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孔德成的結果 展開

孔德成

前台灣大學教授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號達生,孔子第77代孫,襲封31代衍聖公(最後一代衍聖公),后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曾任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中興大學教授、台灣地區“考試院”院長等職,是台灣當時少數的世襲官員之一。

主要研究領域為三禮、金文、商周青銅彝器等內容。

2008年10月28日逝世。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出生17天時,生母王氏因產褥熱去世,年僅26歲。隨後由其嫡母陶氏撫養。同年農曆四月二十日(公曆6月6日)滿百日時,孔府收到北洋政府徐世昌大總統令,襲封三十一代衍聖公。
孔德成少年時代
孔德成少年時代

教育經歷

院校專業學位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政治
碩士
韓國嶺南大學榮譽博士
韓國成均館大學哲學名譽博士
日本麗澤大學文學名譽博士
台灣大學文學榮譽博士

工作經歷

民國十三年,師從吳伯簫學習英文,隨詹澄秋習琴。
民國14年,重修尼山孔廟、顏母祠、尼山書院。
民國十八年,嫡母陶氏亦辭世,由業師王毓華(字子英)照顧起居。
民國二十四年,有感世襲爵位不宜存於民國,主動請求南京國民政府撤銷“衍聖公”之爵號。國民政府以為道統不可廢,乃改衍聖公作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成為中華民國的世襲特任官。是年7月8日,由陳立夫主持,戴傳賢監督,於南京宣誓就職,獲蔣中正委員長親臨祝賀。民國二十五年,從庄陔蘭習國學及書法。書法初從二王入手,後轉顏體及北魏張猛龍碑,四體皆擅,且精於甲骨、金石文字。
•衍聖公(1920年6月6日-1935年7月7日)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1935年7月8日-2008年10月28日)
孔德成年輕時
孔德成年輕時
•(國民政府)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6年-1948年)
•(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7年-1948年)
•台灣地區“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1991年)
•台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1955年-2008年10月28日)
•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1956年7月-1964年4月)台灣“中國書法學會”顧問(1964年-2008年10月28日)
•台灣地區“考試院”(第七屆)院長(1984年8月17日-1990年8月17日)
•台灣地區“考試院”(第八屆)院長(1990年8月17日-1993年4月24日)
•山東曲阜師範學校名譽校長(2005年6月26日-2008年10月28日)
•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永久榮譽院長(2007年2月-2008年10月28日)

個人生活


民國二十五年12月16日,娶前清名宦孫家鼐(今安徽壽縣人)曾孫女孫琪方。
孔德成結婚照
孔德成結婚照
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時50分,因心肺衰竭病逝,享壽88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論文
•1956年7月,論儒家之“禮”,《民主評論》,7卷13期,頁1-6。
•1956年10月,如何讀經,《中國一周》,336期,頁4-7。
•1958年6月,論儒家之“禮”,《青年年會學術論文集》,頁248-260。
•1958年10月,論儒家之“禮”,《幼獅學報》,1卷1期,頁14。
•1960年10月,孔子的政治主張與倫理學說,《建設》,9卷5期,頁10-11。
•1963年12月,我所認識的秦紹文先生,《傳記文學》,3卷6期,頁28。
•1964年6月,說兕觥,《東海學報》,6卷1期,頁19-20。
•1966年3月,先聖孔子的事迹及其學說,《孔孟月刊》,4卷7期,頁22-30。
•1966年8月,釋牢★,《文史哲學報》,15期,頁181-185。
•1967年1月,儀禮十七篇之淵源及傳授,《東海學報》,8卷1期,頁127-134。
•1967年7月,儀禮十七篇之淵源及傳授,《東海文薈》,8期,頁87-94。
•1968年,論儒家之“禮”,教育部文化局《中華文化特質論叢》。
•1969年1月,中華文化的根本與生活規範的實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卷11期,頁32。
•1970年9月,梁其鍾銘釋文,《人文學報》,1期,頁25-27。
•1970年11月,禮記概說,《中華文化復興月刊》,3卷11期,頁55-57。
•1971年11月,守成與創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卷11期,頁31-32。1972年6月,唐玄宗及宋真宗禪地祇玉冊跋,《文史哲學報》,21期,頁51-58。
•1972年11月,道德與勇氣,《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卷11期,頁20。
•1973年12月,圖書以外的我國古史資料之一-金文,《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25期,頁1-3。
•1982年7月,吾家大事,《大成》,104期,頁16。
•1985年9月28日,儒學中之師道,《中央日報》。
•1986年9月28日,庭訓與師訓,《聯合報》。
•1987年8月,儒家的禮教,《孔孟月刊》,25卷12期,頁20-24 。
•商周青銅彝器
•1951年,《禮記釋義》
•1953年,禮記敘論,《台大講義》
•1955年,金文講義,《台大講義》
•1968年,《金文選讀》,台北,藝文印書館

教學成就

曾開設課程三禮研究、金文選讀青銅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