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魔法石的結果 展開

魔法石

小說《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物品

魔法石是J.K.羅琳的魔幻小說《哈利·波特》中的魔法物品,這是一種具有驚人功能的神奇物質,尼可·勒梅是人們所知的魔法石的唯一製造者。在與勒梅商量后,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在1992年6月銷毀了魔法石。

基本介紹


魔法石
魔法石
魔法石(the Philosopher's Stone)
在其它文獻中通常譯作點金石或賢者之石。
鍊金術士們畢生追求的一種物質,能把任何金屬變為純金,也能製造長生不老葯。
魔法石的概念明顯來自西元第八世紀的一位阿拉伯裔葉門人(生於波斯)鍊金術師傑柏(Geber)。他分析了亞里斯多德的四大元素:熱、冷、干、濕。火是熱與干,土是冷與干,水是冷與濕,空氣是熱與濕。他進一步建立了“所有金屬都是這四種元素的結合”的理論:兩個為內部元素、另二個為外部元素。
在這個情況下,一種金屬變質成另一種金屬的過程,被推論為這四種物質的重組。在假設中,促成這項轉變的媒介是一種在阿拉伯語中稱為al-iksir(此字衍生出西方萬能葯的單字elixir)的物質。該物質被想像是用神秘的石頭──賢者之石製成的乾粉。當時人們相信魔法石由一種稱作carmot的物質構成。

歷史背景


根據給中世紀歐洲鍊金術帶來巨大影響的賈比爾・伊本・哈伊揚的學說,水銀和硫黃是魔法石構成的兩大要素。根據這兩種要素的不同比率,從而產生卑金屬和貴金屬的區別。儘管在這之後又出現了加入鹽的三要素說,但鍊金術師們的注意力還是常常放在水銀上。他們以水銀為原料,不斷重複著各種各樣製造魔法石的嘗試。
這其中,水銀和硫黃的化合物硫化汞會呈現出具有代表性的紅色,這種化合物的天然產物被稱為辰砂。在中國傳說中,它被看作是製造長生不老葯的仙丹・金丹的原材料。漢字中的“丹”字也因為辰砂的緣故而具有了紅色的含義。
“紅藥液”中的藥液一詞,拉丁語原文為tinctura。其原意雖然是染料,但這裡表示的是把草藥浸泡在酒精中製成的藥劑。中文也稱作藥酒。紅藥水(汞溴紅溶液)作為水銀製品,因為具有殺菌作用,現在也已經成為了家庭常備葯。
雖然不能製造出黃金,但鍊金術卻可以用來進行鍍金。把黃金溶在水銀中會生成金汞齊。在打磨后的銅的表面塗上金汞齊後進行加熱,水銀蒸發后就會在銅的表面留下黃金的鍍層。
賈比爾也發明了能夠溶解黃金的王水。把黃金溶解在王水裡,乾燥后就會留下一種黃色的粉末,叫做氯金酸。氯金酸的水溶液也可以用來進行鍍金。把它塗在銅的表面的話,由於置換反應就會生成氯化銅,同時金就會析出並留在表面。
在有些觀點裡,賢者之石也被認為是黃血鹽(亞鐵氰化鉀)。在黃血鹽和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黃金后加熱,黃金就會溶解在這種液體中。因為這種材料具有劇毒,近些年裡的使用量已經急劇減少。但是作為電鍍和非電解鍍層的原材料,氰化金的化合物直到現在仍在使用。
把溶有黃金的溶液塗在普通金屬的表面,再通過銅導線傳送微弱的電流,從而把黃金固定在金屬表面的方法被稱為電鍍金。根據一些考古發現,在古代的中東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曾經使用過被稱為巴格達電池的世界最古老的電池。
目前所知的歷史上製得魔法石的,只有法國鍊金術士尼可·勒梅(Nicolas Flamel,1330~1417?)。據記載,在1382年1月17日,勒梅夫婦完成了依據魔法石的“鉛→銀”轉化實驗,同年4月25日,“鉛→金”轉化成功。1417年外界得到了了尼可·勒梅的死訊,但是他的棺槨被打開后卻空空如也。

哈利波特


魔法石
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y's Stone)
父母雙亡從小寄養在姨夫德思禮家裡的哈利波特,飽受姨父一家人的歧視與欺侮,然而就在11歲生日那天,哈利波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原來,哈利的父母是兩位巫師,在同黑巫師的較量中被殺害了。
為了繼承父母的遺志,哈利來到了英國一所專門教授魔法與巫術的霍格沃茨魔法巫師學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進入霍格沃茨后,哈利成了格蘭芬多(Gryffindor)學院的一年級新生,與羅恩、赫敏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許多成為魔法師的課程正在等著他研習,有飛行課、黑魔法防禦術、魔藥學與變形術等等,當然還有讓所有巫師瘋狂的魁地奇球賽。
在一次與同學的爭執中,哈利表現出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飛行技能,連他自己都很意外,傳授飛行技術的麥格教授因此推薦他加入格蘭芬多魁地奇球賽的隊員,另一方面,魔藥學的教授斯內普,似乎總是對哈利不友善,除了在課堂上刁難他外,還處處找哈利的麻煩,但是,哈利發現斯內普嚴詞威脅著懦弱的奇洛教授,甚至斯內普腿上三頭犬的咬痕,更可以證明哈利的推斷是正確的:有股邪惡的陰謀在平靜的霍格沃茨里悄悄地滋長著,斯內普似乎就是這一切的關鍵人物……
於是哈利、羅恩與赫敏這三個好朋友決定一同去探個究竟,阻止邪惡陰謀的發生。這三個格蘭芬多一年級的新生,歷經重重難關(當然也違反了不少校規),終於發現:這一切的幕後操縱者竟然是看似無辜的奇洛教授!原來被人們稱為“神秘人”(You-Know-Who)的黑巫師伏地魔失去法力多年,希望得到能使人長生不老的魔法石來恢復元氣……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英國作家J.K.羅琳女士的系列小說《哈利·波特》的第一部,講述的是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第一年的生活。該書獲得了英國國家圖書獎的“兒童小說獎”以及斯馬蒂圖書金獎章獎。2008年底,整個《哈利·波特》系列已經超越《聖經》,創造了“全世界銷量最多的圖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該書於1997年出版。2001年,原書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成為史上票房成績第三的電影。

魔獸爭霸3


魔法石
非戰鬥類一次性物品
使用對象:自己
黃金:450
冷卻時間:40秒
使用次數:1(使用后摧毀)
效果:讓攜帶者的魔法恢復速度增加25%,或者攜帶者可用掉它立刻為自己立即回復300點法力值。

功效


魔法石是一種具有驚人功能的神奇物質。它可以把任何金屬變成純金,還能製造出長生不老葯,使喝了這種葯的人永遠不死。

歷史


古代鍊金術涉及魔法石的煉造,許多世紀以來,有著許多關於魔法石的報道。但直到1991年,世界上僅有一塊魔法石,它屬於著名鍊金術士和歌劇愛好者尼可·勒梅(665歲)。他與他的妻子佩雷納爾(658歲)一起隱居於德文郡
在1991年7月31日之前,魔法石被存放在古靈閣巫師銀行的713號金庫,這座金庫屬於阿不思·鄧布利多,是一座相當安全的金庫,只有古靈閣的妖精才能打開。但是,鄧布利多認為那樣依舊不夠保險,為防止魔法石被盜,鄧布利多命令魯伯·海格在1991年7月31日上午將魔法石從713號金庫中取出,並將其轉移至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四樓的密室里,與其他老師設下許多機關來保衛魔法石。海格剛把魔法石取走,奇洛就在伏地魔的指使下突破古靈閣的防禦,進入了713號金庫,但發現魔法石已被轉移,這次偷盜便以失敗告終。但是,奇洛也沒有被古靈閣的妖精抓住,依舊回到霍格沃茨擔任黑魔法防禦術教師。
隨著霍格沃茨內許多怪事的發生,霍格沃茨的一年級學生哈利·波特、羅恩·韋斯萊赫敏·格蘭傑三人也發現了魔法石的去向,並同時發現有人(三人以為是霍格沃茨的魔葯課教師西弗勒斯·斯內普)企圖偷取魔法石。哈利等三人便在1992年6月的一天夜裡進入密室,突破了眾多防禦機關,準備先行取走魔法石。哈利最終獨自一人對抗奇洛和附在奇洛身上的伏地魔,他通過厄里斯魔鏡拿到魔法石后與奇洛搏鬥。鄧布利多趕到后,奇洛因觸碰哈利而被燒死,伏地魔的靈魂則逃之夭夭,哈利也昏了過去。
最終,在與尼可·勒梅商量后,鄧布利多銷毀了魔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