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

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

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由淮北師範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學校,位於安徽省淮北市。

學院創建於2004年,前身為淮北煤炭師範學院信息學院,2010年3月更名為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

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14個系部、28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72人,其中教授40餘人、副教授100餘人、博士學位獲得者60餘人人,有在校生6000餘人。

徠2019年9月23日上午,市政府與淮北師範大學合作發展暨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轉設簽約儀式舉行。經協商,引進科培教育集團作為淮師大信息學院合作方,轉辦為應用技術型民辦高校,擬更名為淮北理工學院。

2021年5月1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經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並經黨組會審議,擬同意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等25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本科學校,現將學校名單等信息向社會公示。其中,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轉設為淮北理工學院。

學院簡介


淮北師範大學信信息學院位於國家能源基地、國家園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校園依山而建,芳草茵茵,花木扶疏,景色怡人。優美的校園環境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是莘莘學子讀書治學、修身養性的理想場所,是培養本科層次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搖籃。
學院依託淮北師範大學綜合辦學優勢,根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設有24個專業,涵蓋文、理、工、法、經濟、管理等學科。學院現設中文、經濟、管理、外語、教育、美術、數學、電子信息、化學、生物、體育、政法等12個系及大學體育、計算機基礎2個教學部。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力較強,現有專任教師371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99人、博士學位獲得者51人。
淮北師範大學信息學院秉承了淮北師範大學的校風和校訓,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學校管理等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將著力培養適應社會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人文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學生服務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師資力量: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力較強,現有專任教師372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99人、博士學位獲得者52人。
就業前景廣闊:依託母體——淮北師範大學的學科、專業優勢設置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學院依託淮北師範大學的綜合辦學優勢,培養本科層次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根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置25個專業,2011年招收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新聞學、英語、日語、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經濟學、數學與應用數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心理學、應用化學、生物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學前教育等15個本科專業,皆系淮北師範大學的優勢專業。2013年新增知識產權、網路與新媒體、環境生態工程等三個專業。2015新增物流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表演4個專業。至此該院涵蓋了文、理、工、經濟、管理、藝術等學科。學院現設中文、經濟、管理、外語、教育、美術、數學、電子信息、化學、生物和政法等11個系及大學體育、計算機基礎2個教學部。
該院的專業均是依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而設置的,充分服務於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因此,信息學院的畢業生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就業層次和就業率,在全省獨立學院中一直保持較高水平,這使信息學院成為了莘莘學子讀書成才的美好家園,畢業就業的理想沃土。
同時,學院還陸續有相當比率優秀畢業生考上名牌大學的研究生(2011屆42位同學考取研究生),每年有部分同學考取公務員或選調生。
學科競賽成績優異:該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級競賽,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該院學生2010年獲得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安徽賽區)一等獎,榮獲“江淮和悅杯”第五屆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暨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1項,銅獎2項。
獎助學體系完善:為獎勵優秀學生,該院設有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優秀學生單項獎等獎項。同時,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學院設有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和發放臨時困難補貼等。協助學生辦理國家助學貸款。
交通條件便利:淮北市擁有便捷的火車、汽車交通網,同時毗鄰火車交通樞紐蚌埠、徐州,省外考生乘火車至蚌埠或徐州轉乘淮北的火車和汽車(1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即可到達淮北),汽車站和火車站可以乘22、105、118公交車至淮北師範大學站下即可(2016年9月該院全體搬回相山校區)。

校園服務平台


學生宿舍樓
學生宿舍樓
淮北師範大學校園服務平台(hbsfdx.com)是淮北師範大學最大 最專業的服務平台,集信息查詢、新生諮詢、資料下載、二手交易、外賣零食、兼職家教、校園文化傳播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平台。由線上淮師大網(hbsfdx.com)和線下服務平台兩部分組成。淮師大網是一個面向本校師生以公益性服務為主的網站,是淮北師範大學學生自主籌劃、創建、運營的非盈利性網站。

學生組織


院團委新媒體中心,院學生社團聯合會,院學生委員會
菁英徠社團
菁英徠社團

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張明新
院長朱學道
副院長郭傳友
黨委副書記張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