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梧
原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
曾用名李鳳周。1907年出生河南省洛寧縣。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紅5軍團第14軍第41師政委,1935年3月11日,壯烈犧牲,時年28歲。
曾用名李鳳周。1907年出生河南省洛寧縣。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受黨組織派遣赴蘇聯留學。1929年奉調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軍委工作。 1931年夏進入中央蘇區,歷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紅5軍團第14軍第41師政委。1932 年,任紅3軍團第14軍政委、紅5軍團政治部秘書長、紅13軍政治部主任。1933年,任紅一方面軍第20師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任紅軍總政治部破壞部(敵工部)部長、贛南軍區軍政委員會書記等職。參加了贛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戰役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時,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任中央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1935年3月,留在中央蘇區的部隊和機關人員奉命分路突圍。突圍中,李翔梧負傷,在傷勢沉重的情況下,寧死不作俘虜,他舉起手槍射向自己,壯烈犧牲。時年28歲。現在,洛寧縣有一條馬路就叫翔梧路,是2007年為紀念其誕辰100周年而修的。為了深切緬懷李翔梧烈士的豐功偉績,大力弘揚革命優良傳統,加強全縣中小學生的愛國熱情,2012年9月21日經洛寧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寧政【2012】32號文件),即日起將"洛寧縣高級中學"更名為"洛寧縣翔梧高級中學"。
李翔梧
當他在學校得知中高村老家農民李老四父子因不滿地主壓榨,奮起反抗。卻被北洋軍閥的爪牙馬德勝誣衊為匪,綁赴刑場。施以極刑時,面對自己熟悉的鄉親被無辜殘殺,他悲憤異常,立即寫下這樣一首詩:“的的噠噠的號聲/叫來了左鄰右舍的鄉親,都是我李老四和兒子的見證人/我們都是打牛屁股的老手,祖祖輩輩都想從土內挖出黃金/到頭來,馬奸賊殺我們的頭,還要挖我們的心……要殺頭。要挖我們的心/嘿!頂多少兩個打牛屁股的老手/但想殺奸賊的人,卻是千千萬萬,萬萬千千……”。對此,李翔梧曾對家人說,當他看到自己熟悉的李老四父子含冤被殺,使他懂得“面對社會的不平和黑暗,求生和反抗不是一家父子可以完成的事情”,這也是他後來走上革命道路的一次警示鐘。隨後不久,他又在校刊上寫下這樣的詩句:“都是大自然母親的嬰兒,卧在宇宙的搖籃里,為什麼有人替他人勞動,為什麼有人要別人替自己勞動?這簡直是極不平等的黑幕……!”李翔梧當時的這些詩作雖然有些稚氣,但在字裡行間卻充滿革命激情,表達了他對剝削階級和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
1923年,李翔梧考入位於開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師範,由於他思想進步,刻苦好學,深受共產黨員、英語老師馮品毅等人的器重。在這些老師的指導和影響下,李翔梧如饑似渴地學習《共產黨宣言》等革命書刊,積極參加共產黨領導的學生社團活動,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1924年,李翔梧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河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早期的共產黨員和學生運動領袖之一,在此期間,他積極參加“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展現出優秀的文學才華。在《現代評論》和《學生雜誌》等刊物上發表了不少新詩和散文,並在《沫若,我要站在你的旗幟之下》的署名文章中,堅定地表示:“願站在這面旗幟下做一個‘小卒’”。後來,李翔梧的同窗好友、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美術史家胡蠻回憶說,當年的《學生雜誌》曾為李翔捂出過一本詩集,書名就叫《翔集》,遺憾的是這本珍貴的詩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李翔梧的另一位同窗好友、我國當代著名詩人蘇金傘也在回憶中稱讚李翔梧:“你有閃耀發光的文采,又有剛剛萌生的新思想。”假如不是他過早地投入革命洪流,成為一個職業的革命者,也會成為當代中國詩壇上一個有成就的詩人。
1925年秋,李翔梧從河南省立第一師範畢業不久,奉黨組織委派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他懷著崇高的革命熱情與理想,在學習上刻苦鑽研、孜孜不倦,進步很快,特別是在俄語學習方面成績優秀,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一年多,就被調到東方大學當翻譯。不久,黨組織又選送他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軍事,成為我黨早期的軍事工作者。在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期間,李翔梧作為“六大”的主要工作人員,參加了黨的“六大”。在此期間,經左翼著名作家曹靖華夫婦介紹,李翔梧與莫斯科中山大學同學、共產黨員劉志敏結婚。
1929年秋,李翔梧和奶奶從蘇聯回到上海后,李翔梧被組織分配到中央軍事部,在中央軍事部部長周恩來的領導下秘密從事兵運工作。這期間他先後任中央軍事部秘書、兵運科長、軍事部副秘書長等職,成為我黨早期軍事領導機關的主要工作者。1929年下半年。時任國民黨西北軍第25師參謀長、馮玉祥的連襟張克俠和上海地下黨取得聯繫,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由於李翔梧在蘇聯留學期間和張克俠是很好的學友,因此黨中央決定批准張克俠為特別黨員,並由李翔梧做他的入黨介紹人之一。張克俠入黨后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和便利條件,潛伏敵營近20年為黨默默工作,在關鍵時刻發揮了特殊作用。1937年7月28日北平淪陷之前,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副參謀長的張克俠獲悉日軍將要入城的重要情報后,及時通知北平地下黨組織,使1萬多名黨的幹部、愛國人士和抗日群眾安全轉移,免遭日軍毒手:1948年11月,在淮海戰役的關鍵時刻,時任國民黨徐州綏靖公署第3綏靖區副司令長官的張克俠和何基灃將軍率所部2.3萬餘人於賈汪地區起義,在徐州的東北方向讓開一廂。對奪取淮海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後來張克俠在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說:李翔梧同志不僅是我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好友,也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之一。
1930年4月,李翔梧以中央巡視員的身份,奉中央委派深入到安徽省安慶地區開展巡視工作,他在白色恐怖中,不顧個人的安危,深入實際搞調研,很快寫出《翔梧關於各縣聯席會議情形給中央的報告》,並對當地武裝起義和工農武裝建立的情況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從報告中可以看出,他在報告中不僅糾正了當時安慶地區某些黨組織領導人存在的右傾和“左”傾盲動主義傾向,而且還針對安慶地區黨組織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充分顯示了他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對敵鬥爭經驗。他的這份報告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評價,現在已經成為我黨當年革命鬥爭的重要歷史見證和寶 貴的歷史文獻資料。
同年底,中央紅軍在第一次反“同剿”作戰中,生擒國民黨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毛澤東曾為此寫下了《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的著名詩篇。張輝瓚被俘后,他的老婆通過關係找到上海的中共黨組織,表示“傾家蕩產”也要贖回丈夫。同時,張輝瓚的軍界好友程潛、唐生智、何健等也紛紛向中共中央傳遞信息,懇求不要殺張。蔣介石迫於各方面的壓力,也許諾:只要放了張輝瓚。可以通過談判釋放關押在南昌的一批中共“政治犯”,而且由上海三家銀行擔保,向紅軍贈送急需的20擔西藥和20萬元大洋及槍支彈藥等。上海的中共黨組織經過鄭重研究后,寫了一封信派通信員趕赴中央蘇區,面交朱德總司令,要求做好放回張輝瓚的談判準備。同時,上海方面又派出塗作潮和李翔梧分別作為中共中央和中央軍事部的特別代表,從上海趕赴南昌,準備同國民黨當局進行秘密談判處理此事。由於當時國共兩黨處於敵對狀態,李翔梧和塗作潮前往南昌談判具有很大的危險性,他們化裝來到南昌旅館住下后,便機警地走出旅館了解情況。這時他們看到半天的報紙披露:張輝瓚已在蘇區人民群眾極其憤怒的聲討中被處決,其首級置於木板之上順贛江而下,被駐守吉安的國民黨哨兵撈起,已經送往南昌。面對這一突然的情況。他們當機立斷,立即返回旅館,扮做國民黨軍官,安全返回上海。當年曾與李翔梧在一起工作過的伍修權回憶此事時說:“由於當時中央蘇區與上海地下黨的聯繫不夠,配合不周,已將張輝瓚殺掉,而翔梧同志並不知曉。一旦了解到情況,翔梧同志便機智地擺脫敵人,安全回到自己的隊伍中。頗具文人氣質的翔梧同志。才氣過人,膽略機警也過人。這就是中國革命烈火中鍛鍊出來的文韜武略兼備的一代英豪”。
1931年6月,李翔梧到中共蘇區中央局和紅一方面軍總部報到。從此,李翔梧便奉命留在中央蘇區工作,先擔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宣傳處副處長,不久后開始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同年12月,國民黨軍第26路軍在“寧都起義”后被政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團,李翔梧參與了這支起義部隊的改編工作,相繼擔任紅5軍團第41師政委、紅5軍團政治部秘書長、紅5軍團第13軍政治部主任、紅5軍團第14軍政治委員等重要領導職務。此時,年僅24歲的李翔梧作為一名年輕的紅軍將領和政治工作領導者,為改造和改編這支起義部隊,使其迅速轉變成為人民革命武裝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後來,由於工作的需要,李翔梧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敵工部長、宣傳部長等職,作為紅軍總部領導機關一名重要的政治工作領導者,他文韜武略,軍政兼備,積極投身於第三至第五次反“圍剿”戰鬥,並以他特有的文學才華和政治工作才能,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戰鬥詩篇和文章,刊登在《紅色中華》等報刊上。激勵和鼓舞蘇區軍民英勇戰鬥。
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同剿”失敗后,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主力紅軍撤離中央蘇區,開始戰略轉移。李翔梧和曾任中共閩贛省委常委、婦女部長的妻子奉命留在中央蘇區,李翔梧擔任中央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在中央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項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和中央軍區政治部主任賀昌的領導下堅持鬥爭。11月下旬,國民黨軍隊很快佔領了大部分中央蘇區,形勢十分緊張。為了指導部隊和蘇區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李翔梧幾乎天天工作到深夜,親自起草並刻印了《中共中央給中央分局訓令的討論提綱》、《鞏固我們的部隊》、《節省子彈和收集子彈殼》等文件,號召蘇區軍民堅持鬥爭,掩護中央主力紅軍進行戰略轉移。
在當時敵軍重兵“圍剿”下,已經淪陷的中央蘇區到處是白色恐怖。在這革命處於低潮的情況下,有的人對革命產生了動搖,有的人當了逃兵,有的人背叛了革命。特別是當原中央政府辦事處秘書長謝然之叛變投敵後,李翔梧非常憤怒,他奮筆疾書,連夜寫下了《給叛徒們以無情的打擊》的檄文,在《紅色中華》報上發表,痛斥了叛徒的無恥行徑,教育大家堅定革命必勝的信心。就在這種戰鬥生活非常緊張,物質營養極度缺乏的艱難條件下,本來高度近視的李翔梧眼睛更近視了。無論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還是行軍打仗中,他都離不開近視眼鏡。對此,邵式平的愛人胡德蘭在回憶到李翔梧時說:“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戴個近視眼鏡,那時年輕人戴眼鏡的人很少。有時他在黑夜裡行軍根本看不清道路,只有靠別人拉著他的手。跌跌撞撞地前進。”
1935年2月,中央軍區及其機關和部隊在會昌仁風山區一個狹小的地帶遭遇國民黨軍的重同。在這種極端危險的情況下,項英、陳毅等人決定分五路突圍,衝出去打游擊。當時李翔梧被分派在第四路游擊大隊,並負責和大隊長兼政委袁血卒一起指揮部隊突圍。在李翔梧和袁血卒的指揮下,第四路游擊大隊500多人採取避開強敵,曉宿夜行的辦法,突破了國民黨軍的層層包圍。秘密轉移粵贛邊界的天門嶂地區。
3月初,追剿的敵人跟蹤而至,並派重兵到天門嶂地區進行“圍剿”。由於敵眾我寡,經過多次激戰後,第四路游擊大隊的500多人大多陣亡,倖存的少數人也被打散了。最後突圍時只剩下李翔捂和袁血卒帶著警衛員唐繼章、戰士鍾偉生等8個人繼續堅持戰鬥。他們白天找岩洞水溝隱蔽,晚上行軍找部隊,餓了找些野菜草根充饑。在此極度艱險困難的時候,李翔梧仍然堅信革命必勝。多年後,袁血卒在《紅軍北上前後》的文章中回憶李翔梧說:他鼓舞大家“現在是革命的低潮,但是東方不亮西方亮。我們要是跟主力聯繫不上,我就帶你們到上海找地下黨。無論如何,太陽是要上升的,船是要靠岸的,夜終歸是要盡的,革命終究是要勝利的。”
3月中旬的一天,李翔梧他們在一個地勢較平的山坳發現一棟帶樓板的房屋,派人查看后發現竟然是個無人居住的空房子,屋角堆放著一些紅薯和芋頭,這對飢餓已久的李翔梧他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於是,他們便進屋生火烤了些紅薯飽餐一頓。南於連日的作戰和極度疲勞,大家吃完紅薯后很快就倒在樓板上睡著了。沒想到,時隔不久一陣急促的砸門聲把他們驚醒。原來一股民團武裝發現他們,並已經悄悄地把房子圍攏起來,敦促他們繳槍投降。
面對圍攻的民團武裝。李翔梧他們毫不畏懼,決定奪路突圍。戰鬥打響后,李翔梧和袁血卒沖在前面,其他人緊跟在後,邊打邊沖。在突圍的途中又有3個戰士犧牲了,李翔梧的胳膊、腰和腿部也先後受了傷,他的警衛員唐繼章和戰士鍾偉生半背半扶地保護著他突圍。敵人見他們只有5個人,便瘋狂地撲上來,想要活捉他們。袁血卒便命令唐繼章保護李翔梧突圍,他和剩下的2個人殿後掩護。可是李翔梧為了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斷然把唐繼章推開並對袁血卒說:“老袁!我已經負傷行動不便,你快帶同志們衝出去,我掩護你們。”袁血卒等不忍離去,李翔梧便厲聲說:“我是領導!你們要聽我的命令,同志們!為了蘇維埃,你們勇敢地前進吧,從燃燒的地方踏過去,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的!”說完,他端起機槍掃向敵人。由於李翔梧牽制了敵人的火力,戰友們得以安全突圍。他卻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在李翔梧犧牲后不久,他的妻子劉志敏也在戰鬥中負傷被俘,因寧死不屈而英勇犧牲在刑場上。
多年以後,時任國家民政部副部長的袁血卒,在回憶與李翔梧的最後訣別時,對那血色離別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他充滿深情地寫道:“翔梧同志擦擦近視眼鏡,伸出他那堅強的手、戰鬥的手、寫詩的手,撫摸著淌血的傷口,血像密密麻麻的細雨在流著……”;對此,李翔梧的警衛員唐繼章在他晚年的回憶中也刻骨銘心地寫道:“他喊著:‘同志們!為了蘇維埃,你們勇敢地前進吧,從燃燒的地方踏過去,中國革命一定會勝利的!’這個最響亮的聲音,一直縈繞在我的耳畔,震撼著我的心靈,讓我一生也無法忘懷……”
全國解放后,李翔梧被追授為“河南十大革命烈士”之一。1985年10月,在李翔梧夫妻犧牲50周年之際,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洛寧縣召開了紀念大會,為他們建立了紀念亭、紀念碑,還把李翔梧的出生地中高村小學命名為“翔梧小學”。
2010年9月24日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傑出共產主義戰士李翔梧烈士誕辰103周年紀念日,洛寧縣在烈士陵園隆重舉行了李翔梧銅像落成暨揭幕儀式。省民政廳優撫處處長張遂安、縣委書記孫君奎冒雨為李翔梧烈士銅像揭幕。河南省民政廳優撫處領導、市縣民政局領導、翔梧烈士的親屬、部隊、武警洛寧縣中隊、學生代表、縣直相關部門、鄉鎮負責人及社會各界群眾近千人出席了銅像揭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