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學軍

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於學軍,男,漢族,1958年10月出生,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198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先後在內蒙古自治區計委、區黨委工作7年後調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工作。長期從事金融工作,實踐經驗豐富,對宏觀經濟、金融理論有深入研究。現任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調查統計處處長。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辦公室主任。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
2003年9月任深圳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2007年11月任江蘇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名譽院長。
2014年4月任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
現任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部長級幹部。

個人作品


出版著作
《中國經濟改革二十年貨幣和信用周期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從漸進到突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貨幣和信用周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貨幣視角:中國宏觀經濟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金融實踐的理論思考:特區、創新、借鑒、形勢》。
發表文章
《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幾個認識問題》(發表於2007年,《金融時報》、《中國證券報》、《第一財經日報》等多家報刊。
《根源:美元主導下的貨幣膨脹、兼議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發表於2006年,招商銀行第5期《當代銀行家》、《金融時報》、《中國證券報》等多家報刊)。
《凈出口:上半年中國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動力》(發表於2005年,招商銀行第5期《當代銀行家》)
《一切歸結為匯率、兼議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發表於2005年,綜合開發研究院《開放導報》第3期、《金融時報》、《中國證券報》等)。
《經濟已經過熱、謹防通貨膨脹》(發表於2004年4月27日,《金融時報》)。
《景氣已經來臨、謹防房地產泡沫》(發表於2003年5月12日,《金融時報》理論版)。
《重視研究“資產泡沫型通貨膨脹”有助於認清經濟迷局》。
《尋找寡歡經濟動作矛盾的邏輯起點》。
《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是一種假象》(發表於2006年5月26日,《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