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島

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

微山島,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微山湖的東南部島,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內陸島。島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9平方公里。島上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抗戰時期,著名的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一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使微山島名揚中外。

其中剛進微山島的門戶在里張阿旅遊扶貧村,在微山島旅遊碼頭西北處,國家級旅遊扶貧村。

景區介紹


微山島
微山島
微山島是微山湖上最大的島嶼。據傳,很久以前,島子主峰上落過一隻 金鳳凰,自此,島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湖裡物產豐富,日出斗金。一日,幾個會拳道的島外人來島,欲劫金鳳凰,島上人力敵不過,待金鳳凰被裝進籠子時,籠子突然火起,鳳凰金翅一閃,遁入雲空。留下一個金蛋,沉入山下。不久,天連降暴雨,水如猛獸,大有吞噬島子之勢。島上人冒雨祈拜,金鳳凰顯靈,雨幕中,那隻沉入地下的金蛋幻化成一隻金船和一個人面魚身的神童,神童隨水勢的大小撐駛著主宰島子沉浮的金船。從此,微山島便水漲島高,永不受水魔侵害了。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不過是先人用來安慰那些懼怕島子沉陷人的心靈而已。可它確也幫助人們奠定了微山島是高山多次陷落而形成的理論基礎。
微山島原本是山而並非島。距今約8億至6億年間,形成中國大陸主體的華北地塊和揚子地塊多次的碰撞,聳立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脈。微山島便在其中。那時,山巒疊嶂,岌峰聳峙。然而隨地殼升降變異,這些處於兩大地塊結合部上的危峰峭壁漸漸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觀——九十九座錐狀山峰。滄海桑田,千年,萬年,彈指一揮間。似偉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峰,任憑自然修飾、歷史雕琢。自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餘年間,黃河屢屢決口泛濫南遷,侵奪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洩不暢,淤塞積水,使這九十九座山峰下瀦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峰經多次的升降和風化剝蝕,已成為大陸丘嶺似的小山峰,至此,始有稱謂“微山島”。
微山島四面環水,東西長6公里,寬3.5公里,面積約9平方公里,14處村莊環島瀕水棋布。日剝月蝕的微山島,如今遠遠望去,則活象一匹不知何時從大漠走來掣波踏浪的沙漠之舟—駱駝。
踏上島子,最先撞入眼帘的便是島西那高築在山峰上的“三賢墓”了。這三座古墓,是三個難解的謎。
坐落在島的西北部、全島制高點上的微子墓,因曾落過那隻金鳳凰,故島上人仍俗稱“鳳凰台”。微子乃商紂王的庶兄,始封於微地(今梁山西北),故稱微子。周公旦平定紂王之子武庚叛亂后,又把微子封於宋地(今河南商丘),以接續殷后。商丘距微山島400餘里,山水阻隔,交通不便,微子為何葬在這裡?
距微子墓約2公里,位於微山島東峰的目夷墓。目夷,字子魚,微子十七世孫,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其戰略思想可從為人諳熟的《子魚論戰》中窺見一斑。他的卒年、卒處和葬地鮮見史書記載。習慣於馳騁沙場、軍旅生活的目夷,卒后卻葬於“世外桃源”般的微山島,這不能不說又是一個謎。
位於微子墓南1公里許的張良墓,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墓前有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書“漢留侯張良墓”。墓前原有的“透亮碑”和“松抱槐”,為微山島的兩奇觀。民間盛傳,張良為防盜墓毀屍,夜造一百零八墓,事實上,張良墓確有多處。張良是否真葬於此,該謎至今未解。
登臨鳳凰台,駐足山巔,舉目四顧,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時時可以看到千變萬化的景色:晨暉初露,百里湖面浮光躍金,白帆點點;夕陽西下,夜幕低垂,湖水靜如練,唯見星星漁火閃動。初春,湖水澄澈,點點漁帆似在銀絹素帛上滑動;盛夏,十萬畝荷花映紅天日,縷縷馨香沁人心脾;金秋時節,蒹葭蒼蒼,菰草金黃,水鳥啁啾,漁歌唱晚,千頃湖面採蓮摘菱一片豐收景象;寒冬,遼闊的湖面恰如潔凈的琉璃世界,偶見裝了冰撬的小舟滑向冰面,或獵鴨或鑿冰捕魚。多變的湖面,撲朔迷離,令人留連忘返。
在島峰上觀湖,確是迷人極了,但若划動小舟,盪入翠綠的清波中,更是美妙絕倫。且還可西行20公里,去水上覓古,水下尋幽,探那水中古城之勝。這水中沉城叫留城,是漢張良的封地。據史料載:留城曾是魯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市井儼然,樓舍櫛比,富商大賈、名流顯貴雲集,人、車熙來攘往。至唐以前,這裡一直保持著繁華景象。后因黃河泛濫而淤淹了留城。但民間對留城的失陷卻有著神奇的傳說:張良眷戀封地,憐愛百姓。在他彌留之際,曾囑咐兒孫,把他葬在微山島,平禮薄葬,只是要趕緊修造七隻大船。等屍身下葬七天祭祀時,供在墓前備用。子孫們和當地百姓對此頗費猜想:地處廣袤平原上的留城,四周皆無河汊水溝,造船何用?轉而想,張良乃漢室謀臣,定有謀略。子孫們便請來能工巧匠星夜趕造大船。就在張良葬后的第六天,奇迹出現了:天突降暴雨,黃河決口,濁浪排空,洪峰咆哮,席捲留城。張良的子孫們和部分留城百姓乘七條大船倖免於難。後來,在淤陷留城六十年的那天,人們竟看到在那片水域上復現原城:依舊是古時的市井,古時的車馬和身著古裝的人。據傳,有幾隻夜漁晚歸的船,竟駛進燈火輝煌的古城區,與古人對酌言歡。從此,“六十年留城一現”便成為島上婦孺皆知的奇聞。舉世聞名的蓬萊仙境幾乎每年都出現幾次,而古留城卻六十年一現奇景,由此說來,現留城遠比蓬萊仙境更珍稀。若能躬逢其時,可謂眼福不淺。
千百年來,微山島以廟宇群矗、香霧繚繞的古墓區和神奇的現留城,吸引了無數騷人遷客聯袂提攜聚於島上,發思古之幽情,抒鴻鵠之齎志。可今日,微山島更以鐵道游擊隊的搖籃和嶄新的風姿而聞名遐邇。
微山島曾是鋼鐵堡壘般的革命老根據地,是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革命武裝成長的搖籃。島上人民也曾巧用魚鉤陣、鴨槍幫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1941年7月,著名的微山島之戰,一舉殲滅日偽軍數百人,使敵人視島如虎,聞風喪膽。微山島是英雄的島,微山島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的壯歌。
建國后,微山島人民恪守著憨厚、質樸、勤勞、善良、勇敢的祖傳美德,憑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裝扮著自己的家園。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島上人才真正把箍在頭上多年的窮帽子拋進大湖。微山島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7座70米高的鐵塔,聯袂振臂凌空跨湖,把動力和光明送進島。島上羊腸小道已被平闊的公路取代,全島修築了30公里的環島路、穿山路,昔日的獨輪車道上,如今賓士著魚貫而行的旅遊車。三古墓修復已初具規模。墓地國槐吐綠,幼柏滴翠,亭、殿重檐斗拱,雕樑畫棟。微子墓墓門為石制,高5米,依山勢築起了320級拜台,配套建設了接待室、文物陳列室和碑亭,整個群體建築蔚為壯觀。三位久眠於島上的歷史名人若九泉有知,大概也會為自己塋穴的選擇而慶幸。尤其令人驚喜的是,微山島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重點發展經濟建設。全島退耕還林、還果4千畝,新植蘋果、核桃、山楂、葡萄等12萬多株,增建了果品、食品加工廠、網具廠、飼料廠等鄉村企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復存在。清晨,當旭日初照之時,島上人早已披一身霞光,滿載而歸了;當夜幕復垂之際,伴著收錄機、電視機的樂曲,從農戶中飛出爽朗的笑聲,湖灘、山頭,飄逸著年輕人彈奏的悠悠的琴笛聲。微山島伴著時代的節奏在奮進。被島上世代視作福星的龜山和虔敬供奉的金船、神童,也淡化在逸香的美酒中。人們似乎只能從古樸的村落、醇雅的民風中窺見昨天的微山島。

簡介


微山島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境內、微山湖的東南部,北與昭陽街道、東與韓庄鎮、西與高樓鄉、南與江蘇銅山縣隔水相望,大運河傍島而過。島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9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內陸島。
微山島上地勢起伏,山石險峻,溪水流淌,林木蔥鬱。微山高90米,為島上制高點。2006年4月,成立“微山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轄17個自然村,17個村民委員會,分別為:楊村、姚村、謝樓村、呂蒙村、墓前村、萬庄村、溝南村、溝北村、田莊村、呂庄村、小官村、大官村、上庄村、西張阿村、里張阿村和大西庄村;有6344戶,16637人,耕地660公頃。

歷史沿革


鐵道游擊隊鑄像
鐵道游擊隊鑄像
微山島古屬留國,周時屬宋國,微子為始祖。秦漢至隋屬留縣,唐宋屬沛縣,明清歸滕縣。民國初年屬滕縣八區、后屬臨城八區。抗日戰爭時期隸屬滕縣八區,設有楊村鄉、謝樓鄉。1948年10月,微山島解放,隸屬臨城第四聯防微山湖區工作委員會。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隸屬臨城第九區。1953年建縣后屬微山縣第三區,區委機關駐楊村。隸屬微山縣微湖區,設有楊村鄉、謝樓鄉。1956年8月撤區並鄉,建立微湖鄉,隸屬微山縣微湖鄉。1958年建立微山島人民公社。1960年合併核算單位,成立微山島人民公社一級核算單位,隸屬微山縣。1967年2月,成立微山島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建立微山島鄉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至今建立微山島鄉人民政府;1985年,設立微山島鄉人民代表大會聯絡辦公室。
1985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南四湖開發現場辦公會,把微山島列為開發建設的重點,鐵塔跨湖輸電工程、電信跨湖通信工程、環島公路、穿山公路、沿湖公路、碼頭、景區、景點等基礎建設工程相繼完成。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微山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微山島被列為重點旅遊區,旅遊業得到突飛猛進地發展。先後修復興建了微子墓景區、目夷園景區、微山湖文化園、張良祠、普渡寺、微山湖抗日英烈紀念園暨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等。當今的微山島已經成為具有較高文化品味,集自然風光、歷史勝跡、革命紀念地以及林、漁、農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島嶼遊覽區與度假修閑地。
現微山湖風景名勝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中國重點紅色旅遊區,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

自然環境


微山島地勢西高東低,形似“山”字,丘陵面積佔70%,最高處海拔91.7米,面積為9.13平方千米。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年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12℃,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林木覆蓋率為46%。茂密的樹木,清新的空氣,宜人的氣候,形成了獨具湖島特色的幽雅環境,因此,島上水果瓜菜品質優,長壽老人較多。
微山島
微山島
微山島在唐代以前是眾多小山組成的低山丘陵,主峰微山,俗稱鳳凰台,海拔91.6米。微山周圍地勢低洼,泗河自北向南流入淮河。自南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黃河屢屢決口泛濫,黃水灌入,形成大面積積水,留城淹沒水下,微山漸次成為島嶼。
每至盛夏,微山湖數百里湖面花團錦簇,荷花飄香。百畝、千畝、萬畝、十萬畝,大小片不等,接天連壤,一派壯觀景色。
這裡,小片荷花略而不計,最壯觀的有3處,微山島西至愛湖這一片荷花,就足有十萬畝,留庄、南陽兩鎮也各有數萬畝。荷花純系野生,有紅、白兩色。紅的嫣然如霞,白的清麗典雅,面積如此之大的荷花盪,非但山東省罕見,乃至全國亦不多見,這確是微山湖的一大奇觀。這與被盛讚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相比,亦有爭勝斗強之概。難怪到這裡觀賞過荷花的遊客們,紛紛要在“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溝歸來不觀水”后,加上“微山湖歸來不賞荷”一句讚譽哪。

出口地區


自1958年即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是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現已出口亞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歐美等20幾個國家和地區。

人文景觀


微山島
微山島
微山島鍾靈毓秀,人文薈萃,自然風光秀麗,是山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被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命名為“天人合一家園”,併入選“中華100大生態親水美景”口碑金榜榜首。每年盛夏,島周圍十萬畝野生荷花連片盛開,蔚為壯觀。
微山島景點示意圖
微山島景點示意圖
微山島歷史悠久,古迹眾多。歷史遺跡有微子墓、漢代張良墓、春秋目夷墓。微山島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是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運河支隊等革命武裝成長的搖籃。坐落在島上的鐵道游擊隊紀念園被命名為“濟寧市愛國主義基地”和“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微山島作為革命老區被列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景區。微山島物產富饒,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譽,有魚類78種,水生植物87種。以微山湖淡水魚為主要原料製作的百餘種湖鮮名吃,如“漂湯魚丸”、“老鱉靠河崖”、“霸王別姬”等更是聞名遐邇。走進微山島漁村,品嘗漁家人親手做的漁家飯菜,盡情領落秀麗的湖光山色,定回讓你流連忘返。
山上的景點還有張良墓、微子墓、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目夷墓等。微山島南附五省通衢的徐州,北與文化重鎮曲阜、鄒城、泰岱佳境一線貫通,東鄰棗莊嶧城萬畝石榴園,西望菏澤牡丹王國。京滬高鐵、京滬鐵路、京台高速、104國道、京杭大運河傍島而過,距濟寧機場100公里,距棗莊西站15公里,距徐州機場50公里,交通便利。
抗日戰爭時期,“鐵道游擊隊”在湖面上與鬼子周旋、戰鬥,使得這個抗日水鄉聞名遐邇,眾所周知。微山島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鐵道游擊隊和微山湖大隊、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蘆盪飛舟,巧設魚鉤陣,扒火車,炸橋樑,湧現出許多可歌泣的英雄事迹,劉知俠的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即取材於此。一曲《微山湖上靜悄悄》使微山島名揚中外。微山島抗日英烈紀念園就是為紀念這些抗日武裝而建立的。分為兩大部分;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和紀念館。紀念碑碑體由帆船、人物形狀組成,其中有三尊銅鑄鐵道游擊隊隊員,有的懷抱琵琶,有的持槍站立,分別位於船頭帆下,意為鐵道游擊隊勝利歸來。給人一種太陽快要落山的安謐氣氛。紀念館採取全景式壁畫、大型雕塑、革命文物、圖片資料、現代數碼,聲、光、電造型藝術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全面展現了當年的戰鬥和生活場景。紀念園現已被命名為濟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主要景點


微子墓
微子墓
微子墓
微子,名啟,是殷帝乙的長子,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孔子及宋襄公之祖。因反對紂王的暴政而出走,周成王時受封於宋,死後葬於宋國留邑(留縣治,今微山島西湖內)東山上,即今微山島上。當前,該墓為山東省重點保護單位。他的後裔,以殷為姓,依墓而居,啟為殷始祖。主建築有正殿,偏殿,碑亭等,已形成了仿古建築群。拜台上方磚鋪地,上置供案寶鼎;正殿內雕樑畫棟,古樸典雅。高 3.5 米的微子塑像栩栩如生給人以撲面古風。微子墓呈圓形,高10米,底徑7.5米。墓前有石碑4幢。墓上翠柏叢叢,滴翠凝綠。
這裡還保存了很多珍貴的碑刻,中間主碑(高2.23米,寬0.88米,厚0.18米)正文為漢丞相匡衡題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寫橫額:“仁參箕比。”語出《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陰有小字,難以辨認,但是價值連城。陵園一隅還醒目地樹立著一塊侵華日軍留下的墓碑,上書“殷微子墓”,“豐田部隊”等字樣。這在全國來說,也是罕見之物。
微山島
微山島
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紀念園: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活躍在微山湖區的鐵道游擊隊於1996年8月建成的,此碑坐落在微山島上,微子墓的東面,由山東省著名黑陶藝人仇志海創作,碑名由已故國家副主席王震提寫。鐵道游擊隊紀念碑設計雄偉壯觀,真實再現了當年鐵道游擊隊抗擊日冠的英勇業跡。鐵道游擊隊紀念碑佔地3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此碑的建成使人們進一步了解歷史,緬懷英雄,勿忘國恥,激勵人們奮發進取
張良墓
微山島
微山島
張良墓,墓形下方上圓,紅黃粘土加鵝卵石塊築成,夯土層次清晰,高15米,長寬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題“漢留侯張良墓”,高1.7米,寬0.9米,厚0.16米。墓東側原有張良祠,“文化大革命”中拆除。留城為張良的封地,世居於此,張良死後葬於此。《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留侯“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閑,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從此處也可看出,張良修道,並未如世人所想象的那樣天馬行空,行蹤無定,至少,漢朝的上層統治者還是掌握他的行蹤的,而且與他的關係也比較融洽。不然,呂后就不會心疼他的行銷骨立,“乃強食之”了。至於“一夜造八百墓”的傳說,如果是真的,那應該是張良防小人盜墓而布下的疑陣,並非怕呂后掘墓而為。而這些疑冢,如果存在,也應該在張良墓附近,不會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古人的交通、通訊並未如今天可以一日千里,相隔幾千里建一處疑冢,豈不等於白忙活?史學家陳澤孝先生也認為,留城縣為張良封地,他雖曾辟穀隱居過,但後來被呂后找到,並“強食之”,估計那時候張良辟穀幾年,身體條件也不允許他再外出雲遊,所以他很有可能歸宿留城並在那兒度過了晚年,死後葬在了山東微山島上。留壩縣張良墓研究所1986年考證,也認為張良墓在山東微山縣境內微山島上,可見微山島上的張良墓應該是真的。
讀過《史記·留侯世家》都知道,張良的封地是留城。據史料載:留城曾是魯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市井儼然,樓舍櫛比,富商大賈、名流顯貴雲集,人、車熙來攘往。至唐以前,這裡一直保持著繁華景象。留城即是今天的微山湖。漢時,微山湖原本是山而並非湖。距今約8億至6億年間,形成中國大陸主體的華北地塊和揚子地塊多次的碰撞,聳立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脈。微山湖便在其中。那時,微山湖山巒疊嶂,岌峰聳峙。然而隨地殼升降變異,這些處於兩大地塊結合部上的危峰峭壁漸漸地沉陷,形成一大奇觀——九十九座錐狀山峰。滄海桑田,千年,萬年,彈指一揮間。似偉丈夫的九十九座山峰,任憑自然修飾、歷史雕琢。自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至明末400餘年間,黃河屢屢決口泛濫南遷,侵奪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洩不暢,淤塞積水,使這九十九座山峰下瀦成湖沼。九十九座山峰經多次的升降和風化剝蝕,已成為大陸丘嶺似的小山峰,至此,留城變成了今天的微山湖。留侯城淹沒水中,雉堞圮毀,藻蔓荇茂。今人湖中泛舟,時或可見城闕遺痕,瀲灧湖心。古時曾有“張良一夜造八百墓”的傳說,這些傳說,因為水淹留城,失去了依據。其實此地的古眆,大多是張良的陵寢,島上的張良墓,當然非贗品假冒。張良墓左原有天齊廟,后毀於民國戰亂。據年長者憶,廟內原有古柏蒼松數十株,皆足合圍,鐘樓角有松抱槐奇樹一株為山中勝景。相傳此樹為明初所生,樹齡有五百多年了,初發時松與槐交頸,久之槐入松抱,松環槐茂,相生相養而為一身兩頸,久而久之也辨不出是松是槐了。
廟內知客堂壁樹石碑四座,碑面滑亮如鏡,稱“透亮碑”,松柏槐影,反射婆娑。至今廟址附近住戶姓張的居多,問之,回答說是張良嫡系後人,世世代代守著先人的陵墓與此,已經一千多年了。
時光荏苒,轉瞬千年。千年後的張良一如當年,沉默而淡然。相對於塵世的喧囂,偌大的張良墓顯得冷清孤寂。墓碑被風雨侵蝕,在時間的無情里變得蒼黃;連綿離披的衰草,發出瑟瑟的聲響。
目夷君墓
微山島
微山島
目夷,字子魚,春秋時宋國人,殷微子的後代。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危,宋襄公曾請求讓位於庶兄目夷,目夷堅辭不受。於是,襄公即位后便任用目夷為左師,讓其主管國家政務。目夷治國有方,故宋國得顯於諸侯。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死,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君位發生內訌。目夷幫助宋襄公聯合曹、衛、邾出兵討伐,並扶持太子昭當了國君(即齊孝公),宋國此舉深受各諸侯國的稱讚。於是,宋襄公便以霸主身份自居起來。後來,宋襄公稱霸中原的野心越來越大。為此,目夷多次勸諫說:宋是小國,想稱霸是很危險的。正做著霸主夢的宋襄公當然不會接受目夷的規勸。結果鹿上之盟以失敗而告終。公元前638年,鄭文公訪問楚國,宋襄公以鄭國從“蠻楚”為借口,決定出兵伐鄭,從而使楚國難堪。目夷對此堅決反對,宋襄公固執地拒絕了目夷的勸阻,出兵伐鄭,卻久攻不克。楚成王聞報大怒,親率大軍直取宋國都城。宋國無奈,被迫撤出圍鄭大軍,回頭堵截楚軍。兩軍在泓水相遇。面對強大的敵軍,宋襄公仍堅持以“仁義”治軍的錯誤路線。當楚兵涉水一半時,目夷請求襄公下令出擊,襄公不許。楚軍渡過泓水,尚未布陣,目夷再請出擊,襄公仍不許,坐失戰機。致使宋軍大敗,全軍覆沒,混戰中襄公身中利箭,幸目夷護衛左右,奮力衝殺,襄公才免於被虜。
微山湖博物館
該館佔地面積8565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共設7個展廳,分別為民俗廳、陶器廳、玉器銅器廳、衡器煙具廳、老相機廳、文玩雜項廳和古油燈展廳,展出了從史前至民國時期的展品近5000件,包括了微山湖漁民傳統生活用品、婚禮器物、貨郎小車、鏢車、織布機及網、箔、鉤、叉等傳統捕魚工具,館內布置了圖版、文字、掛圖等資料。
陳家灣民俗村
陳家灣民俗村即微山島鎮溝北村,解放前村名“陳家灣”,據史料記載本村村民為洪洞縣大槐樹移民至此,陳姓居多,故名“陳家灣”。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慢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半漁半農的生活。目前陳家灣民俗游,利用當地最淳樸的沒有商業開發的本真特色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體驗漁家幹活,跟誰漁民學習各種漁具的製作、使用,吃村裡大娘做的最地道的漁家飯。

交通信息


微山島導遊圖
微山島導遊圖
濟南方面
(一)沿京福104國道南行,經泰安、曲阜、鄒城、滕州、微山至里張阿(旁有一大型旅遊宣傳牌)處—104國道公路里程碑728.9,右轉下國道,行(約1公里)至微湖(塘湖)碼頭。
(二)沿京福高速公路南行,經泰安、滕洲至微山(薛城)出口高速,往微山方向西行(約13公里)左轉入京福104國道,沿國道南行(約24公里)至里張阿(旁有一大型旅遊宣傳牌)處—104國道公路里程碑728.9處右轉下國道,行(約 1公里)至微湖(塘湖)碼頭。
徐州方面
(一)沿京福104國道北行,經銅山、微山縣韓庄鎮至里張阿(旁有一大型旅遊宣傳牌)處—104國道公路里程碑728.9,左轉下國道,行(約1公里)至微湖(塘湖)碼頭。
(二)沿京福高速公路北行,在(棗莊)薛城出口處下高速,往微山方向西行(約13公里)左轉入京福104國道,沿國道南行(約24公里)至里張阿(旁有一大型旅遊宣傳牌)處—104國道公路里程碑728.9,右轉下國道,行(約1公里)至微 湖(塘湖)碼頭。
火車
棗莊西站(原薛城站,位於棗莊市薛城區)下車:
(一)在火車站往東汽車站乘汽車至微山汽車站,換乘至微湖(塘湖)碼頭的汽車。
(二)在薛城汽車站乘薛城至韓庄的汽車在里張阿(旁有一大型旅遊宣傳牌)處下車,
換乘三輪車至微湖(塘湖)碼頭。
渡船
微山島
微山島
輪渡營運時間:每天早6:00 至晚6:00 雙向對開20分鐘一班
○ 轎車50 元/輛(含往返,乘客免票)
○ 麵包車60元/輛(含往返,乘客免票)
○ 中巴車(20座以下)150元/ 輛(含往返,乘客免票)
○ 大巴車(30 座以下)260元/輛(含往返,乘客免票)
○ 大巴車(30座以上)400元/輛(含往返,乘客免票)
○ 遊客2元/單程
濟南至微湖(塘湖)碼頭:276公里
徐州至微湖(塘湖)碼頭:55公里
薛城至微湖(塘湖)碼頭:15公里
微山汽車站至微湖(塘湖)碼頭:25公里
薛城汽車站至微山汽車站:1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