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基本粒子的結果 展開

基本粒子

德國2006年奧斯卡·羅勒執導電影

《基本粒子》改編自法國作家 的同名暢銷小說,探討了美國式文明,特別是性解放觀念在法國的興起和衰落,預示了現代文明的末路混亂之勢,很富社會思辨性。是德國知名導演奧斯卡·羅勒的作品,其代表作有《無處可去》、《求愛三兄弟》、《焦慮》等,其中《焦慮》曾入圍過2003年的金獎。《基本粒子》還是《羅拉快跑》的男女主演莫里茲·布雷多弗蘭卡·波坦特的再次聚首,莫里茲·布雷多扮演的是布魯諾,弗蘭卡·波坦特則扮演了女主人公:誤入歧途的淳樸少女安娜貝爾。

劇情簡介


邁克爾和布魯諾是一對同母異父的兄弟,因為他們的母親曾是60年代 性解放的信奉者,於是母親的放浪形骸對兄弟倆的性格也造成了深重影響,而邁克爾與布魯諾完全相悖。邁克爾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專註於基因實驗,對女人視若不見。布魯諾是一位外表迷人的學校教師,卻沉浸於迷亂的欲求之中,甚至對15歲大的女學生都不肯放過,愛情隔絕於他的身心之外。
布魯諾的玩世不恭事出有因,年少時他曾同母親有過不倫之戀,一隻貓咪目睹了兩人的交歡並破壞了布魯諾的高潮快感,布魯諾一氣之下竟殘忍的殺死了貓咪。此後的他一直在風塵女子的軀體上尋求滿足,直到邂逅 了克里斯蒂娜,即使兩人以性開始,但布魯諾還是感知到愛的存在。
同時,邁克爾也遇到了自己童年的夢中情人安娜貝爾,並且兩人順理成章的開始相戀。然而世事難料,懷孕后的安娜貝爾因患有重病,必須墮胎並切除子宮;而克里斯蒂娜也因突發骨病而雙腿癱瘓,布魯諾雖然不離不棄,可仍無法阻止克里斯蒂娜離開人世,深受打擊的布魯諾精神崩潰,只能在瘋人院中了卻餘生……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莫里茲·布雷多Moritz BleibtreuBruno
弗蘭卡·波坦特Franka PotenteAnnabelle
馬蒂娜·戈黛特Martina GedeckChristiane
克里斯蒂安·烏蒙Christian UlmenMichael
尼娜·霍斯Nina HossJane
Uwe OchsenknechtBrunos Vater
Ulrike KrienerAnnabelles Mutter
賈思敏·塔巴塔拜Jasmin TabatabaiYogini
赫伯特·奈普Herbert KnaupSollers
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Michael jung
Hermann BeyerAnnabelles Vater
Simon BoerJanes Lover
Tigan CeesayBen
Rüdiger KlinkUwe
Eva-Maria KurzHippieweib
Tyra MisouxKellnerin Swinger Club
安妮特·雷恩伯格Annett RennebergSchwester Klara
Birgit SteinAnne
詹妮弗·利奇Jennifer UlrichJohanna
Deborah KaufmannHannelore
Thorsten MertenHubert
Shaun LawtonWalser
Katharina PalmSchwester Clara
Franziska SchlattnerEllen
Jelena WeberAnnabelle - jung
英格博格·韋斯特法爾Ingeborg WestphalAlte Hippiefrau
Thomas DrechselBruno (jung)
Simon NewbyHammet
Susanne KreckelKate
Dieter BachKates Lover
Reiner HeiseForscher 1
Christian SchmidtForscher 2
Thomas HuberForscher 4
Bernd StempelMann Plattenbausieldung
Joachim KretzerChristoffersen
Hussi KutlucanItaliener
威爾弗萊德·霍赫霍丁格Wilfried HochholdingerKrankenhausarzt
Simon LichtKursleiter
Uwe Dag BerlinArzt Annabelle
Bernd Blode;Rüdiger Kühmstedt;Wandlungsfreak
Jan BothPatient Notaufnahme
Aron EloyReisender
Robert MansfeldSwinger
MichaelSwingerclub-Kerl (as Michael Zühlke)
Miroslav ScholtyssekSchüler Klassenzimmer
Angelika SperlingStrandbesucherin (uncredited)

職員表


導演奧斯卡·羅勒Oskar Roehler
編劇米歇爾·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奧斯卡·羅勒Oskar Roehler
製作人Oliver Berben、伯納德·艾辛格Bernd Eichinger、David Groenewold、Tatjana Jakovleski、Bernhard Thür
配樂Martin Todsharow
攝影Carl-Friedrich Koschnick
剪輯Peter R. Adam
選角導演An Dorthe Braker
藝術指導Ingrid Henn
服裝設計Esther Walz
副導演(助理)Christian Hoy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Medienfonds GFP [德國]
基本粒子劇照
基本粒子劇照
發行公司
第一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First Distributors (H.K.) Ltd. [香港] (2006) (Hong Kong) (all media)
Cinemien [荷蘭]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Constantin Film [德國] (2006) (Germany) (theatrical)
Hollywood Classic Entertainment [捷克] (2006)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Lucky Red [義大利] (2006) (Italy) (theatrical)
Momentum Pictures [英國] (2006) (UK) (all media)
Rialto Film AG [瑞士]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TFM Distribution [法國] (2006) (France) (theatrical)
其它公司
Medienboard Berlin-Brandenburg [德國] funding
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英文名上映時間(備註)
德國Germany2006年2月12日
德國Germany2006年2月23日
奧地利Austria2006年2月24日
義大利Italy2006年3月31日
瑞士Switzerland2006年4月6日
義大利Italy2006年4月21日
羅馬尼亞Romania2006年6月7日
英國UK2006年7月7日
英國UK2006年7月14日
瑞士Switzerland2006年8月30日
法國France2006年8月30日
比利時Belgium2006年9月13日
荷蘭Netherlands2006年9月18日
荷蘭Netherlands2006年10月5日
西班牙Spain2006年10月6日
加拿大Canada2006年10月7日
瑞典Sweden2006年10月13日
斯洛維尼亞Slovenia2006年10月26日
捷克Czech Republic2006年11月9日
波蘭Poland2006年11月24日
愛沙尼亞Estonia2006年12月8日
日本Japan2007年3月24日
匈牙利Hungary2007年4月12日
土耳其Turkey2007年5月4日

幕後製作


系出名門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米歇爾·烏埃勒貝克1998年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可以說,米歇爾·烏埃勒貝克是當今法國文壇在世界最具影響的文學名家,他的作品早已成為出版社競相爭搶的搖錢樹,而其囊括的獎項更是不勝枚舉。
米歇爾·烏埃勒貝克於1958年2月26日出生在留尼汪島,父親是高山嚮導,母親是麻醉師。6歲時,他被交給祖母撫養,身為共產主義者的祖母給他取了化名似的名字“米歇爾”。年幼時,米歇爾就具有超越年齡的思考和判斷力,同學們稱他為“愛因斯坦”。
17歲的米歇爾考入高等農業學校,1980年,他拿到了農機工程師的學位,並結婚成家。可隨著兒子的出生和漫長失業生涯的延續,他的婚姻也畫上了句號,沉重的打擊甚至讓他住進了精神病院。
米歇爾的文學之路從20歲時拉開序幕,他開始寫詩,1985年,他遇到了《新法蘭西文學評論》的主編米歇爾·布爾多,第一次發表了自己的詩歌,並和布爾多結下了深厚的友情。1991年,米歇爾出版了關於美國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傳記,14年後,英文版面世,史蒂芬·金為此書作序。
米歇爾曾進入國民議會大廈任行政秘書,但很快離開。1992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獲Tristan Tzara獎。1994年,他推出了自己的小說處女作《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tte》,1999年,這本小說被搬上大銀幕。1996年,他的第二本詩集獲得了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花神獎。兩年後,他的作品合集再獲國家文學新秀大獎,第二本小說《基本粒子》被譯成25種文字出版,並獲Novembre獎。此後,米歇爾前往愛爾蘭和西班牙繼續創作,2005年的《La possibilité d'une île》成為聯盟獎的得主。
德國全明星陣容
本片導演奧斯卡·羅勒從影不過10餘年,但他的作品雖大多名不見經傳,卻很受各種大小電影節的關注。1997年的《Silvester Countdown》在慕尼黑電影節獲獎;2000年的《無家可歸》(Unberührbare, Die)又分別在烏拉圭、鹿特丹、邁阿密和伊斯坦布爾等電影節連連奪獎;2003年的《焦慮》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2004年的《求愛三兄弟》(Agnes und seine Brüder)在巴伐利亞電影節摘走最佳劇本獎。他出身文學家庭,年輕時輾轉於倫敦、羅馬和紐倫堡,曾從事記者、編劇和小說作家,他與眾不同的影片風格與其文學底蘊和劇本特色密不可分。
《基本粒子》獲2002年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扮演布魯諾的德國演員莫里茨·布萊特魯繼2001年以《死亡實驗》稱雄德國影壇之後,終於成為國際影帝。而扮演安娜貝爾的正是同他一起主演《羅拉快跑》的弗蘭卡·波坦特。
在製片人中,伯恩德·伊辛格位居首席,他的成功作品包括《神奇四俠》、《生化危機》和《帝國陷落》等。

幕後花絮


·對於這部充滿沉重內涵的黑色小說,導演奧斯卡·羅勒用了3年時間才完成劇本改編。
·莫里茨·布萊特魯最初不想接受布魯諾的角色,因為與他在《求愛三兄弟》中的角色過於相近,但最終,只有布魯諾最適合莫里茨。
·在同米歇爾·烏埃勒貝克會面之前,一直是其經紀人負責同影片製片人進行磋商,時間長達1年半之久。

影片評價


一句話評論
米歇爾·烏埃勒貝克的小說本來不適合拍成電影,但德國導演奧斯卡·羅勒的努力讓人稱道。
《基本粒子》改編自法國作家米歇爾·烏艾爾貝克的同名暢銷小說,影片主角是一對同父異母的兄弟米歇爾和布魯諾,他們的性格和命運都截然不同:分子生物學家米歇爾出於對人類世界和社會現實的失望,研究和創造了人類無性繁殖的理論,導致了現有人類的滅亡和新人類的誕生,而放浪形骸的浪子布魯諾作為70年代性解放潮流的代表,最後進了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