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鄉

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西河鄉

西河鄉位於東經111°46′8″,北緯37°16′16″。地處汾陽市西部核心區域,東起學院路---英雄路,北達禹門河片區,西抵青銀高速,南至永和西大街。鄉人民政府駐西關社區汾州市場,電話區號0358,郵政編碼032200。

截至2020年11月1日,西河鄉常住人口為50393人。

行政區劃


鄉政府下轄西門社區、西關社區、北門社區、馮家莊社區、大向善社區、小向善社區、石塔社區和中華街社區八個社區村(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21年6月23日,汾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西河鄉常住人口為50393人。
鄉轄總面積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30畝。

自然條件


氣候情況

西河鄉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夏風向更替明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短暫涼爽。1 月份氣溫最低,多年平均為 -6.5 ℃, 7 月份最高,多年平均為 23.8 ℃。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 1966 年 2 月 22 日,為 -27.4 ℃。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74 年 6 月 16 日,達 39.9 ℃。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 0 ℃的初日為 3 月 10 日,終日為 11 月 15 日,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2601.3 小時,日照總輻射量 130—134 千卡 / 平方厘米,無霜期年平均150天。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75天,最多達100天(1988年),最少為50天(199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為880.2毫米(198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為262.1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情況

境內河道屬禹門河流域,發源於呂梁以東黃蘆嶺,自西向東流經十村,在肖家莊鎮附近匯入文峪河,全長27.3千米,流域面積224.3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60萬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358立方米/秒,屬季節性河流。

經濟概況


全鄉經濟總收入逐年上升,農村人均收入穩步提高,2018年全鄉經濟收入為4.5億元,城鎮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2821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289元。
農業 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8年,全鄉生產糧食共計840280公斤,主要經濟作物以核桃為主。主要油料作物有花生、蔬菜等。畜牧業以豬、羊、雞、牛為主。2018年生豬存欄1537頭;羊年末存欄556隻;雞飼養量15400隻;牛存欄170頭。
在農業產業化上,認真落實“8+2”農業產業化工作要求,全鄉農業合作社15家,帶動了小米、雜糧、設施蔬菜等特色農業發展,形成了種養殖、產品加工相結合的農業產業體系。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8年末擁有電影放映單位7個,即以每個行政村為一個單位,每月每村放映1部不同題材的電影,全年放映84場,觀眾達6000餘人次;鄉設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為310平方米,有文化活動室、舞蹈室、棋牌室,擁有圖書與電子閱覽於一體的圖書室;設立農家書屋8個,每個圖書館大約3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240平方米,總計藏書3000餘冊。
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地秧歌,鑼鼓等,其中地秧歌包括水船、旱船、推車三種。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一般在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時集結表演。

醫療衛生


現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建築面積1912平方米,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34人,其中具有中級職稱6人,高級職稱3人。
2018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全鄉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5711人,收繳保費152.79萬元,享受養老保險金人數達1978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8034人,收繳保費3222954元。

體育發展


全鄉內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為村民參加體育鍛煉提供了場所。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