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貿易壁壘

貿易保護措施

藍色貿易壁壘(Bluebarriers)是指以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為借口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藍色貿易壁壘由社會條款而來,是對國際公約中有關社會保障、勞動者待遇、勞工權利、勞動標準等方面規定的總稱,它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相輔相成。藍色貿易壁壘的核心是SA8000標準,包括核心勞工標準(涉及童工、強迫性勞動、自由權、歧視、懲戒性措施等內容)、工時與工資、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等方面。SA8000標準強調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要承擔保護勞工人權的社會責任。

相關內容


產生髮展

藍貿易壁壘產展達際市競爭系衡調整。
背景,歐達社責標準展施普遍優惠制掛鉤。,,社責標準容標準核藍貿易壁壘逐漸建。
隨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關稅已經大幅度下降,一些傳統非關稅堡壘也在逐步地被消除和規範。一些發達國家正在利用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標準的差異,構築起一種新型的、更為隱蔽的國際貿易壁壘。
藍色貿易壁壘就是其中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壁壘。藍色貿易壁壘又稱“勞動壁壘”,是指以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為借口採取的貿易保護措施。藍色貿易壁壘由社會條款而來,社會條款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法律文件,而是對國際公約中有關社會保障、勞動者待遇、勞工權利、勞動標準等方面規定的總稱,它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相輔相成。
藍色貿易壁壘最典型的代表是SA8000標準,它是由美國經濟優先權委員會(簡稱SAI)制定並實施。SAI由來自11個國家的20個大型商業機構、非政府組織、工會、人權及兒童組織、學術團體、會計師事務所及認證機構組成。SAI在紐約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就提出了標準草案,最初名為SA2000,最終定名為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並在1997年10月公開發布。2001年12月12日,經過18個月的公開諮詢和深入研究,SAI發表了SA8000標準第一個修訂版。SA8000標準一經產生就得到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支持,成為最重要的認證標準之一,並成為藍色貿易壁壘的代名詞。SA8000標準在童工、強迫性勞動、組織工會的自由與集體談判的權利、歧視、懲戒性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等領域制定了最低要求。
藍色貿易壁壘主要有六種表現形式:對違反國際公認勞工標準的國家的產品徵收附加稅;限制或禁止嚴重違反基本勞工標準的產品出口;以勞工標準為由實施貿易制裁;跨國公司的工廠審核(客戶驗廠);社會責任工廠認證;社會責任產品標誌計劃。

主要特徵

1997年,美國的經濟優先權委員會(2001年更名為“社會責任國際”組織,即SAI,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聯合歐美跨國公司和其他國際組織,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聯合國兒童福利公約》和《世界人權宣言》的要求制定了全球第一種可用於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A8000,從當前國際貿易的實踐來看,SA8000已成為發達國家“藍色貿易壁壘”的主要形式。
貿易壁壘
隨著關稅和一般非關稅貿易壁壘不斷削弱,“藍色貿易壁壘”越來越多地被貿易保護主義者所利用,成為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有利工具,其在運用中有以下特點。
(1)名義上合法。“藍色貿易壁壘”及其核心表現——“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名義上都以改善工人工作條件和環境為目的,主要依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聯合國兒童福利公約》和《世界人權宣言》的一些要求,具有合理的成分,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者正是利用了這一特點,主張在國際投資與貿易協定中忽略各國在社會經濟發展上的差異,制定統一的藍色條款,從而為發達國家建立貿易壁壘創造了條件。
(2)形式上隱蔽。“藍色貿易壁壘”在應用中,發達國家往往憑藉一系列國際公約對進口商施加壓力,對違背SA8000標準的企業及其產品採取徵收附加稅、限制或禁止進口等強制性貿易措施,在執行中,往往利用民間力量、公眾輿論,以反“社會傾銷”為借口,強制推行,因此具有形式上的隱蔽性。
(3)實質上具有歧視性。發達國家一直主張各國應該採用相同標準的藍色條款,來保障各國工人的權利,實現國際貿易的“公平競爭”,表面上看起來一視同仁,但由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明顯不同,兩者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相差懸殊,實際上受“藍色條款”影響的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4)波及範圍更廣泛。“藍色貿易壁壘”主要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是發展中國家運用其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加入國際經濟循環的主要領域,因此波及的範圍比傳統非關稅壁壘更廣泛,將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業、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5)影響更久遠。發達國家實施“藍色貿易壁壘”,往往借口反“社會傾銷”,因此受制裁的企業或國家不僅產品出口受影響,同時,還會被塑造成忽視勞工權益、缺乏社會責任的形象,其品牌和國際聲望都會受到誤導,其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消費者心目中造成消極的影響。
理論來說,SA8000等“藍色條款”反映了人類社會對企業發展的社會期待,它超越了“企業以獲取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觀念,強調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從當前國際貿易的實踐來看,發達國家極力推廣“藍色條款”通常是從其自身利益出發,達到貿易保護主義者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以保護其國內市場的目的。

產生原因

藍色貿易壁壘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產物,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在關貿總協定多邊貿易談判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中,傳統的貿易壁壘措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僅會受到國際公約制約和國際輿論的譴責,而且也易遭到對等報復,而藍色貿易壁壘比傳統的貿易壁壘措施更具有隱蔽性,同時出於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使藍色貿易壁壘內容更能為大眾認同。這種具有複雜性、政治性、不確定性的勞工標準,一出現就成為發達國家實行貿易保護政策的最佳選擇之一。
二是具有廉價勞動力優勢的發展中國家以大量廉價產品衝擊發達國家的國內市場,使發達國家國內的紡織品、服裝、玩具、鞋類等相關行業工人因此失業或工資水平下降,對此國內政府不得不引起高度關注。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市場、減輕政治壓力,日益加重了對發展中國家勞工條件及勞工環境的批評指責。一些地區性行業乃至全國、全球性行業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紛紛參與制定相關規則,以求獲得貿易自我保護。
三是“血汗工廠”的案例大量湧現,引起了許多發達國家公眾的強烈不滿與關注,甚至出現了“不買運動”。他們在購買產品時不僅關注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還開始更多地關注起產品是在哪裡,什麼人在什麼樣的勞動環境與勞動條件下生產出來的,以此決定是否購買。這種行為促使政府與企業在進口產品時加強了對勞工標準的審核。這是發達國家設置藍色貿易壁壘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因素。
四是由於全球化的發展中,勞工問題全球化,它與反全球化運動相結合,使得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對勞工待遇日益重視,都急於尋求一個趨同的國際勞工標準,以促進全球化的穩定發展。然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很難提出—個適用於全球約200個國際貿易參與國的工資、工時、職業安全和衛生、社會保障等標準,這為大多數發達國家提供了強行推廣其勞工標準規則的借口,打著保護勞工利益和企業社會責任的幌子實施貿易保護行為。

對中國的影響

藍色貿易壁壘產生后,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激烈爭論,並形成了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大不同的陣營。發達國家普遍認為藍色貿易壁壘不是貿易壁壘,而是一種有利於各國人權建設、有利於企業員工待遇提高的藍色貿易制度,應該在世界各國普及統一。相反,發展中國家對此持有截然相反的觀點,它們普遍認為以勞工待遇的改善來確定外貿訂單是一種貿易保護措施,有礙於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並大大降低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不支持藍色條款進入貿易合同或任何多邊或雙邊貿易協定與條約當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爭論在WTO成立后更加激烈,但這種爭論並沒有影響藍色貿易壁壘的繼續發展。相反,藍色貿易壁壘出現了“民間壁壘”與“政府壁壘”相融合的狀態。藍色貿易壁壘中所提到的勞工待遇問題已經伴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向全世界蔓延,不容迴避。應該看到,藍色貿易壁壘具有雙重效應,既有負面影響,也有正面影響。藍色貿易壁壘特有的社會性使也不能像對待其他壁壘一樣,對之全盤否定,因此要以更全面的視角與積極的態度來認識藍色貿易壁壘的雙重效應。
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負面影響
貿易壁壘
貿易壁壘
1、對中國產品出口訂單的影響
發達國家以大型跨國公司為主體參與國際競爭,中國參與國際貿易的主體是眾多中小企業,且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根據海關統計,2005年,中國實現外貿出口額為7620億美元,其中加工貿易額為4164.8億美元,佔全部出口貿易的54.85%。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社會責任運動的重要目標。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出口企業連續發生嚴重侵害勞工權益的事件后,國際工人聯合會警告:如果再不改善勞工環境,就要聯合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皮革、玩具、紡織品的出口實行限制。接著,美、法、意等傳統中國輕工業產品進口貿易組織又討論通過一項協議,要求中國所有的紡織品、玩具、鞋類等出口產品的企業必須事先通過SAS000標準,否則就聯合抵制進口。事實上,該認證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跨國公司訂單的附加條件中。跨國公司要求企業必須符合認證條件,否則就取消訂單,如廣東一家台資鞋廠發生女工中毒事件,國外客戶聞訊后全部撤單。
2、對中國出口企業成本增加的影響
藍色貿易壁壘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藍色貿易壁壘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企業成本的影響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於獲得認證的管理費用,這可以稱為“認證成本”。按照常規,SAS000標準認證一般需要1年時間,證書有效期為3年,每6個月複查一次。一個2000人的工廠需要的認證費用是9萬元。與ISO系列相比費用略高。二是為了迎接認證必須完成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在提高員工福利、加強環保設施和節省能源等方面的必要支出,如果這些措施在認證之前是空白或承擔較少的話,一次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這部分內容可以稱為“整頓成本”。中國出口企業成本增加,勢必影響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3、對中國吸引外資的影響
中國加入WTO后,外商進一步加大了來華投資力度。除了潛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市場需求強勁之外,廉價的勞動力也是外商投資的動力之一。如果將勞動標準提高到SAS000規定的水平,對外商的吸引力將降低,跨國公司也會擔心其分包商品不能達標而不願來華投資。
上述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負面影響遠遠不及正面影響大,而且這些負面影響基本上是短期的、相對的、動態的,是可以設法補償和控制的。
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的正面影響
1、有利於中國改善勞資關係
一些企業違反《勞動法》的行為時有發生
一些企業違反《勞動法》的行為時有發生
儘管中國《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對勞工權益的保護有比較具體的規定,但由於管理滯后、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失衡等多方面原因,一些企業違反《勞動法》而侵害職工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生。如一些企業非法雇傭童工、收取職工押金、侵犯工人人身權利、超時加班加點、拖欠職工工資等;一些地區工傷事故不斷,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沒有保障。社會責任標準是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的制約,中國企業實施SA8000標準,就要求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從而改善中國比較緊張的勞資關係。SA8000標準把人本管理、商業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指標化,使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護人有了可操作的量化標準。它的推行實施正是藉助外力推動改善企業勞動條件,促進生產經營改革、創新的良機。應該看到,SA8000標準的推廣應用不僅是推進保護勞動者權益,更重要的是促使工人在經濟生活中的角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員工的勞動熱情和創新精神的激發和釋放,不但會使企業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而且能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2、有利於中國勞動法規的建設
藍色貿易壁壘盛行之時,可以在綜合考慮藍色貿易壁壘各項內容的前提下,結合中國勞動法規的不足與中國國情,反省本國法規與國際立法趨勢之間的差距,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解決勞工權益保障問題的根本癥結。中國勞動法規在實體內容中缺乏基本原則的規定,使現有法規在面對新的問題時缺乏足夠的靈活變通性,一些具體內容如就業歧視、結社、強迫性勞動、聘用童工等規定也不完善。在程序上缺乏執行的便捷性與時效性,勞工權益受損時難以尋求到快捷有效的解決方式。藍色貿易壁壘的出現,可促使中國積極完善本國法規,從制度上根本解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此外,壁壘中一些具體規定也為制定法規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豐富的理論依據,如能以正確的態度實施“拿來主義”,將有利於中國勞動法規的不斷完善。
3、有利於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
許多跨國公司都把推行社會責任標準作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槓桿。國內外的實踐都已經表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與企業的經濟績效呈正相關關係。企業進行良好的社會責任管理,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而且可以獲得長遠的商業利益。從長遠來看,推行社會責任標準必將促進中國企業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它所帶來的長期效益和潛在效益不但足以補償負面影響的損失,而且能為企業創造多方面的價值。比如: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商業信譽;取得通往歐美市場的又一張通行證;增進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穩定企業與客戶的貿易與合作;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員工的忠誠度;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乃至整體素質的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