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啟蒙時代的結果 展開
啟蒙時代
人類歷史時代
啟蒙時代或啟蒙運動,又稱理性時代,是指在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發生的一場知識及文化運動,該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實存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啟蒙”,開啟現代化和現代性的發展歷程。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敢於求知”的啟蒙精神來闡述人類的理性擔當。他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通常是指在18世紀初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間的一個新思維不斷湧現的時代。與理性主義等一起構成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這個時期的啟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同時,本時期的發展特色特為不受束縛地、但常常也是不加批判地使用理性,勇於質疑權威與傳統教條,朝個人主義發展,強調普世人類進步的觀念。
啟蒙時代的學者亦不同於之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他們不再以宗教輔助文學與藝術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宗教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思想體系的方式。
啟蒙運動的倡導者將自己視為大無畏的文化先鋒,並且認為啟蒙運動的目的是引導世界走出充滿著傳統教義、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專制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黑暗時期)。這個時代的文化批評家、宗教懷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啟蒙先鋒,但他們只是的鬆散、非正式、完全無組織的聯合。而當時的啟蒙知識的中心是巴黎,法語則是共用語言。
啟蒙運動同時為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並且導致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與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以及藝術史上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同一時期。
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們大多對君權神授說產生質疑,並以倡導自由平等為主要工作。以伏爾泰為例,他曾說過:“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由此可見他對言論自由的重視。
而另一位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亦說:“法意可說是現代社會學的啟蒙,對氣候、法律、宗教、治理原則、過去事例、習慣風俗等等形成社會總精神的一切進行了比較性的研究。儘管這會導致社會決定論、歷史相對論,他卻將自由在道德上的必要性,置於決定論相對論之上,而他也違反自身前後邏輯的,堅持反對專制統治,認為它是不合道德的。而這就是英國憲法分析出“分權”的由來。”
洛克(1632-1704)的思想形成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迎合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的需要。他對霍布斯的思想進行了修正,認為人們按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私有財產,因此國家不應干涉公民的私有財產。他有一句名言內容是“我的茅屋子,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洛克甚至進一步認為私有財產是人權的基礎,沒有私有財產無人權可談。在政權形式上,他贊成君主立憲制,主張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利應分屬議會和君主。而他的立法行政和外交的分權思想後來為孟德斯鳩所繼承和發展,變成了立法行政司法的現代三權分立模式。
霍布斯(1588-1679)早期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生於英國維爾特郡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聰穎好學,15歲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曾在歐洲大陸旅遊過多年,結識許多科學家,並做過培根的秘書,思想深受培根影響。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曾一度移居法國,克倫威爾執政時,返回英國,此後他的思想得到傳播(因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沒有收到霍布斯等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影響的)。霍布斯代表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他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的封建落後意識。他認為,國家不是根據神的意志而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創造的;君權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授予的。他堅持統治者一旦獲得授權,人民就要絕對服從,不可反悔;因此,他並不反對君主專制,甚至認為專制政權有權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力。他認為世界上本沒有神,宗教不過是人類無知和恐懼的產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代表作《利維坦》。
主張自由平等,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支持。
主張三權分立
啟蒙運動代表一覽
人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