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於學軍的結果 展開
於學軍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於學軍,男,漢族,吉林柳河人。1964年3月出生,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參加工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畢業,法學博士,研究員。
現任徠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設立聯絡組副組長。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經濟學專業學生
1987年9月至1990年2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生
1990年2月至1993年6月在中國人口情報中心人口研究室工作(1990年4月至1991年4月在北京市門頭溝區計生辦掛職鍛煉)
1993年6月起歷任中國人口信息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副處級)、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1991年9月至1995年1月在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人口學專業學習,1996年8月至1998年6月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1月評為研究員,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3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2月至2009年2月任國家人口計生委政策法規司司長
2009年2月至2013年6月任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展規劃與信息司司長(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遼寧省錦州市掛職鍛煉,任市委常委、副市長)
2013年6月至2017年11月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主任
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劃與信息司司長
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
2019年1月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2020年5月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設立聯絡組副組長。
2020年5月,經中央批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設立聯絡組,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於學軍任副組長。
於學軍
第八屆、第九屆全國青聯委員
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常委
中央國家機關“百優十傑”青年
《中國人口科學》編委
《中國計劃生育年鑒》副主編
《中國人口年鑒》編委
專著譯著
《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對若干政策問題的反思》(譯著)
《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專著)
《中國人口與可持續發展》(副主編)
《中國人口發展評論:回顧與展望》(主編)
論文報告
1.“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是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基礎”,載於《人口與發展》,2011年第2期
2.“世人矚目的六普:軌跡、解讀與思考”,載於《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
3.“為什麼要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載於《人口研究》,2010年第3期
4.“人口變動、擴大內需與經濟增長”,載於《人口研究》,2009年第5期
5.“如何引導人口有序流動”,載於《學習時報》,2009年1月19日發表
6.“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載於《人民日報》,2008年10月23日發表
7.“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三十年的回顧與評論”,載於《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8年第5期
8.“正確認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中的人口計生工作”,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8年第1期
9.“完善服務管理體制 引導人口有序流動”,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8年第12期
10.“改革開放30年與中國人口”,載於《人口研究》 ,2008年第5期
11.“建立流動人口計生統一管理優質服務新體制”,載於《中國人口報》 ,2007年5月16日發表
12.“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統一管理、優質服務新體制”,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 2007年第3期
13.“走出人口和計劃生育依法行政的‘誤區’”,載於《中國計劃生育學雜誌》,2006年第3期
14.“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的理論與實踐”,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6年第2期
15.“對人口和計劃生育依法行政的幾點思考”,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6年第3期
16.“戶籍管理制度深化改革和人口計生工作專題調研報告”,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6年第10期
17.“開展便民維權活動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6年第12期
18.“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的理論與實踐”,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6年第2期
19.“制度改革應有利於人口流動”,載於《北京日報》,2006年3月20日發表
20.“中國流動人口的特徵、需求和公共政策思考”,載於《開放導報》,2005年第6期
21.“馬寅初人口科學論壇 中國的生育率到底有多低?”,載於《市場與人口分析》, 2005年第6期
22.“專家筆會:人口安全縱橫談”,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4年第2期
2徠3.“論以人為本”,載於《人口研究》 ,2004年第2期
24.“中國農村養老意願和養老方式的研究”,載於《人口與經濟》,2004年第5期
25.“‘三農’問題:人口學家如是說”,載於《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26.“我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現狀、問題和建議”,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 2003年第10期
27.“從上海看中國老年人口貧困與保障”,載於《人口研究》,2003年第3期
28.“中國人口轉變與‘戰略機遇期’”,載於《中國人口科學》,2003年第1期
29.“艾滋病流行全方位影響人口發展”,載於《中國人口報》,2003年11月20日發表
30.“積極預防和治理老年貧困”,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2年第5期
31.“把握人口轉變的有利時機 加快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2年第12期
32.“‘入世’與人口和計劃生育有關嗎?” ,載於《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33.“對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總量和結構的估計” ,載於《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34.“人口與發展6大問題”,載於《中國人口報》,2001年1月8日發表
35.“從21世紀上半葉中國人口變動趨勢看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載於《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
36.“穩定低生育水平 迎接西部大開發——甘肅省酒泉地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調研活動綜述” ,載於《市場與人口分析》, 2000年第4期
37.“中國進入‘後人口轉變’時期”,載於《中國人口科學》,2000年第2期
38.“城市經濟轉型時期人力資本回報率研究”,載於《市場與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39.“從21世紀上半葉我國人口變動趨勢看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載於《人口研究》,2000年第2期
40.“中國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研究”,載於《人口研究》 , 2000年第3期
41.“中國人口生育問題研究”,載於《南方人口》, 2000年第4期
42.“城市經濟轉型時期人力資本回報率研究”,載於《市場與人口分析》,2000年第1期
43.“中國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問題研究”,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重點課題報告,2000年6月。
44.“西部大開發:人口與計劃生育要先行”,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2000年第2期。
45.“中國人口老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前瞻性研究”,中國-澳大利亞:中國人口老化宏觀對策國際研討會論文,2000年7月。
46.“60億人口的挑戰與機遇”,載於《人民日報》,1999年10月12日,第7版。
47.“中國的人口控制使世界60億人口日推遲”,載於《中國人口報》,1999年10月13日,第3版。
48.“從‘法輪功’的蔓延看加強老年人口工作的迫切性”,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 1999年第5期
49.“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研究”,載於《中國人口科學》,1999年第4期
50.“人口與計劃生育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1999年第2期
51.“中國人口老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載於《中國人口科學》,1999年第4期
52.“中國人口轉變的歷史、現在和未來”,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未來人口發展與生育政策》課題報告,1999年12月。
53.“中國人口老化與儲蓄”,載於《人口與經濟》,1996年第3期
54.“中國人口老化對消費影響的宏觀研究”,載於《人口學刊》,1996年第5期
55.“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載於《中國人口科學》,1995年第6期
56.“中國人口老化與代際交換” ,載於《人口學刊》,1995年第6期
57.“中國人口老化的城鄉差異:政策含義”,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 1995年第3期
58.“中國人口老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載於《人口研究》,1995年第4期
59.“中國人口老化的經濟學研究”,載於《中國人口科學》,1995年第6期
60.“中國的家庭養老”,載於《社科信息文薈》,1995年第18期
61.“從承德人口控制模式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計劃生育工作”,載於 《人口學刊》,1994年第1期
62.“中國80年代的早婚早育狀況及其對人口控制的影響”,載於《人口研究》,1994年第1期
63.“論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的人口控制”,載於《南方人口》 1994年第1期
64.“當代美國人口經濟界關於人口與經濟關係的論爭”,載於《人口與經濟》,1993年第3期
65.“論我國婚姻市場‘擠壓’的人口學因素”,載於《人口學刊》,1993年第2期
66.“我國婚姻市場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載於《青年探索》, 1993年第2期
67.“泰國計劃生育的成功之路”,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1993年第2期
68.“環境污染使人類生殖能力下降”,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1993年第2期
69.“國外關於人口與經濟關係的爭論”,載於《人口與計劃生育》 1993年第3期
70.“從北京市門頭溝區看農村人口生育轉變的異常現象”,載於《人口與經濟》 , 1991年第2期
71.“對湖南、山西農村婦女避孕情況的調查與分析”,載於《人口學刊》 ,199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