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皮蝽
麻皮蝽
昆蟲名,屬於半翅目,蝽科。分佈於中國的內蒙古、遼寧,陝西、四川、雲南,廣東、海南,沿海各地及台灣,黃河以南密度較大;寄主有蘋果、棗、沙果、李、山楂、梅、桃、杏、石榴、柿、海棠、板栗、龍眼、柑橘、楊、柳、榆等及林木植物。刺吸枝幹、莖、葉及果實汁液,枝幹出現乾枯枝條;莖、葉受害出現黃褐色斑點,嚴重時葉片提前脫落;果實被害后,出現畸型或猴頭果,被害部位常木栓化,失去食用價值,對產量及品質有很大損失。
麻皮蝽 Erthesina fullo thunberg,別名黃斑蝽、臭屁蟲、臭大姐,半翅目昆蟲。分佈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廣西、廣東、四川、貴州和雲南等許多省及日本和東南亞各國。
麻皮蝽
灰白塊生賂呈柱狀,頂端有蓋,周緣具刺毛。
各齡均扁洋梨形,前尖削后渾圓,老齡體長約19 mm,似成蟲,自頭端至小盾片具一黃紅色細中縱線。體測緣具淡黃狹邊。腹部3~6節的節間中央各具l塊黑褐色隆起斑,斑塊周緣淡黃色,上具橙黃或紅色臭腺孔各l對。腹側緣各節有一黑褐色斑。喙黑褐伸達第3腹節后緣。
此蟲河北、山西1年發生1代,江西2代,均以成蟲子枯枝落葉下、草叢中、樹皮裂縫、梯田堰壩縫、圍牆縫等處越冬。次春寄主萌芽后開始出蟄活動危害。山西太谷5月中、下旬開始交尾產卵,6月上旬為產卵盛期,此時可見到若蟲,7~8月間羽化為成蟲。據江西南昌報道:越冬成蟲3月下旬開始出現,4月下旬至7月中旬產卵,第1代若蟲5月上旬至7月下旬孵化,6月下旬至8月中旬初羽化;第2代7月下旬初至9月上旬孵化,8月底至10月中旬羽化。均危害至秋末陸續越冬。
成蟲飛翔力強,喜於樹體上部棲息危害,交配多在上午,長達約3h。具假死性,受驚擾時會噴射臭液(其成分為:2-可溶性環己烯巴比妥(2-hexenal),2-辛醇(2-octe-nal),2-葵烯醯(2-decenal)等。)但早晚低溫時常假死墜地,正午高溫時則逃飛。有弱趨光性和群集性,初齡若蟲常群集葉背,2、3齡才分散活動,卵多成塊產於葉背,每塊約12粒。
1.冬、春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前,清理園內枯枝落葉、雜草、刮粗皮、堵樹洞,結合平田整地,集中處理,消滅部分越冬成蟲。
2.在成、若蟲危害期,利用假死性,在早晚進行人工振樹捕殺,尤其在成蟲產卵前振落捕殺,效果更好,同時還可防治具假死性的其它害蟲如象甲類、葉甲類、金龜子類等。
麻皮蝽
4.結合其它管理,摘除卵塊和初孵群集若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