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夫

張定夫

張定夫(1894一1966),湖北石首新廠人。1913年考入江漢大學,后留學日本法政大學。建國后,參與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恢複名譽。

人物生平


徠張定夫(1894一1966),湖北石首新廠人。1913年考入江漢大學,后留學日本法政大學。1926年赴廣州,隨北伐軍至武漢,旋任荊門縣長。1928年,與鄧初民、黃松齡等在上海開辦崑崙書店,翻譯出版進步書籍,譯有恩格斯日文版《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美國工人運動史》等著作。1930年參加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九・一八'’事變后,與沈鈞儒、鄒韜奮等組織上海文化界救國會、上海大學教授救國會,任常務理事。沈鈞儒、鄒韜奮等7位救國會負責人被捕下獄后,張參與發起“救國入獄”運動,並與宋慶齡,胡愈之等12人前往蘇州,同國民黨政府江蘇高等法院說理鬥爭。1937年抗戰爆發時,任教於復旦大學,后隨校遷重慶。1947年5月,上海各校學生舉行“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示威遊行,張與進步教授發表《宣言》,支持學生運動,為此曾遭逮捕,不久釋放。建國后,先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司法部副部長,華東人民法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委員、研究室副主任,參與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恢複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