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合歡族

金合歡族

金合歡族是豆科的成員,學名:Acacieae,共包括5個屬。中國植物志英版記錄此區有一個屬(金合歡屬)及1450種,分佈於熱帶、亞熱帶,特別是非洲及澳洲,中國有18種(3種特有及7種栽培)。

主要信息


Benth. in London Journ. Bot. 1: 318-392. 1842; Schulze-Menz in Engl. Syll. Pflanzenfam. 2: 224. 1964; Hutch. Gen. Fl. Pl. 1: 279. 1964; vassal in Polhill et Raven, Adv. Legum. Syst. 1: 169. 1981.
花萼裂片鑷合狀排列,雄蕊多數(10枚以上),花絲分離或稀僅基部連合,花粉粒在花藥室中聯成2-6塊。
2屬。我國有1屬。

形態特徵


喬木、灌木、或木質藤本,有些種類具棘刺。部份種類的托葉呈棘刺狀。二回羽狀複葉,或由葉柄或葉軸附近的部位變態為葉狀的假葉 (稱為 phyllode);有些種的葉柄或葉軸常布有蜜腺( extrafloral nectaries)。小葉對生(中國產的種類)無小葉柄或小葉柄極短。圓錐狀或穗狀的花序由頭狀花(序)組成,且聚生於葉腋,或是組成頂生的圓錐狀花序。金合歡族的花為兩性花,或具雄花及兩性花,四數或五數,輻射對稱。萼片合生,相接而不相疊 (valvate)。花瓣相接不相疊,極少情況下無花瓣。雄蕊多數,花絲離生或是其基部合生。花藥具腺體、或無腺體。雌蕊無柄或具柄,多數,花柱長絲狀;柱頭為頭狀。莢果極多樣,或開裂或不開裂,內果皮與外果皮不分離,內果皮不形成包住種子的套層。種子通常為多少呈扁平狀的橢圓形至長形,種皮堅硬,呈黑褐色,具裂線(pleurogram或linea fissura種皮上一個略呈圓形區域)。除了具假葉的種類,通常不具假種皮。

其他信息


金合歡的葉子一般為羽毛狀複葉。某些物種,尤其在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樹葉萎縮,葉柄則垂直扁平,代替樹葉的功能,被稱為葉狀柄。垂直方向的葉狀柄使它們避免受強烈陽光,邊緣對著天空和大地則不會象水平分佈的樹葉那樣阻擋光線。一些物種沒有樹葉或葉狀柄,但有葉狀莖帶取代樹葉實現光合作用
黒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的枝葉和花
黒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的枝葉和花
小花朵有非常小的五個花瓣,幾乎被長的雄蕊掩蓋,呈密集的球狀或圓柱分佈。大多數物種的花是黃色或奶油色的,有些發白,有些為紫色或紅色。金合歡的花可與相關屬合歡屬區分開來,它們的雄蕊在底部沒有匯聚在一起。它們也與含羞草的花不同,金合歡有10個以上的雄蕊。
金合歡通常帶有尖刺,尤其是那些在乾旱地區生長的物種。有些物種枝幹變短、堅硬、尖銳,有些葉子變成托葉。
金合歡的種子可能很難發芽。研究發現,在不同溫度下浸泡過的種子(通常約為80°C)以及和手動將種子削出口可提高發芽率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