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五福鎮的結果 展開

五福鎮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下轄鎮

五福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地處儀隴縣西中部,東鄰鳳儀鄉,東南與復興鎮為鄰,南連賽金鎮,西與銅鼓鄉接壤,北接金城鎮,區域總面積24.73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在現五福鎮境域設東觀區蘇維埃政府;2000年6月,由五福鄉改為五福鎮。截至2019年末,五福鎮戶籍人口為17463人。截至2020年6月,五福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飛龍社區。

截至2019年末,五福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東觀區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東觀鄉。
1958年,東觀鄉改為東觀公社。
1966年,東觀公社更名東升公社。
1980年,東升公社更名五福公社。
1983年,五福公社改為五福鄉。
2000年6月,由五福鄉改為五福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下轄飛龍1個社區,東觀、來龍、皂桷、黃桷、騎龍、白馬等14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五福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飛龍社區、東觀村、皂桷村、騎龍村、五福村、碑坪村、老罐村、筏子村,鎮人民政府駐飛龍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福鎮
五福鎮
五福鎮地處儀隴縣西中部,介於東經106°23'12"—106°26'54",北緯31°23'47"—31°28'16"之間。

地形地貌

五福鎮地勢略為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古樓山頂,海拔645米;最低點位於筍店村東觀河出境處,海拔453米。

氣候

五福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較少,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濕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5.6℃;無霜期年平均293天;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

水文

五福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東觀河自佐家村入境,由北而南,從尹店村流出,境內河道長達5千米。

自然災害

五福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風災、暴雨、低溫、霜凍、雷擊等;嚴重的旱災發生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伏旱70多天,糧食顆粒無收。

自然資源


2011年,五福鎮有耕地1.1萬畝。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總人口有1836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10人;另有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9943人,佔54.2%;女性8417人,佔45.8%;14歲以下3084人,佔16.8%;15—64歲13660人,佔74.4%;65歲以上1616人,佔8.8%;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五福鎮人口出生率8.91‰,人口死亡率5.79‰,人口自然增長率3.1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42人。
截至2017年末,五福鎮常住人口為11322人。
截至2018年末,五福鎮戶籍人口為17596人。
截至2019年末,五福鎮戶籍人口為17463人。

經濟


綜述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財政總收入39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12元。

農業

2006年,五福鎮8個行政村建成了1500畝優質雜交香米基地。
2008年,五福鎮普及了高產優質玉米6000餘公斤,種植面積4000餘畝,優質水稻種6000餘公斤,種植面積5000餘畝,油菜籽500餘公斤,推廣3000餘畝,小麥8000公斤,種植面積4000餘畝,人平糧食增產40公斤;蔬菜、油菜、花生、豌豆、葫豆等品種種植面積增加,糧比比例達5.5:4.5。
五福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五福鎮農業產值7898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3.1%。五福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蠶桑、油菜、花生、蔬菜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

工業

五福鎮工業以釀造、建築建材業為主。2011年,五福鎮有工業企業35家,職工105人;工業總產值為3225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0萬元,比2010年增長9%。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商業網點160個,職工350人。2011年,五福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200萬元;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870萬元。
截至2018年末,五福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截至2019年末,五福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518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各項貸款餘額4054萬元。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幼兒園4所,小學4所,初中1所,在校生1910人,專任教師119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9個;有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10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700戶,入戶率9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設病床12張;有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2011年,五福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五福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7戶,人數36人,支出8.2萬元,月人均189.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0戶,人數715人,支出56.7萬元,月人均66元;農村醫療救助1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82人次,共支出11.8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8萬元;社會福利費9.8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40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95萬元;基金支出合計286萬元。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600人,參保率94%。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郵政分局1個,郵政代辦所1個;有電信服務網點6個,實現通信網路全覆蓋。
水利工程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102處山平塘、5處提灌站、16處石河堰,總蓄水量3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0.35萬畝;有機井123口、大口井16口。
給排水
2003年,五福鎮建成自來水廠,年供水10萬立方米。
供電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電管所1個;通電率100%,年用電量21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92%。
燃氣
2007年,五福鎮完成天然氣安裝工程。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有天然氣用戶350戶。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駐地有街道花台16個,綠化面積1000平方米。

交通


五福鎮有巴南高速公路和省道唐巴公路過境。截至2011年末,五福鎮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總長49千米。

文化


地名由來
五福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有五福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