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漢青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

俞漢青,1966年10月出生於安徽省,畢業於同濟大學環境學院,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xx-1986年合肥工業大學無機化工
xx-1994年同濟大學環境學院博士

工作經歷

1994年至2000年,先後在英國紐卡索爾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俞漢青長期從事廢水生物處理理論和技術研究,發展了微生物顆粒的培養新技術,建立了表徵其微觀結構的系統新方法,建成了國際上第一座城市廢水好氧顆粒處理示範工程,主持並實施重點點源氮磷削減與污染控制技術及工程示範、受工業污染入湖河流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工程示範、城市污水廠出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富集催化處理新方法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學術論著
截至2018年1月,俞漢青以通訊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400多篇,SCI他引超過1萬次,H因子65,論文獲2000年世界科技博覽會科技論文獎和2001年亞太地區水污染控制大會論文獎;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0多項。
項目承擔
截至2018年1月,俞漢青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M(美國)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合作研究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資助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63計劃能源領域創新性課題、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等15項科研課題的研究,並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工作。

教學成就

人才培養
2008年,俞漢青指導的博士生盛國平的畢業論文《廢水生物處理反應器中微生物聚集體表面特性的研究》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俞漢青指導的博士生穆楊的畢業論文《厭氧發酵產氫過程及其反應器特性的研究》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011年,俞漢青指導的博士生倪丙傑的畢業論文《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過程、作用機制及數學模擬》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俞漢青指導的博士生劉賢偉的畢業論文《生物電化學系統中的強化生物與化學催化》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俞漢青指導的博士生劉武軍的畢業論文《生物質熱解過程中污染物遷移轉化機制的解析》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社會活動


時間擔任職務
2009年國際SCI源刊物“Biodegradation”的編委
2008年國際SCI刊物“Water Research”的Editor
2008年國際SCI源刊物“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編委
2007年國際SCI源刊物“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的編委
2007年國際SCI源刊物“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編委
2004年國際SCI源刊物“Bioresource Technology”的編委
2004年國際SCI源刊物“Environmental Technology”的編委
2004年-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環境工程學科評審專家組成員
2003年-2006年國際SCI刊物“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的Associate Editor
2003年國家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國家“十一五”水污染控制重大專項主題專家組成員
國內核心刊物《科學通報》、《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學報》等7刊物的編委

人物評價


俞漢青知識儲備淵博、科研創新思想奇特、講授方式生動,給青年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開大學評)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發機構
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廢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聚集體的形成過程、作用機制及調控原理
2015年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污水處理廠的模擬、監測和優化運行關鍵技術應用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