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鄉

四川省旺蒼縣九龍鎮

龍明朝興場鎮,1940年立鄉,更名為白龍。1982年又更名為蒼龍,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定名九龍。

九龍原屬南江縣轄,1951年離隸南江,歸屬旺蒼所轄。

九龍歷史悠久,有著光輝的戰鬥歷史。1933年徐向前、李先念等同志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九龍,摧毀了設在九龍場鎮的南江縣上九區民團總部,成立了長赤縣第六蘇維埃政府。同年,徐向前、李先念在九龍場關帝廟召開了重要的軍事會議,坐鎮武官寨,指揮了著名的高台寺、黃貓埡戰鬥。

1935年紅軍離開九龍場北上后,九龍復為國民黨統治,人民群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過著饑寒交迫的悲慘生活。

2016年2月1日,九龍鄉正式撤鄉設鎮為九龍鎮。

人口數據


總人口15425,男8280,女7145家庭戶,戶數4043家庭戶總人口(總)15377,家庭戶男8247,家庭戶女71300-14歲(總)3695,0-14歲男2107,0-14歲女1588,15-64歲(總)10874,15-64歲男5726,15-64歲女5148,65歲及以上(總)856,65歲及以上男447,65歲及以上女,409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4907自然、地理。
九龍鎮位於旺蒼縣東南部,鄉治所設在蒼山村與玉台村交界處的九龍寨腳下,距縣城61公里。東臨南江縣和平鄉,南連南江縣菩船鄉,西靠蒼溪縣石馬、黃貓鄉,北望旺蒼縣化龍鄉,素有"一腳踏三縣"之美稱。全鄉幅員面積52.3平方公里,轄行政村11個,村民小組46個,總戶數4081戶,總人口15764人。全鄉耕地面積10742畝(其中田6700畝,佔60%,地4042畝,佔40%),人均耕地072畝。森林面積14500畝,森林覆蓋率43%。
九龍鎮屬於深丘地區,境內無大河,僅有8條小溪,溪水從山腳順著山勢走向而流。從溝岸到山頂梯田遍布。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若及豆類,其他各種農作物也能種植。特別是水稻,每年種植面積及產量佔全年糧食的70%。
九龍鎮整個地形成半橢圓形,山勢走向大多由北向南,北高南低,鄉內最高點九龍寨海拔912米,山勢時起伏。伏。由峰、嶺、梁、整構成。
九龍鎮地處深丘,土層厚薄不勻,地勢多較平展。由於水土流失,偶有陡峭石岩裸露,山坡比較比較比較穩固,荒蕪的山坡零碎石密布,從溝岸到丘頂,除少量的陡岩外,不不不不滿梯田梯地,隨著地勢的高低,形成自然小溪。
九龍鎮地層為自墾城牆岩群的砂、泥形成,屬於漢陽鋪組,整個地層岩石近於水平分佈,砂、泥、岩相間,山頂多露出泥岩,而形成泉狀山地形,丘頂多黃泥土,石頭較少,丘腰多為黃沙泥土,有少量的石個別的地方別地方有石骨土,丘底多為沙土,較肥沃。
九龍鎮海拔高度在437米到912米之間,境內相對高差為475米。
九龍鎮屬四川省盆地東南邊區熱帶濕潤氣候區二四季春春暖春暖、夏熱、秋涼、冬寒。

基礎設施


縣道公路14.7公里已黑色化成瀝青路。全鄉現有公路總里程110公里,已達到社社通公路。
九龍鎮現共有小二型水庫4座,塘163口,水池803口,有效水總量19355萬方,有效灌溉面積6262畝,場鎮飲水利用九龍水庫的蓄水實現了自來水化,供水充足、方便。
1999年完成了木門至九龍1000門程式控制電話,2000年至2001年完成無線尋呼和G網站建設,直線300公里以內的地方都能接收到九龍鄉G網站發出的信息。
九龍鎮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目前鄉政府及鄉級各機關、街道和8個村開通了有線電視並與縣級聯網,入戶1200多戶,接收電視頻道36個。鄉文化站藏書20000多冊,曾多次被評為省文化先進鄉。九龍鄉衛生院於2000年建成,目前已達到鄉級乙級衛生院標準。
九龍市場繁榮,商貿活躍,佔地3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為商貿流通創造了良好條件,是經商辦企業的理想場所。

經濟發展


九龍鎮屬純農業鄉,主產稻穀、小麥、玉米。2003年全年糧食總產量9000多噸,人平550公斤。畜牧、養殖、果茶、商貿是九龍的四大文柱產業o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321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289萬元。鄉級財政收入186萬元。年內出欄生豬28000多頭,毛兔2.5萬隻,茶園面積近2000畝,茶葉產量28000公斤,個體工商戶180多戶,商貿經濟總收入58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90元。
牧業是九龍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2003年內生豬出欄28000多頭,總收入突破800萬元大關,佔據了九龍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資源優勢


九龍鎮資源豐富,尤其是紅軍文化、公路建設、教育設施、通訊設施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1933年8月22日,紅四方面軍在九龍場建立長赤區第六蘇維埃政府,紅軍時期,創建了燦爛的文化,開展了史無前例的打土豪、分田地、鎮反清反等重大運動,消滅了九龍場土匪頭子余海青。徐向前、李先念等紅軍將領1934年8月坐鎮武官寨,指揮了黃貓埋、高台寺戰鬥,全殲敵人兩個旅及其所屬部共40餘團ζ14500多人。紅軍時期的優秀文化可用於教育我們,緬懷先烈,牢記宗旨,振奮人心。九龍寨海拔912米,風景秀麗,站在此處眺望:山巒迭障,盡收眼底。
九龍鎮境內山巒起伏,地勢險要,九龍鎮的九龍寨、烏龜包、印盒包、五官寨、草廟子、馬三壩等重要地名眾多,傳聞眾說紛紜,可供遊人參觀,是發展旅遊的好地方。
九龍鄉公路交通效成效就顯著,1996年來,連續6年榮獲公路整治、公路建設全縣第一。全鄉現有公路110公里,實現了社社通公路。縣道公路已黑色化成瀝青路。從九龍至縣城只需1個小時便可到達。
九龍鎮市場繁榮,隔天一場,每逢當場天,來自蒼溪、南江、巴中及本鄉的趕集者絡繹不絕,九龍鄉農貿市場建成后,更為九龍商貿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九龍場更加熱鬧、繁榮。
九龍過去十年九旱,場鎮機關一遇天旱,飲水十分困難,如今已用上自來水,徹底解決了飲水問題。
九龍教育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8所村小及中心校告別了土圍子,建成了“小洋樓”。
九龍鎮白酒釀造歷史悠久,白龍酒廠始建於1941年,20世紀80年代,生產的玉台山牌高粱白酒和白龍大麴成為省優、市優產品,90年代投資15萬元,擴建了九龍酒廠,生產的九龍春、九龍神等系列暢銷省內外。曾榮獲2001年度全國白酒類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