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硯涼心

冷硯涼心

《冷硯涼心》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簡介


9年前,一部電視劇作品《神探狄仁傑》,紅遍大江南北。
9年後,少女寫手陳思瑤,以《冷硯涼心》再續大唐神探傳奇謎案。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一個盛世大唐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作品介紹


作 者:陳思瑤
責任編輯:龐觀
責任校對:韓國瑤
裝幀設計:史國慶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3月
《冷硯涼心》
《冷硯涼心》
版 次:2012年3月第一版
頁 數:218
字 數:259千
開 本:720×980 16開
I S B N :978-7-5063-5206-2
包 裝:平裝
印刷:北京市京津彩印有限公司
定價:29元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姓名:陳思瑤
作者陳思瑤
作者陳思瑤
筆名:千絲飄絮
英文名:Jasmine Rain
出生日:1994年10月
出生地點:黑龍江齊齊哈爾
現居地:黑龍江齊齊哈爾
星座:天蠍座
血型:O型血
經歷
(2000-2006)就讀於齊齊哈爾市東亞一小(現民意小學)
(2006-2010)就讀於齊齊哈爾市第28中學
(2010-如今)就讀於齊齊哈爾市第一中學
現為中國少年作家班學員、中國少年作家學會會員
代表作品
長篇:
《冷硯涼心》
短篇:
散文《浮生》等
雜文《擱淺的鶴魂》等
小說《霜降》等

內容簡介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殺戮
這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漩渦
宦海沉浮兩朝老臣如何撥雲見日
辛酸血淚蘊含的痛楚又有誰人知
恩怨情仇交織成一曲盛世輓歌
冷的不僅是硯,涼的不僅是心

主要人物


狄仁傑·
李元芳
狄如燕
上官凌霜
武則天
許若襟
尹燕雲衫
上官憶兒
司馬靈袖

圖書目錄


楔子
第一章 風起微涼
第二章 私訪疑雲
第三章 暗夜玄機
第四章 初現錦盒
第五章 仵作之謎
第六章 敲山震虎
第七章 客棧驚變
第八章 引蛇出洞
第九章 微服牟平
第十章 暗訪發現
第十一章 懲治凌彪
第十二章 為民除害
第十三章 錯綜複雜
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章 縣衙有鬼
第十六章 為人所迫
第十七章 替賊效命
第十八章 又死一人
第十九章 夜探醉花
第二十章 誤入陷阱
第二十一章 風雨來襲
第二十二章 她有故事
第二十三章 她的秘密
第二十四章 要開戰了
第二十五章 泣血荊棘
第二十六章 歙州十月
第二十七章 七星玄機
第二十八章 歙硯玄機
第二十九章 一波又起
第三十章 詩里乾坤
第三十一章 婚宴風波
第三十二章 恰似歸鴻
第三十三章 化險為夷
第三十四章 桑之落矣
第三十五章 歸鴻易主
第三十六章 再次病發
第三十七章 喋血玉羅
第三十八章 又現血雁
第三十九章 密室之謎
第四十章 新的發現

圖書摘錄


楔子
牟平古城,縣衙。
一個留著花白鬍子的人,一手握著一隻精緻的紫砂茶壺,另一隻手撫著一卷青皮文書,坐在一隻雕花的紅木圓椅上,一動不動,好像在思考著什麼。
夜色漸濃,縣衙的長廊里寂寞而冷清,還夾雜著一點鬼魅般的氣息。
一個人輕輕推開房門朝那個端坐在紅木圓椅上的男子呼喊:“龍縣令,剛才……”話到一半,驀然驚覺屋中出奇的靜,靜得不正常,於是走上前去,只看了一眼,就嚇得面如死灰,大喊:“快來人哪!快來人哪,龍縣令他,他……”一口氣兒沒捯過來,也昏了過去。
陰風陣陣,樹葉翻飛,淹沒了那人的呼喊,沒有人清楚,在這間屋子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牟平,如意大街。
如此寂靜的深夜,街邊的店鋪早已是打烊上板,只有幾零零星星的幾家夜店還投射著若有若無的光,微光如豆,實在是不惹人眼。
忽而,街西的一座瓊樓上,一扇木窗輕輕的被推開。一個暗黑色的身影探窗而出,只見得皓腕一抖,一隻雪白的信鴿脫手而出,“撲稜稜”的飛翔黑色夜空的深處。黑影見信鴿飛遠,旋即掩好了木窗。一切又恢復了平靜,彷彿適才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只能影影綽綽的見得那瓊樓的匾額上寫著三個大字:
“醉花樓”
第一章 風起微涼
“臣狄仁傑、李元芳、曾泰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一個冷冽卻不讓人感到十分寒冷的聲音響起,說話的正是坐在御座上那威儀的武則天。
“懷英啊!此次堪破鹽案,一舉擒獲逆賊,令淮北百姓重新吃到了平價鹽,你功不可沒呀!”
“此乃臣應盡之責,若臣不能為民除害,臣豈不是枉披了這身銀青袍服?”
“可若天下為人父母官者,都能如懷英一樣恪盡職守,這國家天下之事又何必讓朕如此勞心呢?”武皇搖了搖了頭,一臉的無奈。
聞聽此言,狄仁傑詫異,半晌,小心翼翼的問:“陛下,難不成又有了什麼事端?”
“你這老狐狸,難不成朕的什麼事都逃不過你的眼晴?”武則天微慍。
“臣不敢妄自揣度聖意,只是國事繁重,老臣還是希望陛下以龍體為要啊!”
“也罷,朕不妨就告訴你,這次出事的地方是洛陽。”
“什麼,竟然是天子腳下?”李元芳按捺不住,問道。狄仁傑擺擺手,示意李元芳先不要追問。
“不錯,正是朕腳下的神都洛陽。”武皇像自顧自的說話,又像在回答李元芳。“戶部度支郎中龍驚武於兩日前捲走戶部庫銀三十萬兩,攜款潛逃了。”
“三十萬兩?”狄仁傑和李元芳不約而同的問道。
“是啊!這龍驚武算得一手好帳,儘管參加科舉考試名次僅為三十八名,朕還是破例把他留在了戶部,還授他了一個度支郎中的官職。唉,想不到,朕是養虎為患哪!”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狄仁傑低著頭,小心翼翼的詢問。
“你我君臣之間何來這般客套?但講無妨!”
“臣是想問,是何人向陛下奏稟龍大人攜款私逃的?”
“懷英,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陛下,您還記得江淮案初始之時嗎?揚州刺史崔亮上報說水部郎中李翰大人收受賄銀二十萬兩,陛下也是龍顏大怒。可後來卻察實是崔亮的誣告,李翰不僅沒有受賄,還因清廉丟了性命。臣在想,會不會是有人惡意陷龍大人呢?”
“原來是這樣”,武皇若有所思的說“奏稟龍驚武攜款私逃的,是刑部侍郎鄭示忠。”
“哦?這官員貪贓枉法之事,通常是由戶部官員奏稟,最多也只牽涉到吏部,怎麼這次竟是刑部官員來報?”狄仁傑暗自思忖道。
“陛下,吏部尚書喬恩德求見。”一個侍女清脆的聲音打斷了狄仁傑的思緒。
“叫他進來!懷英啊,你三人先到御書房侯著吧!”“是,臣這就去。”
“臣喬恩德參見陛下。”“哦,喬愛卿,今日來得如此匆忙,所為何事?”
“登州刺史凌維六百里加急傳書吏部。牟平縣令龍驚文於四日前在牟平縣衙中離奇死去。”
“死因察到了嗎?”
“文書中說,據仵作驗屍結果表明,龍縣令是中毒身亡。”
“龍縣令可有妻室?”
“沒有妻室。倒是有一個弟弟在戶部為官,叫龍驚武。可微臣去了一趟戶部,戶部的人告訴臣,龍驚武貪污國庫庫銀三十萬兩攜款潛逃了。微臣認為此事之中定有蹊蹺,於是特來向陛下奏稟。”
“哦,朕知道了,你先退吧,下去之後,把吏部所有有關於龍氏兄弟的官檔調出來,清點一下,呈給朕。”
“是,臣這就去辦。”
御書房。
“懷英啊!”狄仁傑轉過頭,見是武則天。“陛下,這吏部的喬大人,又是為了龍大人攜款私逃一事而來吧!”
“朕說你是老狐狸,還真是不假,不過,這次,你只猜對了一半。”
“噢?”狄仁傑捋了捋他的美須“臣愚鈍,不懂陛下之意。”
登州下轄的牟平縣縣令在任上離奇死去,你可知這縣令是何許人?”
“臣雖不知這牟平令為何人,但陛下如此問臣,臣想定與龍驚武有關聯吧!”
“真是什麼事兒都瞞不過你狄懷英呀!不錯,這死去的牟平令正是龍驚武的兄長龍驚文。”
“陛下,臣還有一個疑問,這龍大人攜款私逃一事,為何事刑部官員來報?”
“哦,是這樣的。戶部尚書鄭昌現抱恙在身,朕念其忠勤國事,兢兢業業,特准其以原職致仕,而戶部的主要工作,就交給鄭大人的內侄,也就是刑部侍郎鄭示忠來打理。”
“原來是這樣。鄭示忠,示忠,示忠。”狄仁傑反反覆復地念叨著這個名字。
“怎麼了懷英,難不成你還有什麼疑問?”
“噢,沒有陛下,臣只是覺得這名字不錯。”
“嗯,卻是不假。鄭大人沒有兒子,所以自然對這個唯一的侄子充滿希冀,叫‘示忠’嘛,也就不足為奇了。懷英啊!”
“臣在。”
“朕想,讓你去一趟登州。”
“去登州?”
“是啊!朕隱隱覺得,龍氏兄弟哥死弟逃不過是一個開始,以後還會有更大的變數。只是朕一想到你又不能回并州老家休養,就覺得心中有愧呀!”
“外赴查案本是臣使職當為,陛下不必有愧。臣請陛下即刻擬旨,臣明日就起程前往登州。”
“好,那朕就封你為河南道黜置大使,兼河南道安撫經略使,提調河南一帶一切軍政要務,察查疑案,整飭吏治民生,並授你便宜行事之權,明日起程,不得遷延。”
“臣領旨謝恩。”
“李元芳。”
“臣在。”李元芳應道。
“你忠勤國事,屢建奇勛,此番狄公出任河南,朕仍任你為檢校千牛衛將軍,統領狄懷英麾下千牛衛,為衛隊長,輔助狄公查查疑案。”
“臣遵旨。”
“曾泰,你是懷英的學生,多次隨他堪破奇案,理應嘉獎,現封你為河南都察使,隨侍狄懷英。牟平縣令龍驚文在任上亡故,朕恐牟平已是人心惶惶,一縣不可無父母官,而登州水下又有暗涌,朕恐旁人無以為措,就由你代為牟平縣令,雖品級不及刺史,然而勤政愛民,足以安撫一方百姓。朕望爾可不負皇恩,擔此重任。”
“臣曾泰領旨,謝陛下信託之恩。”
狄府。
狄仁傑三人從上陽宮回來,剛進府,狄春就跑了過來,喘的上氣不接下氣:“老、老爺。”
“你這小廝,又怎麼啦,大白天的,難不成是撞到鬼了?”狄仁傑打趣道。
“不、不是,不是鬼,是人。老爺,您、您猜誰來了?”
“狄春,這無頭無腦的,你讓大人怎麼猜呀!”李元芳嗔怪道。
“嗯,我看你這般激動,八成是如燕來了吧!”
“如燕?”李元芳和曾泰異口同聲的問道。
“都說老爺是神人,可依小的看,老爺不是神人,是神仙。不錯,是小姐從并州回來了。”
“哦,在哪兒呢?”
“小的讓丫鬟們把小姐原來住的屋子收拾了一下,小姐現在在她房裡。”
“走,元芳,我們去看看。”狄仁傑瞟了李元芳一眼,元芳一下子臉紅了。
“如燕!”狄仁傑帶著李元芳和曾泰徑直去了如燕的房間。
如燕打開門:“元芳、叔父、曾叔叔,你們回來啦!”
“如燕,你怎麼從并州跑來了?也不先告訴我們一聲?”狄仁傑責備道,之後又半開玩笑似的說:“是不是想元芳了才回來的?”
“叔父!”如燕一臉的嬌羞,“誰想他呀!一個大棒槌!”嘴上這麼說著,可眼睛還是忍不住往元芳那兒瞟了幾眼。斜視中,與元芳殷切的目光相碰,會心的笑了。“叔父,你們這次回來,還走嗎?”如燕急急地詢問。
“走,明天就走。”
“啊,叔父,小女跟你商量個事行不?”如燕先是一驚,眼珠一轉馬上來了主意。
“你是不是想說要跟我們一起走?”狄仁傑笑笑,馬上又恢復了嚴肅“不行,現在牟平很亂,你一個女孩子家,雖然武功也不差,但還是不要瞎跑了。”
“叔父,小女我可以給您解悶兒,說不定還可以幫您分析案情呢!”
“唉,你呀,就是長不大,連說的話都跟在崇州那會兒一模一樣。”
“但是身份不一樣啊!”如燕打斷了狄仁傑的話,搶著說道:“叔父,那時候您不帶我是因為我是蘇顯兒,可現在我是狄如燕,您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也罷,去就去吧,要不然啊,你是不是又要留書出走了呀?”聞聽此言,李元芳和曾泰哈哈大笑。“如燕啊,這樣,你先準備一下行裝,我帶著元芳、曾泰出去一下。”
“嗯,叔父。”如燕爽快的答道。

書評


評本書人物許若襟
心事莫將和淚滴
--許若襟文評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引
初次見你,是在喧鬧的街市上,你倉皇回首,留給眾人一個美得令人止不驚嘆憐惜的側影。
你明知你心太軟,明知你無法抵抗如燕那親姐妹般的關懷與信任,卻仍是咬緊牙關去完成任務,你一力承擔了表姐對你的質疑與訓斥,一力承擔了如燕對你的失望和絕情,在兩人間的夾縫裡,你點是心懷愧疚、舉棋不定。你的軟弱、你的多情,註定了這是一場悲劇。
當你撲向刀尖時,你的心應當是無限欣慰的吧,你終於解脫了,雖說有些對不住表姐,但你終於順從自己的心,珍藏了那一抹難得的溫情。
我想,你應是不曾怨過表姐吧,因為她有自己的國讎家恨,她有自己不能甩掉的使命;你也應是不曾怨過如燕吧,因為你知道她不曾真的恨過你,她就是這麼嘴硬心軟。所以,你死得心甘情願、死得別無所求。瞧,你就是這麼善角人意,你就像你口中的荊棘鳥,是那樣的悲和,那樣的果決,明明知道眼前的是一條不歸路,卻依然奮不顧身要走下去。
斜亭燕舞鶯啼柳,
春色依舊花含羞。
荊棘何苦聲歌盡,
亂世桃花逐水流。
我想,如果你冷情一些,你是不是仍舊做你的二小姐,活得好好的?
但是沒有如果,你就是那般可愛,就是那般無可替代,所以,寄希望於來世吧,希望來世你能夠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大家閨秀,順遂你的心意,去吟詩、去吹笛,去過你想要的人生。
評本書人物尹燕雲衫
當年拚卻醉顏紅
--尹燕雲衫文評
淚咽更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前夜雨鈴。
--引
痴心是毒,需得二人同時飲下方有可能平安無事,若只有一人飲下,那就是斷腸毒藥。
相思是病,可以讓紅顏白髮,錦繡成灰、韶華不再。
衫兒,你是何時中了這痴心的毒?是“倚門回首,卻抱青梅嗅”的少女時代?還是青梅竹馬的無猜情懷?
可是,那都已是過去,你為了心中的那個人,你不惜墮入青樓,化身成口蜜腹劍的殺手,以色侍人,由一個名門閨秀變成一個招之即來的風塵女子,此時的你仍舊無怨無悔,我不懂,我真的不懂,究竟是多深的情,才能讓你如此心甘情願,心甘情願地成為他手中控制局面的棋子,心甘情願地成為他手上換得利益的籌碼?你眼睜睜看著自己潔凈的衣袍上沾滿灰塵,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纖纖的十指上沾滿鮮血,為了他,你不曾後退,一路勇往直前,卻在最後被他親手毒殺,當你氣息奄奄時,你究竟想的是什麼呢?是悔不當初,還是依舊無悔?
你明知他已越走越遠,追逐著利益與你背道而馳,你明知你二人已不復當初,明知他只是在利用你,明知他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溫言軟語的少年郎,卻仍是麻痹自己,任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毀滅。
你就像一隻撲火的飛蛾,明知等待著你的是灰飛煙滅,卻仍是撲向那僅存的明亮與溫暖,衫兒,我是該說你傻,還是說你痴呢?
毒還在發作,但我知道你已死了,你的心已死了,萬念俱灰。
再見你,已是青燈古佛前,你已再無力、也無心去奮不顧身愛一個人了,唯有萬卷經書陪伴你,直至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