南橋)。明朝時多稱學前水和河口河,因該水從位於府城的瓊州府學宮和瓊山縣學宮前流過,因而又稱學前水。清代起多稱潘公河和美舍河。
在美舍河中游的海口市瓊山區河口村,許多老人現在還習慣將美舍河稱為“河口河”。河口村的老人說,美舍河在府城東南河口村附近分成兩支,一支流入南渡江(現已乾涸),另一支流經府城東門、攀丹村、五公祠、夏瑤村和白龍、美舍等海口東部城區,在長堤路和平橋東側匯入海甸溪,再由海甸溪從海口新港處流入瓊州海峽,故稱“河口河”。
美舍河位於海口市東部,南北流向。源於秀英區永興鎮永秀村的龍潭噴泉,流經府城南,繞過府城東門,經白龍街道辦事處美舍社區居委會流至白沙、海甸等村,於三亞尾流入海甸溪,匯入南渡江,隨之入大海。
美舍河長27公里,流域面積53平方公里,總落差82.47米,河床平均比降0.00158。上游為丘陵區,河床狹小,水流湍急;下遊河谷開闊,地勢平緩低洼,流速緩慢;中游建有沙坡水庫。下游段古代稱河口河、潘公河,清代以前可通舟楫,是海口至府城的水上交通要道。民國初期河道淤塞,不能通船。此後由於沿河西岸環境變化,河床增高,河面變窄,逐漸變成排污河道。
一方面,充分考慮河流特點,注重節約和控制成本。在美舍河沿岸處處,可見海南本地植被。“以大葉油草為例,相比於台灣草,採購成本從每平米20元減少到6元,養護成本也減少了一半以上”。美舍河鳳翔濕地建設的八級梯田,每天可處理污水5000噸,相當於6000戶家庭1天的排污量,處理成本僅0.2元/噸,遠低於污水處理廠、一體化設備。
另一方面,河流生態環境的改善,帶動了周邊土地升值。僅鳳翔公園周邊政府收儲土地,畝均升值700萬元,土地溢價總計超過70億元,遠超美舍河治理成本。據了解,海口市還將利用美舍河優美的綠化帶、濕地公園等資源,打造以休閑產業為主的濱河新業態,進一步提升美舍河經濟價值。
美舍河是海口市人民的“母親河”,更是海口市文脈的延續和象徵。
充分挖掘現有文化資源。通過美舍河,將海南文化體育公園、五公祠、仙人峒、“瓊州第一塔”明昌塔、南溟古剎——大悲閣、明萬曆年間海南副總兵鄧鍾題寫的“石室仙蹤”、海口老城等人文歷史場所串聯起來,使海口文化的“根”和靈魂得以延續。重新塑造河流新文化。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建設生態科普館,通過圖片、多媒體、栽種綠色植物等形式,展示海口市治水歷程,科普濕地知識,在培養全民生態思維、樹立生態觀念、提高生態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徠河流治理的最終目標是“群眾滿意”。海口市在治理過程中,廣泛聽取市民意見,響應民眾訴求,關注百姓評議。新增市民活動廣場22個、面積11911平方米,在河流沿線建設9.8公里的特色慢行道和6.6公里的親水棧道,種植紅樹林2.8萬平方米。美舍河鳳翔公園,已成為海口市最靚麗的風景線。
海口市從1992年起開始治理美舍河。1992年硬化河岸,將河道拓寬至25至30米。
1999至2004年,投入近4億元,對11.4公里的河道開展綜合整治。
2006年,出動800多名官兵、150多台機械,清理淤泥3.76萬方
2016年4月,海口市啟動污染水體治理工作。
2017年8月,美舍河被水利部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同年12月,入選國家濕地公園。
2018年5月,入選全國第一批黑臭水體治理“十大光榮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