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斑雨蛙

無斑雨蛙

無斑雨蛙(學名:Hyla immaculata),是雨蛙科、雨蛙屬動物。無斑雨蛙體型小,吻圓、短而高,後肢較短,背面純綠或有斑紋,腹面及體側為黃白色或污白色。

無斑雨蛙有曬太陽的習性,親水,冬眠,身體顏色隨季節而變化,以蛛形動物及膜翅類為主要食物,5月中下旬產卵,每次排卵20-70粒不等,棲息于山澗小溪流、稻田、池塘旁邊草叢下或石縫間,分佈於中國。

無斑雨蛙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

形態特徵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無斑雨蛙體型小,雄性全長31-37mm,雌性37-45mm。頭寬大於頭長;吻圓,短而高,吻棱明顯;頰部略向外側傾斜;眼間距大於鼻間距;鼓膜圓;舌卵圓且厚,後端微有缺刻;犁骨齒2小團。指端均有具橫溝的吸盤,第三指吸盤比鼓膜小,第二、第四指幾等長,指扁,有緣膜,基部有極不顯著的蹼跡,關節下瘤顯著,掌部小疣粒頗多。後肢較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或僅相遇,足比脛長;趾端亦有具橫溝的吸盤,第三、第五趾等長,不到第四趾的第三關節下瘤或僅達其後端;外側第三趾的蹼達第二關節下瘤;緣膜均達趾端;蹠間無蹼;關節下瘤小;蹠部有小疣粒;內蹠突較長,無外蹠突。
無斑雨蛙背麵皮膚光滑;顳褶明顯;腕部有橫膚溝;內跗蹠棱狀;胸、腹及股腹面密布扁平疣;雄性咽喉部皮膚光滑而松薄。背面純綠或有斑紋,腹面及體側為黃白色或污白色,體側及前後肢上都沒有黑色點斑,也無深棕色細紋。
雄性咽喉部色黑,有單咽下外聲囊及雄性線。蝌蚪尾鰭甚高;唇齒式Ⅰ:1-1/Ⅱ:1-1,上唇中央無唇乳突,唇乳突多成雙行排列;出水孔在左側,呈短管狀。

棲息環境


無斑雨蛙成體棲息于山澗小溪流、稻田、池塘旁邊草叢下,或石縫間,下雨或夜晚則選擇灌木叢或稻叢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無斑雨蛙成蛙在地下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土,常棲於陽坡地面或蒿棵、灌木枝上。隨天氣轉暖,逐漸到山坡下水塘、水坑中,覓食活躍。10月中下旬到背風向陽腐殖質多的土中約50cm深處越冬。
無斑雨蛙身體有隨季節變色的特性,剛出蟄的雨蛙灰色,夏季在綠色植物中活動全身綠色,秋季綠色消退,蟄居前趴在枯枝落葉上體色變灰,不久蟄居土中。無斑雨蛙身體下面密布扁平形小疣,是由復蓋著顆粒腺體的無數小孔組成。這些小孔能吸收草叢與樹葉表面的雨露,以供皮膚進行呼吸時的需要。
無斑雨蛙有曬太陽的習性,雨後初晴常在樹叢草地上跳來跳去;有親水習性,旱天多在水源附近活動。雨蛙的指、趾端有吸盤,攀緣能力強,可從樹枝上跳來跳去,也可在豎立的玻璃上爬行。
無斑雨蛙以蛛形動物及膜翅類為主要食物,此外還有直翅目雙翅目半翅目鱗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腹足類等的動物為食。是益蛙。無斑雨蛙的天敵以蛇類為主,其次為鳥類。

分佈範圍


無斑雨蛙是中國特有種,僅分佈在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河南、陝西、湖北、貴州、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

繁殖方式


無斑雨蛙一般在5月中下旬雨後的夜晚抱對產卵,產卵期可持續15天左右,每次排卵20-70粒不等,每隻蛙產卵總數約500-1000左右。在雌蛙產卵時,雄蛙在雌蛙背上射出精液,正好漫延到卵群水面上。卵圓形,直徑約1.2mm,產卵后雌雄分離,分散到田間或草叢、灌木叢中。每個卵群飄浮水面,吸水后沉入水底。卵在15-18℃靜水中經5-7天孵化成蝌蚪。蝌蚪背為黑褐色,腹為灰白色,經15-20天變為幼蛙,7-8月份為成蛙。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分佈不零散。該種在其分佈區內較為常見,總體種群數量發展趨於穩定。無斑雨蛙種群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的污染(通常是農藥的使用)和喪失(城市化的增加)。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