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公司

藝術公司

《藝術公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於2010年9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藝術公司:審美管理與形而上營銷》適合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對藝術與經營管理有興趣的人。這是一部深入探討藝術類公司管理與營銷的經典之作。

圖書信息


書名:藝術公司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art firm:aesthetic management and metaphysical marketing
精裝: 35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115236208, 9787115236203
條形碼: 9787115236203
商品尺寸: 23.6 x 16.4 x 2.4 cm
商品重量: 581 g
品牌: 人民郵電出版社

內容簡介


《藝術公司:審美管理與形而上營銷》適合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對藝術與經營管理有興趣的人。這是一部深入探討藝術類公司管理與營銷的經典之作。詩歌、音樂、繪畫、雕塑、戲劇、影視等各種藝術形式,旨在滿足人們的審美和形而上的精神需求。《藝術公司:審美管理與形而上營銷》向我們展示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藝術與宗教、哲學、科學、社會運動、工業、經濟和技術是如何糾結在一起,以致產生了各種藝術流派和風格,受到熱捧和冷遇。作者從美學的角度展現了一場從康德到伽達默爾的碰撞過程,表現了審美管理與形而上營銷如何能夠創造價值。在對從瓦格納·理查德到羅伯特·威爾遜這些成功藝術管理者的案例研究中,作者舉例說明了創造性角色如何在藝術公司中通過審美遊戲來完成其角色扮演。沿著此種道路,作者指出可信賴的審美管理和市場營銷是如何根除藝術上的平庸化與一體化問題——這是在一種以藝術為基礎的經濟中出現的兩個主要問題。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皮埃爾·約特·德·蒙特豪克斯(PierreGuilletdeMonthoux)譯者:王旭曉谷鵬飛李修建等皮埃爾·約特·德·蒙特豪克斯教授(PierreGuilletdeMonthoux),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管理學學術帶頭人。在《行動與存在》和《管理中的道德哲學——從魁奈到凱恩斯》中體現了他那深邃的管理和市場營銷哲學思想。在過去15年裡,他一直教授藝術和管理課程。現在,他還掌管著位於斯德哥爾摩的一個研究團體——藝術與經營管理歐洲中心。作為柏林科學中心、哥本哈根商學院、維藤大學(德國)、埃博學術大學(芬蘭)以及尼斯-蔚藍海岸大學的訪問學者,約特·德·蒙特豪克斯主持專為高級管理者舉行的有關藝術和美學的學術研討會,並安排或指導藝術展覽,以及體現藝術與經營管理緊密結合的舞台演出。譯者簡介:王旭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美學博士生導師。自1982年起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任教。研究方向主要為美學理論、美育與應用美學。代表性研究成果為著作《美學與市場營銷》、《美學通論》、《大風起兮——華夏審美風尚史第三卷》、《美的奧秘》和《企業營銷美學》。目前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項目“中國高校藝術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社會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美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市哲學會美學研究會會長。

目錄


譯者的話 vii
序言 x
第1章 充滿審美活力的遊戲 1
出發點——審美劇場 1
手術室 1
講壇 6
節日劇場 10
席勒的活力策略 15
第2章 審美哲學中的遊戲者 21
觀眾:康德的追隨者 21
哲學的第三領域 21
崇高與優美 23
公眾的美學 27
藝術家:謝林的創造者 31
創造性的美學 31
創造性符號 35
哲學的天才 39
批評家:杜威的教育者 42
管理藝術 42
市場藝術 48
民主的美學 55
技師:尼採的引導者 58
活力的美學 58
浪漫音樂家瓦格納 61
激情舞者拿破崙 65
第3章 藝術公司的問題 72
伽達默爾的藝術公司 72
兩難處境 78
一體性:內爆形藝術品 78
平庸化:外爆形藝術品 84
第4章 形而上學——藝術公司的營銷 92
叔本華的商業 92
審美產品——物自體的外化 97
審美消費——對物自體的反思 101
第5章 先鋒派企業 106
審美管理的案例 106
瓦格納的拜羅伊特品牌 106
自由劇院——安托萬的自然主義方案 115
象徵劇院——愛倫坡的象徵主義事業 121
價值形而上學 128
康維勒的符號過剩 128
康定斯基的修辭過剩 134
吉恩納特的內在對象 142
第6章 藝術化公司 147
審美管理的案例 147
大衛的節慶公司 14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幕後工作室 153
加吉列夫的前台芭蕾 165
政治形而上學 176
發現自然狀態 176
設計民族文化 179
勒讓德的現代性鏡像 183
第7章 藝術股份公司 190
工業形而上學 190
工人文化 190
勞動的本質 200
審美管理個案 205
民主行業中的阿爾夫父親 205
奧斯坦母親與工業民主 217
第8章 激浪派藝術公司 230
拜伊斯對社會性雕塑的審美管理 230
將藝術拓展為資本 230
全民都是藝術家時的人力資本 236
齊美爾的組織形而上學 244
第9章 後現代的演藝業 250
柏林巨響:第三次哲學再思考 250
審美管理案例 263
穆勒的演出內容 263
威爾遜的演出形式 267
卡斯托夫的媒體消費形而上學 276
柏林的拳擊師 276
斯德哥爾摩的活力 284
第10章 狄奧尼索斯公司——藝術公司的延伸 295
審美管理與形而上營銷 295
二元論——審美管理對抗一體性與平庸性 295
藝術作品的第三種形而上學 301
嵌入式藝術公司及其演員們 306
技術員:掙扎在產品和資本之間 306
藝術家:走在設計與媒體途中 311
批評家:從市場營銷到文化 315
觀眾:半是消費者半是管理者 318
藝術公司的浮現:皮斯特萊托的審美遊戲 326
註釋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