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
伊曼努爾·康德,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哥尼斯堡大學畢業。
1755年起在母校執教,1770年升教授。其思想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以自然科學的研究為主,並進行哲學探究。1755年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同時,他也是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
在批判時期,“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其範圍與限度,將世界劃分為“現象界”與“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並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個範疇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對本體------自在之物有所認識,但這已超出人的認識限度,必然陷入難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人的認識只能達到“現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靈魂等為超自然的東西,屬信仰範圍,它們的存在是為了適應道德的需要。由於兩個世界之間存在明顯的鴻溝,康德試圖通過審美判斷與自然界的目的論判斷以達到溝通,提出審美的主觀性與沒有目的的目的性與自然界的內在目的性與外在目的性,最後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為其體系的終結。在政治上,同情法國革命,主張自由平等。在教育上,認為應重視兒童天性,養成兒童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等。
康德哲學框架分析命題是主語包含謂詞的命題;綜合命題是主詞不包含謂詞的命題分析命題都是先驗命題;綜合命題多是后驗命題;但存在先驗綜合命題,這論證了數學的可能康德認為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學領域,即在物自體和現象界存在這樣的調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謂的純粹理性將之類推在實踐中則是實踐理性。將之類推在審美中則為批判力。
康德寫了三本重要的書: 《純粹理性批判》 講人如何認識世界—真。《 實踐理性批判》講人的倫理規則是如何—善。前者的對象是現象界,後者的對象是本體界。在現象與本體之間,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鴻溝,在鴻溝上架起一坐橋,使現象過渡到本體。這座橋樑,便是自然的目的性。它包括了美感—美。意即自然界藉著人主觀的美感,過渡到其目的,即客觀的本體。這包括美感的自然目的性,便是第三本書《判斷力批判》的主要內容。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系,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對於康德來說,要想回答我們能知道什麼這個問題,就要首先看看認識者和被認識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古典哲學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相應,康德問道:這種一致如何才成為可能?事物是具體的和物化的,而語言是抽象的,這兩種東西怎麼會一致?實際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體的某些特性,如質量、體積、形狀、數量、重量、運動速度等,沒有這些特性,我們就無法對物體展開想象。這是物體的主要特性。物體還有其它從屬特性,如顏色、聲音、味道和溫度感覺等,這些從屬特性雖然是物體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們可以把一輛藍色的桌子想象成綠色的桌子。這種主要特性和從屬特性的區別讓人進一步問:外部世界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麼?因為如果我對物體的某些特性可以進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說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樣才能肯定世界只不過是存在於我的頭腦當中?因此,語言與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頭腦中才成為可能。
這當然是令人絕望的極端懷疑主義。如果人們不甘於接受這一觀點該怎麼辦?也許一種我們無法認知的外部世界確實存在,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康德以前,哲學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就是把這一問題推給上帝:我們的思想與外部世界一致,因為這是上帝願意這樣安排的。但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上帝讓我們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康德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
知性為自然立法。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相似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類感知的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存在於時間和空間里的物質被人類的理解力加工為經驗,而康德把人類理解力的形式稱為“(絕對)範疇”,這些人類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們對靈魂、世界和上帝的設想,康德把它們理解為某種制約原則,人們的經驗世界就是通過這些原則得以構造。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絕對)範疇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s)”:“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訂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真能做到有道德的話,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的結束並不是一切的終了。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最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但是,但是由於當時形而上學自然觀的排斥,此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長期被埋沒。直到1796年,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體系論》一書中,獨立地提出了另一種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人們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論,因而後人把此學說稱為康德一拉普拉斯學說。整個十九世紀,這種學說在天文學中一直佔有統治的地位。
康德的一生對知識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為標誌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學,後期則主要研究哲學。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發表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其中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在後期從1781年開始的9年裡,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領域廣闊、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來了一場革命,它們包括《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標誌著康德哲學體系的完成。
伊曼努爾·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康德把這個問題徹底給顛倒了。在此之前,人們讓認識向外部事物看齊,而康德說,如果我們顛倒一下,讓事物向我們的認識看齊,該會如何?康德把這一思維方法與哥白尼的“日心說”相比較:哥白尼以前,人們認為一切星球圍著我們地球轉,哥白尼卻說,我們地球是在圍著其它星球轉。
《實踐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純粹理性批判》的歸宿和目的。所謂“實踐理性”,是指實踐主體的意志,對於實踐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規定道德行為的“意志”的本質以及它們遵循的原則。全書包括“純粹實踐理性的原理論”和“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兩大部分。該書的重要理論意義在於,它把人的主體性問題突出出來,強調了人格的尊嚴與崇高,表現了強烈的人本主義精神。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后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鑒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人是萬物的尺度。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這團星雲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於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後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雲說發表后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雲說發表以後,人們才想起了康德的星雲說。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干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自從牛頓提出物理學三大定律后,康德由哲學的觀點來肯定數學物理學的可靠性,及形上學的不可能性。
先驗感性transzendentale Aesthetik 藉時間空間模式肯定數學是可能的。
先驗邏輯transzendentale Logik 的先驗分析tranzendentale Analytik藉
知性Verstand的範疇Kategorie肯定物理學是可能的。
先驗邏輯的先驗辯證tranzendentale Dialektik研究純粹理性reine Vernunft
其內容:
1.世界的有限無限,
2.靈魂自由,
3.上帝全能。統稱為先驗理念tranzendentale Idee。
康德的先驗辯證教我們,先驗理念只是幻相Schein,形上學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幾個問題,皆屬於本體界Noumenon。
雖然形上學不可能,但純粹理性卻指出我們本體界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可由實踐理性來完成。
現象界康德第二本書實踐理性批判。
I.
實踐理性praktische Vernunft有實踐原理
Grundsaetzen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它有兩要素Saetze:
i.主觀的原則subj. Maximen.
ii.客觀實踐法則obj.praktische Gesetze.
實踐理性的基本法則Grundgesetz der reinen praktischen Vernunft 也就是道德法則?Moralische Gesetz,它的內容為:
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Handel so,dass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
我們以上面的實踐原理來定義陰陽學並以 上帝為 i(kx-wt) -i(kx-wt) T4(x,t)=Le +Ge
靈魂一定要過渡到T2,與T4合一。T1在道流里是不死的,也是幸福的。
為了在現象界—真與本體界—善的鴻溝間,搭起一座橋樑,康德寫了第三本書,判斷力批判。判斷力批判並不像知性Verstand與實踐理性具有自己的地盤,可在上面建構立法。判斷力只是在兩地間,具有調適性,由此進行過渡功能。判斷力有先驗原理。此先驗原理的得出:
在自然界中,發現自然的多樣性,然後尋求一般性,此一般性即:自然的目的性。雖然發現起於自然界,此原理卻是先驗的。
判斷力(其先驗原理:自然的目的性Zweckmaessigkeit der Natur)
可分成兩部份:
1) 美的判斷aesthetische Urteilskraft它是主觀的形式的
2) 目的的判斷telelogische Urteilkraft它是客觀的實質的
1) 美的判斷:它的表象只是主觀的,並不直接與對象發生關係。
So wird die Vorstellung da durch nicht auf das Objekt ,sondern
lediglich auf das Subjekt bezogen.
美的判斷又分成兩部份:
a.有形式的自然之美schoen
自然之美是不計利害關係的。自然之美是不經概念而經感覺的。
自然之美是有形式的。自然之美是能令人滿足的。
註解:康德亦談到藝術之美,即人為之美。它與自然之美是一樣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自然之美是自然給人的。藝術之美是人給自然的。
b.無形式的壯麗之美erhaben
註解:康德把壯麗之美又分成數學的壯麗與力學的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