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鄉

四川省安岳縣九龍鄉

九龍鄉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鄉。位於安岳縣境西南部,安岳縣城區正南方向,距安岳縣城區38公里。幅員面積27.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1個獨立居民小組。全鄉總戶數4279戶,總人口1301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16人。鄉人民政府駐鄉場街村九龍廟。全鄉現有耕地面積872公頃,其中水田5761畝。

九龍鄉以農業生產為主。主產水稻、小麥和玉米;主要經濟作物有洋芋、紅苕、油菜、蔬菜等;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漁業以鯉魚、鰱魚、草魚為主。

地理環境


九龍鄉位於安岳縣境西南部,安岳縣城區正南方向,距安岳縣城區38公里。東與清流鎮為鄰,南與大平鄉接壤,西與鎮子鎮、新民 鄉(已撤併於鎮子鎮)相連,北與文化鎮、共和鄉為界,幅員面積27.6平方公里。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屬川中丘陵地帶淺丘地貌。平均海拔420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無霜期300天,年平均氣溫17.3℃,年總降雨量1050毫米,夏季雨熱同期。退耕還林150公頃,荒山造林552公頃,森林覆蓋率34.6%。
九龍鄉交通較為便利,S11內遂高速公路南北過境,境內長6.7公里,周鎮環線公路(周禮鎮-寶華鄉-大平鄉-九龍鄉-鎮子鎮-周禮鎮)穿鄉而過。各村實現村村通公路,村通水泥路總里程23.5公里,村民小組通公路總里程達134.4公里。鄉級公路1條,總長11公里。

建制沿革


九龍鄉在清代為安岳縣同化鄉轄地。
1941年,置九龍鄉,
1950年,屬鎮子鄉人民政府。
1958年,安岳縣改太平鄉為太平人民公社,九龍屬之。
1961年,太平人民公社分設九龍公社。同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九龍公社屬鎮子區。
1984年,安岳縣撤銷九龍公社復置九龍鄉,由鎮子區代管。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鄉,九龍鄉由鎮子區析出,縣直轄。
1995年,安岳縣復置九龍鄉。同年,建立鎮子工作委員會,九龍鄉屬之。
2001年,安岳縣撤消鎮子工作委員會,建立鎮子管理委員會,九龍鄉屬之。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其中鎮子片區轄鎮子鎮(含原玉清鄉,舊名鞏固)、文化鎮(含原新民鄉)、大平鄉(含原新橋鄉、趙坪鄉)、九龍鄉、岳源鄉、寶華鄉共6個鄉鎮。
2005年,安岳縣撤消鎮子管理委員會,置鎮子鎮,縣直轄。九龍鄉自鎮子片區析出置縣直轄鄉。

行政區劃


四川省安岳縣九龍鄉地理位置
四川省安岳縣九龍鄉地理位置
九龍現轄九龍村、太安村、順豐村、極觀村、應龍村、七星村、石城村、龍雲村、小觀村共9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1個獨立居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鄉場街村九龍廟。

轄區代碼


512021237九龍鄉
512021237200九龍村
512021237201太安村
512021237202順豐村
512021237203極觀村
512021237204應龍村
512021237205七星村
512021237206石城村
512021237207龍雲村
512021237208小觀村
512021237400九龍鄉獨立居民小組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1785
6111
5674
家庭戶戶數3144
家庭戶總人口(總)11766
家庭戶男6094
家庭戶女5672
0-14歲(總)2707
0-14歲男1494
0-14歲女1213
15-64歲(總)8021
15-64歲男4100
15-64歲女3921
65歲及以上(總)1057
65歲及以上男517
65歲及以上女54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1755

經濟狀況


2001年九龍鄉生產總值為263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569萬元,第二產業285萬元,第三產業779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062元,農業總值為2651萬元,農業總收入為5478萬元,人均純收入1746元;企業總值為3050萬元;財政收入67萬元。
2014年全鄉實現生產總值1281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9000萬元;第二產業實現1149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665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806元。
九龍鄉以農業生產為主。主產水稻、小麥和玉米,糧食總產量18675.32噸,其中水稻3014.37噸,小麥1226.4噸,玉米2648.1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洋芋、紅苕、油菜、蔬菜等,其中洋芋種植面積413公頃,產量8088噸;紅苕種植面積395.73公頃,產量1896.8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37.33公頃,產量455.5噸;蔬菜種植面積249.53公頃,產量6594.3噸。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2014年生豬飼養量2.2萬頭,年末存欄7981頭;羊飼養量9934隻,年末存欄3724隻;家禽飼養量42.3萬羽。畜牧業總產值0.8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43.2%。漁業以鯉魚、鰱魚、草魚為主,總產量326噸,漁業總產值55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1.08萬元。

企業產品


九龍鄉屬典型的南部低丘寬谷農業區域,境內有報花廳水庫和磚廠,有規模種植的薄殼核桃1600畝,黃花梨近500畝及其它水果1000餘畝。2001年已退耕還林還草1000畝;從山東省畜牧局牛羊外調基地新引進“西門塔爾”肉牛300餘頭;優質水稻近1500畝;全年生豬出欄10000餘頭,年底生豬存欄12400頭;小家禽近25萬隻。

基本設施


九龍鄉場鎮佔地500畝。有變壓器19台,其中有高容量變壓器兩台,能基本滿足全鄉用電需求。2001年國家無償投資近100餘萬元在該鄉鎮移動通訊差轉檯一座,可容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2500門,已裝有有線電話360多門,無線電話12門,移動手機300餘部,通訊非常方便。場鎮共有樓房160多座,農村農民住房有樓房近1200座。
2014年全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5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8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800筆,征訂報紙450份,雜誌30冊。中國移動、聯通機站各1處,程式控制電話1056門,行動電話普及率90%,無線通訊網路覆蓋率達98%。廣播轉播站1處,廣播網路覆蓋率100%,有有線電視2615戶,入戶率62.4%。

自然資源


九龍鄉屬於丘陵地段,氣候比較溫和,年平均氣溫17.8℃,雨水充足,年平均降雨量為968毫米。該鄉共有自流水渠近30公里,衛生水井200餘口,水土保持整改工程能使四個村的絕大部分村民受益,森林覆蓋率達45%,建有山坪塘81處、提灌站2處,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鄉人民勤勞善良,每年都有近3600餘人的剩餘勞動力有序地外出務工,湧現了大批懂技術的年輕人為九龍的經濟騰飛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社會事業


九龍鄉有文化站1處、廣播轉播站1處,以及農村書屋9個,藏書1.5萬冊。
民辦幼兒園1所,幼兒學生120人,專任教師3人。有九義校1所,其中在校小學生552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在校初中生218人,專任教師15人,初中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中心衛生院1所,醫生21人,病床16張,建築面積590平方米,年均門診3.9萬人次,年均住院1150人次,村級醫務站9個,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1.3萬人,參合率98%。
按時足額發放優撫金49.5萬元,救災救濟額4.3萬元,“五保”供養金17.4萬元,建立“五保”集聚點1處,敬老院1處,全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340人,其中農村1125人。落實“安身”工程4戶,對60戶69名城鄉居民發放低保金20.5萬元,做到應保盡保。
實施惠農政策,發放糧食直補11.1萬元,綜合直補93.3萬元,退耕還林補助24萬元,良種直補24.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