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廠河鎮

湖北省松滋市轄鎮

紙廠河鎮,位於湖北省松滋市東南邊陲,地處危河流域松滋段末端,版土面積109平方公里,境內有松滋市第二大淡水湖——王家大湖,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40070人,是一個集工業、水產、商貿於一體的充滿活力的新興小城鎮。紙廠河鎮歷史悠久,七十年代在桂花樹出土新石器時代石斧、石刀等文物,距今約有5000多年,被列為省級文明保護單位,1930年在紙廠河鎮金雞山暴發了工農革命武裝鬥爭,革命戰爭時期徐向前元帥夫人黃傑同志在此成立了松滋縣第一個黨支部,隨後又成立了松滋縣工農自衛大隊,紙廠河鎮由此成為全省302個重點革命老區鄉鎮之一。

歷史沿革


鎮因駐地而得名。1950年屬松滋縣第六區。1958年為青龍、上陳、水府、紙河4個管理區,屬洈水公社。1959年改為青龍、上陳、水府、紙河4個公社。1970年,青龍、上陳、水府3個公社合併為上陳公社;紙河公社與新開墾出來的王家大湖合併為紙河公社,屬楊林市區。1974年冬,紙河公社和新墾湖區組成王家大湖公社,年底併入上陳公社,1975年改稱王家大湖公社。1984年改為紙廠河鎮、上陳鄉、水府鄉,屬楊林市區。1987年12月撤區並鄉,合併設立縣轄紙廠河鎮。
1996年,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4.3萬人,轄陳家場、肖家沖、十字嶺、三崗、蔡家橋、楊家崗、金雞山、裴家河、火聯崗、高家灘、萬伏、城址山、官堰坪、飛仙觀、上紙廠河、下紙廠河、同德垸、重樹、大湖、大溝口、桂花樹、群建、金羊山等23個行政村和紙廠河一居、二居、三居、斷山4個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紙廠河,人口39640人,面積106平方千米,轄紙廠河、金羊山2個居委會和陳家場、三崗、十字嶺、肖家沖、蔡家橋、楊家崗、金雞山、火聯崗、裴家河、高家灘、城址山、萬伏、官堰坪、飛仙觀、同德垸、紙廠河、潘家堤、重陽樹、大湖、大溝口、桂花樹、群建22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43198人,轄紙廠河、紙金2個居委會和陳家場、蔡家橋、裴家河、官堰坪、三崗、十字嶺、金雞山、城址山、大湖、萬福、紙廠河、大溝口12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松滋市轄鎮。面積1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995人(2010年六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紙廠河。
紙廠河鎮
紙廠河鎮

自然資源


農產品資源豐富。境內有馬放坪萬畝國家優質糧生產基地,兩個三元雜交豬養殖專業村,糧、棉、油、豬產品豐富。水產養殖面積15000畝,魚、蟹、蝦、鱉、鱔等水產品暢銷鄂湘兩省。2萬噸柑桔暢達九省區。工業獨樹一幟。紙廠河造紙業起源於宋代,歷史悠久,技術精湛,王家大湖紙業有限公司是國家中型企業,年創利稅500萬元,為松滋市造紙行業龍頭。
區位優勢明顯。紙廠河交通便利,通訊快捷,能源充足,村村通水泥硬道,有線電視、無繩固定電話網路輻射紙廠河鎮,群眾吃的是自來水,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沼氣,看的是有線電視,種的是優質稻,與血吸蟲隔絕,田成方、樹成行、橋涵閘配套,旱澇保收。

行政區劃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421087109001121紙金居委會
421087109200122陳家場村
421087109201122三崗村
421087109202122十字嶺村
421087109203122蔡家橋村
421087109204122金雞山村
421087109205122裴家河村
421087109206121萬福村
421087109207121城址山村
421087109208121官堰坪村
421087109209112紙廠河村
421087109210121大湖村
421087109211112大溝口村
421087109500123松滋市王家大湖原種場
421087109501123松滋市金桂農業有限公司
421087109502123松滋市大湖水產養殖場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9562
20272
19290
家庭戶戶數10711
家庭戶總人口(總)36403
家庭戶男18737
家庭戶女17666
0-14歲(總)8218
0-14歲男4201
0-14歲女4017
15-64歲(總)28300
15-64歲男14687
15-64歲女13613
65歲及以上(總)3044
65歲及以上男1384
65歲及以上女166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8216

政治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萬江華,主持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周小波,主持政府工作。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譚雲,主管黨委日常工作、經濟工作,聯繫政協工作,分管紀檢、政法、綜治信訪維穩、工業經濟、招商引資、農業農村、新農村建設、民政、扶貧、科技、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電力工作。
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趙東紅,主管政府日常工作。分管財政、保險、金融、計劃、統計、審計、商務、勞動保障、機關事務、便民服務中心、人口和計劃生育、老促會工作,聯繫市直企業。
黨委組織統戰委員、副鎮長:毛婷婷,分管組織、統戰、人事、老乾、民族宗教、城建、國土、工商聯工作。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羅敬平,負責武裝工作,服務市級重點工程建設。
黨委委員、黨政綜合辦主任、團委書記:裴敏,分管群團、黨政辦、宣傳、文化、教育、廣播電視、郵政、電信工作。
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彭志明,分管政法、綜治信訪維穩、社會治安工作。
人大副主席、正科級幹事:黃澤生,主管人大主席團日常工作。負責交通、生豬屠宰工作。
正科級助理:李文全,分管農業農村、水利、血防工作。
正科級幹事,兼任城建辦主任:盧燕河,分管城建工作,負責便民服務中心、集鎮建設及保潔工作(包括裴家河、斷山集鎮)。
副科級幹事,兼任綜治辦主任:鄔運早,負責綜治維穩、政法、煙草、工會工作。
副科級幹事:張小松,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工作。

思想建設

一是抓學習。要求每名機關幹部和單位負責人每季度學習一本書,並在機關幹部學習例會上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二是抓治理“四風”。由鎮紀委對“四風”進行嚴格查處,杜絕會議無故缺席、上班時間不堅守崗位、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的現象。
是改善善環境。對鎮機關進行小型維修,改善辦公環境,並將工作重點放到對集鎮交通、衛生環境大整治上,通過清理垃圾、道路兩旁除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五是抓建章立制。加強了機關管理制度、支部書記考核等制度建設,此外在機關內實行上下班簽到制,每周安排一名黨委成員為值周領導,外出辦事、開會需說明去向;並定期召開黨委成員工作例會,總結上月工作,安排當月工作重點,確保工作有方向、有部署。

經濟


投資環境

紙廠河鎮
紙廠河鎮
1、水產資源豐富:紙廠河鎮境內河、溝、渠縱橫交錯,塘、池、湖、庫星羅棋布,現有水域面積15000畝,其中大小湖泊水庫6000畝,精養漁池6000畝,塘堰3000畝,可供養殖面積12000畝,已養水面10000畝。紙廠河鎮現有低湖田16000畝,龍蝦養殖蓬勃發展,水域水質優良,水溫適中,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天然經濟魚類品種繁多。現年捕撈產量已突破10000噸,其中:魚類9000噸(青草魚3600噸,鰱鱅魚3400噸,鯉魚800噸,鯽魚1000噸,美國斑點叉尾鮰100噸,團頭魴100噸)、河蟹100噸,甲魚100噸,大口鯰50噸,龍蝦1000噸,黃鱔200噸,水產產業已成為紙廠河鎮一大支柱產業,並確認為無污染、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公安縣獅子口鎮與紙廠河鎮同屬王家大湖垸,水域資源豐富,養殖水面達1.4萬畝。湖南澧縣是湘鄂邊界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距離紙廠河鎮僅30分鐘的車程。
2、水陸交通便利:紙廠河鎮地處鄂西南長江中游、危水河畔王家大湖之濱,境內交通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水泥路網達50餘公里,省道紅東公路橫穿而過,距207國道15公里、荊東高速公路章庄鋪入口15公里、枝柳鐵路松滋火車站30公里、距宜黃高速公路入口和松滋口碼頭僅半小時車程,交通十分便利。
3、電力資源充沛:紙廠河鎮境內有35KV的金羊山變電站1座,自2006年起,石牌水電站發電併網進入金羊山變電站,能夠確保電力供應。電力價格分時段計量。
紙廠河鎮
紙廠河鎮
4、產業基礎厚實:水產品加工企業是解決漁民賣魚難和增收難,幫助漁民增收和提高水產品品位的項目,系國家支持和扶持的優勢產業,建成后不但幫助了紙廠河鎮漁民增收,而且能成為輻射松滋、公安、湖南澧縣兩省三縣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紙廠河鎮政府積極推廣蝦稻連作模式,大力發展龍蝦放養,確保蝦稻連作面積達到10000畝,全面推廣美國斑點叉尾鮰養殖。
5、品位十分獨特:紙廠河鎮王家大湖垸繫上世紀70年代圍墾而成,土壤有機質豐富,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備龍蝦、淡水魚天然養殖的條件,氯元素在標準範圍之內。龍蝦、淡水魚口感好,味道美。
6、投資環境寬鬆:
(1)除土地、電力費用外,其它建設過程中的規費由鎮政府負責協調,按最低標準收取(其中中介服務費按最低標準的1/3收取)。
(2)供地價格為一般耕地9.6萬元/畝,國有存量地7000元/畝。
(3)3年內企業所得稅鄉鎮留存部分50%。鎮財政返還給企業。
(4)企業投產之日一個月內,由鎮政府發放創業獎5萬元。
(5)鎮政府負責辦理創業綠卡。
(6)電力費用比照松滋城東工業園標準執行。
7、融資環境優良:農發行已經將水產品深加工納入重點扶持範疇,手續方便,政策優惠。農業銀行和信用社為爭奪客戶,競相推出優惠政策,辦事效率大為提高。中國銀行以其快捷便利的優勢,正在成為商家融資的新寵。
8、勞力資源充足:紙廠河鎮共有40432人,其中:勞動力25112人,這些勞動力中,常年外出打工7050人,在家務農和就近打工者18062人,在家勞動力95%以上具有初中以上學歷。紙廠河鎮勞動力價格比較低廉,工價30—40元/日之間。
四、產品加工系列:加工青草魚、鯽魚、鯉魚、鰱鱅魚、團頭魴、河蟹、黃鱔、龍蝦、青蝦等淡水水產品,可開發熏、腌、醬、炸及魚糕、魚丸等系列產品。每年4月—9月份,以龍蝦加工為主,每年9月份以後,以加工青草魚,美國斑點叉尾鮰等為主,產品主要面向歐洲、美國及沿海大中城市為主。

經濟狀況

紙廠河鎮
紙廠河鎮
市場除柑桔鮮食量有所增加外(年約1000萬噸),國內對柑桔汁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且主要依賴於進口,2002年中國進口桔柑汁約25萬噸(相當於60萬噸鮮果),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計2005年中國柑桔汁需求130萬噸(相當於鮮果310萬噸),農業部預測,2010年中國柑桔汁需求將達180萬噸(相當於鮮果430萬噸),並逐年呈上升勢頭,僅松滋的中外合資湖北望春花有限公司,年加工鮮果6萬噸,市場對深加工產品青睞看好,紙廠河鎮所處的松滋已被納入長江中上游寬皮帶蜜桔項目,紙廠河鎮陳家場農貿公司通過對柑桔清洗分級打蠟、包裝。鮮果已遠銷北京、瀋陽、西安、河南、山東、新疆。北方市場對鮮果的需求量巨大。
紙廠河鎮可提供低丘開發的農田有近萬畝,有高傍水田,有低丘旱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如按柑桔標準化生產要求進行管理畝產可達到8000斤,按鮮果批發價0.45元/斤,每畝可達3400元,如按加工果收購為0.35元/斤,每畝為2800元,是常規水稻種植5—8倍,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投資紙廠河低丘水果開發項目,您將享受最為寬鬆的投資環境,您能想到的就是能夠做到的,這是承諾的誠信,您可以買斷經營權30年,可以買斷老基地老桔園改造,您可以投資新辦農莊。

社會


新農村建設

紙廠河鎮
紙廠河鎮
萬福村位於紙廠河鎮西南部,轄兩個集貿市場,1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50戶,總人口2996人,耕地面積3259畝,全村共有黨員81名,村組幹部19人,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裴光勝。萬福村遵循“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針,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全村村民通力合作謀發展,全力以赴興建設,把握機遇,拼搏努力,硬化村公路4.7公里,開發整治農田3259畝,築石渠5120米,開挖池塘9口,現已田成方、樹成行、渠路成網、路燈亮。種養發展快,結構調整好,村民安居樂業,全村92%的農戶已通電話,85%的農戶已接通有線電視,“一建三改”工程方興未艾,自來水管道已通各組,2006年人均純收入4198元。
萬福村“兩委”一班人,按照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如火如荼,又快又好發展社會經濟帶領村民,在萬福村這方熱土上建設和諧、美滿新農村。

文明村莊

紙廠河鎮
紙廠河鎮
省級文明村——松滋市紙廠河鎮陳家場村位於鄂南邊陲,全村10個村民小組,514戶、1957人、1014個勞動力,國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5畝(其中水田1935畝,旱地600畝),山丘500畝,水面80畝,地形複雜,既有丘陵、山崗,又有平原、沙洲。種植以糧、棉、油、桔為主,養殖以生豬為主。2006年農業總產值1581.27萬元,其中糧食654.72萬元,棉花138.15萬元,油籽26.4萬元。外出務工人員700人,創收56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4200元。村按照“發展新農業、鍛造新農民、建設新農村、再塑新形象”的總體要求,在經濟發展上,村支部、村委會提出了“3.2.1”的工作思路。“3”即推廣三大優化模式(豬沼糧、豬沼棉、豬沼果);“2”即發展兩大產業(生豬和水果);“1”即完善一個村級社會化服務體系(農貿公司)。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截止2008年,全村水果基地已達1650畝,年銷售柑桔150萬公斤以上,創產值150萬元。在全市率先實行生豬品改,現存欄優質母豬480頭,年產仔豬8000頭,出欄肥豬6000頭,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全村養豬30頭以上的大戶達到了120戶。根據新農村建設規劃,村正在積極籌備,計劃投資15萬元,新建生豬養殖小區。全村糧食生產已納入全市優質糧食生產示範區。為解決全村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村組織15個能人組建了村農產品產銷協會,充分發揮其作用,解決了全村糧、棉、油、豬、桔的銷售問題。
陳家場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以前的水患、蟲患之地已變成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全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用群眾的話說,吃的是自來水,走的是水泥路,用的是沼氣,看的是有線電視,種的是優質稻,與血吸蟲隔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田成方、樹成行、橋涵閘配套,旱澇保收,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群眾致富步伐明顯加快,一個和諧、文明、富裕的新農村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萬伏村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三崗村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十字嶺村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官堰坪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楊家崗村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王家大湖小學
滋市紙廠河鎮紙廠河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金羊山小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陳家場小學

中學

松滋市紙廠河鎮紙廠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