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囊飯袋

漢語成語

酒囊飯袋,漢語成語,拼音是jiǔ náng fàn dài,出自《荊湖近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基本釋義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成語出處


宋 陶岳《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僕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成語典故


漢王充《論衡·別通》:“人生稟五常之性,好道樂學,故辨於物。今則不然,飽食快飲,慮深求卧,腹為飯坑,腸為酒囊,是則物也。”快:痛。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王充說,胸無志向,不學無術之人,其肚腹好似飯坑,腸胃有如酒囊。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明邊吏將此書上達明廷,此時正在明朝萬曆年間,老成凋謝,佞人用事,文武各官,多半是酒囊飯袋,誤國該死。”

用法搭配


例句:明·吳炳《西園記·冥拒》:“這酒囊飯袋,真是草包哩!”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五代時期,武安節度使劉建鋒的部下馬殷在劉死後做統率,他無所作為。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后,把馬殷封成楚王,駐守湖南廣西等地,馬殷只知道享受,昏庸無能,人們都瞧不起他,替他取了個綽號“酒囊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