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職業化

司法職業化

英國是最早實現司法職業化的國家。早在12世紀中葉以前,英國就已經存在了以“訴訟人”為標誌的“大眾法官”。隨著12世紀後期亨利二世司法改革的開展,專業法官的萌芽就此產生。隨後英國建立了一系列專職法院、王座法院和巡迴審判制度,促進了職業化法官群體的初步形成。但是此時的法官還只是相對獨立而不是完全獨立於行政和立法,因此還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直到英國1688年爆發了“光榮革命”,才及時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法官獨立性,與之後形成的法官高薪制和訴訟豁免權一起,實現了法官真正獨立於立法和行政。

我國現狀


在我國的法院系統中,根據法院組織法設置了法庭,有民庭、刑庭、行政庭、立案庭、審監庭等庭室。在司法改革的這個年代,隨著改革的日益成熟,法院的庭室也應進行一些改革。比如:設置專業化的庭室,如設置的刑事庭、民事庭、行政庭審監庭這都是根據法律的分類而進行的分類。不太細化,不能達到預期的高效要求。現代化的司法,需要高水平的法官隊伍,高素質的法官,所以自從2002年國家開始了統一的國家司法資格考試,將從事法律職業的法官檢查官律師統一要通過國家的司法考試,取得資格才可以從事此類職業。有了法官的職業化,就從人的一方面進行了大的改革,保證了人員的素質,為真正的高效司法提供了人員保證。那麼只有高素質的人員,還不能高效地、最大效能地提高審判效率。還需要有一個先進的管理體制,這就還需要法官的專業化,即在從事法律的工作中,只有從事精,才能提高效率。比如在法院里,就可以從案件的種類方面考慮設置庭室,如民事的案件可以設婚姻家庭類、買賣經濟類、侵權類、人身損害賠償類、道路交通事故賠償類等。在刑事方面可以設少年審判組、或者按照十種犯罪設那麼三四個組,這樣的話,審判此類案件多以後,從事這些審判的法官可能總結一些經驗,方法等,可以大大提高審判效率和公正。同時,因為在庭室設置方面精減科室,那麼可以在同一審判庭內設置幾個審判組。專門從事某些方面案件,使案件達到精、准。這就是所謂的法官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如果沒有法官的職業化,那麼不可能提升我們審判的公正,反過來,如果沒有法官的專業化,那麼同樣也不能提升我們的審判效率。相反,如果我們注重法官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科學設置,合理分工,肯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的審判公正和效率也將得到大大提高。
擴展:什麼是職業化
什麼是職業化?簡單的講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在合適的時間、地點,用適合的方式,做合適的事。使員工在知識、態度、技能、觀念等方面符合職業規範和標準。具體講包括職業素養、職業行為規範和職業技能三個部分內容。當你面對客戶時要有自信,要有激情,要有謀略,更要有對自己產品的認同。為什麼要搞職業化?因為職業化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給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的滿意和信任,而且也可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均效益,增強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同時做為業務部門,還應時刻關注的是盈利能力的有效性,包括我們的目標市場。在以前我一直認為要成企業的一名優秀員工只要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通過這次的學習才了解到在提高專業技能、技術水平同時還應提高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辦事的規範性等一系列綜合能力。沈仲明總經理在07年度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提升員工三種職業化能力:一、是發展客戶的能力,對公司來說就是要提升銷售服務能力,要求每位員工都要關注客戶,注重與客戶建立夥伴關係,二、是發展組織的能力。三、是發展個人的能力。21世紀是“用戶導向”時代,奉獻服務將變成市場的主旋律,要想在由“用戶導向”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惟有做到用戶滿意。
作為客戶服務工作的一線員工對照職業化要求,我覺得要做的事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除了努力贏得客戶滿意和信任外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發展客戶的能力,正確認效益是根本,服務是生命,充分利用好現有客戶資源,合理分析用戶數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服務真正做到服務帶動發展。同時還要提升各方面綜合能力,有計劃的分配工作,合理的利用時間。使個人的職業化能力全面提升。
現如今我們發現一旦某種工作被冠以“職業化”三個字以後,其價值就不菲了,不僅個人收入一路飆升,而且帶著某種令人眩暈的光環。例如職業籃球、職業足球、職業經理人…… 然而什麼是職業化?很多人以為:穿西裝、打領帶、按時上班、聽老闆和上司的話就是職業化,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職業化是社會分工、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國際化的職場規則。簡單的講,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範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使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符合職業規範和標準。
職業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如國家政策體制、市場機制、組織環境和人才素質等方面。就個人來說,要成為一名職業化的人才,就必須具有職業化精神。
職業化精神是立業之本。職業化精神是一個人在自己所從事職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與態度,是人們內在的精神動力。一個人是否具備職業化精神的最基本的表現首先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任何職業所倡導的四大精神為:敬業、熱誠、誠信、團隊。
孔子說“執事敬”,朱熹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這就是敬業。敬業是職業化的起點。敬業要求我們專註於自己的職責,扎紮實實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就是做一切有利於工作的事,把工作超越於謀生的層次,升華為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敬業就是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敬業者永遠水到渠成;敬業就是關注每一個關鍵的細節,創造性地解決各種問題。
一個人能否成功,要看他是否具有對工作的熱誠態度!“一個人缺乏熱誠就像汽車沒有汽油。”多麼恰當的比喻!在職業場中,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最熱誠的態度來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對企業目標的熱誠決定著企業的成敗。一個員工是否具有對自己工作的熱誠決定著員工個人生涯的成敗。
中華民族有“仁愛”、“孝慈”、“誠信”、“廉潔”的傳統美德,所謂“人無信而不立”,誠信,是古老道德文明的基石,誠信,也是市場經濟行為準則,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根基,誠信,也是職場之中人們的行為準則。
中國古語說“能用眾力者無敵於天下。善心可以做好事,齊心可以做大事。”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團隊行動者可以完成單個行動者永遠也不敢奢望的事情。”這就是團隊,團隊精神是職業化精神的核心。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我國正處於經濟蓬勃發展時期,每個人,隨時都應該以一個職業化人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辦事效率,協調好和同事,客戶間的人際關係,引導出企業最強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