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劉天華的結果 展開
劉天華
2000年鄭洞天執導的電影
劉天華[鄭洞天執導電影]
發內心的憂憤。
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一封聘書,改變了劉天華一生的命運。
1922年,在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任教的劉天華,結識了俄國小提琴教授古諾夫。劉天華一方面從古諾夫那裡學習西方成熟的小提琴技藝和教學方法,汲取有益的藝術養分。另一方面挖掘民樂的精華,收集民間失傳的優秀旋律,改進二胡的製造規格和傳統的記譜方法。正當劉天華為開啟中國現代民族音樂之門努力奮鬥時,“五四”運動被軍閥政府殘酷地鎮壓下去。“五四”弘揚的新文化事業包括新音樂事業都受到了摧殘和打擊。天華再一次失業,古諾夫也離開了北京。
北大的同僚們欽佩劉天華高超的藝術造詣和人品,替他謀到了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音樂講師的職位。這年,他的妻子攜幼子來到北平,分別多年的一家人才得以團聚。
劉天華艱苦的生活道路使他思考了許多音樂之外的東西,他為振興中國民族音樂掙扎奮鬥著,創作出了《月祝》、《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等膾炙人口的中國經典音樂作品。慕名而來的學子越來越多,創作和教學的雙重勞累,啃蝕了劉天華的身體。
1930年在北京飯店舉行了近代中國最具價值的一場民族音樂會。劉天華拖著疲憊的病體,將國民族音樂的精華獻給了在場的全體中外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音樂會結尾,當奏完壯麗而又堅定的二胡曲《光明行》時,全場掌聲雷動。
1932年6月,劉天華在北京橋聽寫民族鑼鼓經期間,不幸染上了猩紅熱,於6月8日病逝,終年只有37歲。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陳軍 | 劉天華 | 簡介 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 |
顏丹晨 | 殷尚真 | 簡介 劉天華妻子 |
謝爾蓋。阿什馬林 | 古諾夫 | 簡介 俄國小提琴教授,劉天華的朋友 |
張娜 | 上官於飛 | |
陶蓉 | 吳秀娟 | |
常罡 | 趙雪朋 | 簡介 劉天華教授的學生 |
出品人 | 曹霖 |
監製 | 楊承志、周世康、許洪祥 |
導演 | 鄭洞天 |
編劇 | 姚遠 |
攝影 | 張錫貴 |
剪輯 | 樓玲 |
錄音 | 馮德耀 |
(參考資料)
在影片中飾演劉天華的陳軍,是劉天華的第四代弟子,總政歌舞團的青年二胡演奏家。二胡拉了近30年,這一天我終於觸響了劉天華的琴弦,也開始了一次難以忘卻的人生體驗。陳軍對於他這次有機會扮演他的師祖,他無限感慨:“飾演這樣一位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二胡藝術的大師,在影片中和大師進行無形的對話,並且能夠重溫當年中國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古典風範,對於我來說,就象是一種夢的追尋。”“可能只有電影能短暫地改變我們生命的時空,在70餘天的拍攝日子裡,使我彷彿回到了那個時代。江南的街巷,濃郁的鄉音,古樸典雅的北大校園,我清晰而親切地沿著劉天華藝術人生的足跡走去,一切都以遠逝,留下的是那一首首銘刻在心的旋律。劉天華以他那謙遜的一生遞送給我們一種質樸而深刻的人生韻致,他就象一位在黑暗中不斷摸索的先行者,他推開了那扇通向光明的門,剩下的故事就要由後人慢慢寫了。
一部音樂情緒電影――評電影《劉天華》
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備,歷時七十多天的前期拍攝,由著名導演鄭洞天執導的《劉天華》終於揭開了她的紅蓋頭。
作為中國著名的第四代導演,鄭洞天一直在延續現實主義創作風格,堅持自己的藝術探索,拒絕向好萊塢跟風。因此,《劉天華》這部影片仍是作為現實主義題材來創作的,影片本身也明顯附帶著主旋律電影的印記。
江澤民總書記曾經說過:“劉天華是我國傑出的民族音樂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的作品很有藝術感染力,把民族風格和民族精神表現得很充分。中國人不論走到哪裡,聽到劉天華的曲子,都會產生更深的思念故鄉之情。”
導演鄭洞天正是按照這一思想來創作影片《劉天華》的,他說:“拍攝真正帶著中國文化特質、又具有觀賞魅力的影片,是中國電影人面對新世紀的使命,也是我們創作這部影片的初衷。”
縱觀中國新時期主旋律電影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主旋律電影走過了革命歷史事件和革命偉人階段,進入了文化偉人時期。這是電影《劉天華》的創作背景和思想主題。
劉天華,1896年出生在江蘇江陰,1932年因搜集整理民間樂譜感染猩紅熱病逝於北京。他在二胡等民樂演奏上開風氣之先地融合了東西方音樂的技法,並是中國最早創作出當代二胡、琵琶的曲目的第一人,為中國教出了一批矢志開拓國粹民樂的學生。
影片《劉天華》圍繞《月夜》、《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二胡作品的醞釀和誕生,從這位民樂大師的一生抽取了三個階段,分別通過妻子、外國音樂同仁、女學生的畫外音來描述了劉天華的三種不同的情感階段。從影片的第一章病中吟到第三章光明行,在時間跨度為十幾年的時間裡,三種不同的視點分別展現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北大音樂傳習所的精神風采和一代民樂巨匠藝術人生的苦澀酸甜。
然而比情節更吸引人的是那如泣如訴的二胡獨奏,從片頭到片尾,大幅的二胡獨奏令觀眾如醉如痴,什麼也比不上這悠揚的曲調最具有醇厚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文化韻味,觀眾被深深的吸引,不少人甚至流下了眼淚。
音樂所具有的節奏和傳遞的情感和電影完全一樣,從這點說,《劉天華》是部成功的音樂電影,情節的敘事節奏和音樂完全相符,音樂的情緒曲線和情節的情緒曲線也完全吻合,因此這部電影可稱上是音樂情緒電影。
劇照
如果是寫音樂,那麼就無需關注寫實的情節;如果是寫人,三個視點的轉換就值得推敲。
雖然是在藝術上拒絕向好萊塢跟風,但在市場上鄭洞天導演是較早將好萊塢的市場運作觀念引入中國的。鄭洞天導演對此片的市場票房表現得特別自信:“我在拍《劉天華》之前,就知道這部影片肯定會有市場。因為據調查,光在北京學二胡的孩子就有1.2萬人,全國就更不知有多少,如果再加上他們的父母家人,幾個城市轉下來,即使單是這些學二胡、琵琶的觀眾,投資方就能穩賺不賠。”
時間 | 名稱 | 獎項 | 種類 | 得獎者 |
2001年 | 第10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 最佳錄音獎 | 獲獎 | 馮德耀 |
最佳美術獎 | 提名 | |||
最佳攝影獎 | 提名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