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八景
湖北省赤壁市的景點
赤壁有文赤壁和武赤壁兩處。其中文赤壁在湖北省黃岡市境內,因蘇軾《赤壁賦》而得名。武赤壁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內,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就發生在此。網路遊戲《赤壁》是完美時空於2007年末推出的一款三國史詩網游巨作。電影有《赤壁Ⅰ赤壁之戰》和《赤壁Ⅱ 決戰天下》。歷代還有一些以赤壁為題材的詩歌。
赤壁古八景
西山積雪勢崔嵬,二月春融凍始開。
激石驚湍隨岸轉,洪流高瀉自天來。
曾聞鳧渚通幽絕,幾見龍門出俊才。
約我尋源訪仙隱,定隨劉阮到天台。
晚鐘
翠擁雙峰萬仞高,靜開肖寺吼蒲牢。
驚回旅夢霜中起,響遍禪扃月下敲。
風度餘音猶杳杳,酒醒涼思正飄飄。
景陽昔日曾聽罷,環佩琳琅候早朝。
楚王宮北正黃昏,物是人非景尚存。
衰草夕陽江上路,漁歌樵唱水邊村。
青蚨萬鏹堆墟市,長笛一聲歸島門。
赤壁古八景
古城赤壁河北街后的龍翔山上有一窪,內有隸羽“窪尊熙寧癸丑上己”石刻。熙寧癸丑乃宋神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歷代文人墨客於每年上己日(農曆三月初三日)攜酒登臨,詠詩填詞,極盡歡樂。此石刻在七十年代修“花果山”時,已全部被毀。有詠“窪樽懷古”詩曰:
無處登臨不系情,山亭開宴酒如澠。
一樽春酒葡萄綠,滿園秋得竹葉青。
未數流觴新典故,還同席地古儀刑。
當年人物歸何處,感慨遺蹤尚有名。
北河,是指古城赤壁北門河。在陸水公路大橋未建成前,兩岸行人、車、馬過河,均用木船擺渡。北河曾作《北河渡》一詩,其中有“向晚赤壁渡,遙聞雞犬聲”之句。晚間渡河,遙望兩岸燈火明滅,犬吠聲與雙槳撥水聲遠近相應,對買舟渡河的旅途遷客來說,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有詠“北河晚渡”詩曰:
颯颯西風古渡頭,落霞孤鶩水悠悠。
僧歸黃葉林邊寺,人候夕陽江上舟。
斷續殘碑聲送雨,參差寒雁影橫秋。
誰歌桃葉滄冥外,有客思鄉起暮愁。
蒓 塘在古城赤壁西郊的望山,距縣城約三公里,塘面積數十餘畝,古代出產蒓菜。傳說明代洪武朱元璋微訪時,經過這裡,腹中飢餓,當時庶民以蒓菜為羹給於充饑,他食之覺得味道鮮美。登基后,命將蒓菜作為貢品,年年上貢,此塘因而聞名遐邇。所以赤壁簡稱“蒓”,別名“蒓川”。每當農曆十五日夜晚,一輪圓月,照射清澈如鏡的塘面,自有一番景色。有詠“蒓塘夜月”詩曰:
季鷹去後幾經年,存得蒓塘思惘然。
十里香晚生沅瀣,一泓秋影漫嬋娟。
全羨元復當時美,寶鑒空懸此夜圓。
相對清光照今古,飄零降客不成眠。
荊泉洞,實為乾、荊二洞的總稱,乾洞居上,懸于山腰,荊洞在下,呈橢圓形。據《大清一統志》記載:“距縣十二里,洞有石台、石田,溝塍悉具,居民歲視其燥濕以占凶禳,自洞門入,可百步別有門,甚狹,好事者裹糧入,信步趨出,則在崇陽葛滕坪,相距百餘里。”又據《赤壁縣誌》載曰:“流水驚石,潺鳴悲激,水石吞咕。聲過琴築,已非人間景矣。”有詠“荊泉靈貺”詩曰:
曉色溶溶一派清,仙家無不隔滄溟。
水通太夜知源委,日轉東華覺地靈。
鳳女傳香凼御扎,龍君施澤注清吟。
尋源我欲窮奇覽,擬泛星槎入杳冥。
石筍,在蒓川賓館(古縣衙門故址)餐廳前面。原高地面丈余,其徑約五尺,經過歷年風霜雪雨和土壤淤積,到赤壁解放時,尚高出地面二米余,其徑約一米。數百年來,赤人均認為這是一個奇石,作為赤壁一景。歷代文人雅士,對其詩詠甚多,以絕取勝。明朝赤壁詩人黎公弁、廖漢、李德庸均有詠石筍詩。其中有“山骨如龍形,觸地露雙角,纖纖出筍芽,苔班蜀錦籜”;“卧龍角出邑庭西,疑是媧皇補煉遺,雲雨暗時如有籜,蘚苔斑處欲生枝”之句。可惜此石在六十年代“文革”中,被徹底毀壞。昔有詠“石筍凌風”詩曰:
立馬橋邊客去遲,徘徊石筍幾多時。
葛陂弧杖形相浮,湘浦雙娥影正隨。
凍雪不消棲鳳干,秋風難折化龍枝。
千年肯改冰霜節,一寸堅貞自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