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時代
開放時代
《開放時代》是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院刊,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由開放時代雜誌社編輯出版。1982年創刊,原名《廣州研究》,1989年改名為《開放時代》,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目前被列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刊名:開放時代
Open Times
主辦:廣州市社會科學院
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ISSN:1004-2938
CN:44-1034/C
郵發代號:46-16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開放時代
曾用刊名:廣州研究
創刊時間:1982
出版刊號:ISSN1004-2938,CN44-1034/C。郵發代號:46-169。目前,《開放時代》已被列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13年起,更改為雙月刊,逢單月10號出版。
《開放時代》的辦刊宗旨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改革開放路線,以深厚的學理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現實,促進中國的現代化事業發展。突出兩個前沿(理論前沿、實踐前沿)和兩個關懷(學術關懷、社會關懷),堅持“真問題、真學術”的辦刊理念,倡導更加現實、更加專業的學風。
歷經多年的不懈努力,《開放時代》奠定了國內一流學術思想刊物的地位,聲譽卓著,影響及於海內外。刊物擁有實力強大的、由國內外人文社科領域的一流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擁有優秀、穩定的作者隊伍,並且不斷地吸引越來越多的新作者。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在市場經濟發達、但一度被視為“文化沙漠”的廣州出現《開放時代》這份高質量的學術刊物“是一個奇迹” ,並由此重新思考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學術的關係。有的認為《開放時代》的出現標誌著“廣州重新成為中國文化學術的重鎮”。《開放時代》在海外學界有很大的影響,被很多著名學術機構列為圖書館館藏讀物,如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燕京學社、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等。此外,《開放時代》與美洲、歐洲、亞洲、大洋洲的眾多學術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學術聯繫。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政界、工商界人士也成為《開放時代》的熱心讀者。
經過幾年的試行,《開放時代》在2002年正式推行匿名評審制,成為國內第一家推行匿名評審制的社科類學術期刊。《開放時代》還將出版英文精選版,挑選本年度發表的優秀文章,翻譯成英文,向世界各大學術機構免費贈閱,以期進一步密切國內學術界與國際學界的聯繫,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
專題
人文天地
經濟社會
法學政治
批評
隨筆
閱讀
主管單位:廣州市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廣州市社會科學院
主編:吳重慶
ISSN:1004-2938
CN:44-1034/C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新市街雲安路119號
郵政編碼:5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