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文峪河的結果 展開

文峪河

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

文峪河,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古稱文水,又名文谷水,渾谷水,《水經注》中已有記載。發源於山西省交城縣關帝山,流經交城縣、文水縣、汾陽市孝義市,在孝義市境內入汾河。流域地處汾河中游,太原盆地西南緣。地理坐標在東經111°21′20″~112°10′00″,北緯37°00′24″~37°53′12″。流域總面積4034.57平方千米。流域共涉及山西省9個縣市。

幹流概況


文峪河,發源於山西省交城縣關帝山,在孝義市境內入汾河。全長155公里。上游段文峪河發源於關帝山主峰孝文山南麓的龐泉溝。溝水由北向南流,北、東、西三面山峰環圍,兩側有支溝13條,沿溝流長約14千米匯流於交城縣橫尖鎮而成大股泉水,故名“龐泉”。
文峪河上游交城縣龐泉溝鎮一段
文峪河上游交城縣龐泉溝鎮一段
從源頭至文峪河水庫河段為上游段,稱中西川或中西河,古名渾谷河。近於東西流向,穿行於交城境內的土石山區。沿河兩側山岩陡峭,蒼松翠柏,河道隨山勢蜿蜒曲折,清水常年湍流不息,唯在中庄和西社兩處河谷較為寬闊。在岔口水文站,有葫蘆川匯入。
中西川東流至柏葉口有四道川匯入。柏葉口建有柏葉口水庫
中西川再東南流,在野則河村下游,有文水蒼兒會來的三道川來匯,流域屬關帝山林區,植被較好,三道川上游還有二道川匯入。中西川再東流至西社鎮下游又有西冶川匯入。
文峪河水庫上游西社鎮一段
文峪河水庫上游西社鎮一段
文峪河交城縣西社鎮入庫一段
文峪河交城縣西社鎮入庫一段
幹流過西社鎮、曲里、南堡等村,進入文峪河水庫庫區,始稱文峪河。中西川主河道全長約94千米,流域面積1876平方千米。
文峪河水庫壩址屬文水縣,尾水向東出文峪河谷,經文水縣的北峪口、西峪口、開柵鎮,折向南,經文水縣城東。
文峪河文水縣城東一段
文峪河文水縣城東一段
文峪河經文水縣開柵鎮、鳳城鎮,文水城區、孝義鎮、西槽頭鄉,東向西南流,進入汾陽縣境內。在文汾交界處,有古賢閘分洪,向東連通磁窯河
文峪河於汾陽境,西南流,再折向南流。原先後有禹門河、陽城河和虢義河匯入。禹門河原通過文湖注入文峪河,現已涸。
文峪河文水縣南部一段
文峪河文水縣南部一段
然後文峪河進入孝義縣境內。文峪河進入孝義境內,五樓莊上游有孝河匯入。文峪河匯入孝河之後向南流(偏西)約4千米,在孝義市梧桐鎮東南端南姚村東匯入由介休境內流來的汾河,入汾口海拔高程72555米。同河源高程相差85835米。

水文特徵


1952年~1996年間,實測年平均徑流量1.741億立方米,最大為4.78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為0.596億立方米(1987年)。20世紀70年代以後,徑流量呈下降趨勢。結冰期為11月~次年3月。
文峪河幹流上游森林植被好,岩石裸露面積廣,清水流量大,輸沙量較少。文峪河水庫建庫運行10年間淤積泥沙1.200萬立方米。文峪河全流域地表水為2.559億立方米,與地下水合計水資源總量為3.849億立方米。

主要支流


葫蘆川,古稱東河水,上源由東、西葫蘆川匯流而成,因川穀形似葫蘆而得名。
四道川,古名西谷水,又名柏葉溝或窯兒河。四道川,河槽呈“V”形或“U”形,河槽內以礫石、卵石為主,間夾有孤石,河床基本穩定,水流通暢。汛期之外,河水清澈,山洪暴發,泥沙俱下,河水變渾。
西冶川,古稱西野河,為石灰岩地區,山峰聳立,峰頂圓緩,溝谷深切,岩溶發育,泉水露頭較多,但流量甚小。域內多礦山,污染嚴重。在中西川岔口村至柏葉口村之間,山崖聳立,河道狹窄,河槽為花崗岩基底。
二道川河文水縣王家社一段
二道川河文水縣王家社一段
二道川河,始於文水縣蒼兒會李家嶂村石樺崖,經蒼兒會傅家莊、蒼兒會村、賀家塔、大村、陷家溝,向北延伸到南溝與三道川相匯。全長62公里,川寬25米左右,川間之長流水,平時流量為0.5立方每秒,由陷家溝折向北流,到交城縣野則河,注入文峪河。
三道川河,一支始於離石縣西華鎮,另一支始於文水縣蒼兒會海岸村,兩支至崖底村匯合,經李家莊、溫家莊、至南溝與二道川相匯,再向北延伸至交城縣野則河村與中西川相接,自溫家莊折向北流,注入文峪河。
頭道川,分南北兩川,北川始於汾陽市任家嶂,入文水縣境后,經馬西鄉良家堡、神堂、馬西,原東流入文峪河,現流入神堂水庫。
陽城河,源於薛公嶺南麓,古代稱鵲頡嶺北澗。掌溝在汾陽王家池,名新龍溝,並與王穀雨溝、螞蟻溝、西王溝等溝泉聚合而成,沿山谷間東南流。初名出谷泉,宋明時名善利渠。明洪武八年碑記載,“東西首尾百餘里,雨水漲時,從靳家裡迤邐而東,經陽城、見喜、干河等里,民隨在築堰,引以溉田,東會文谷水,入於汾”。清洪水下泄則成河,叫陽城河。歷來引清洪水灌溉農田,如今泉水枯竭,成季節性洪水河,下游村莊引洪灌溉。1971年開浚陽城北南兩渠,1977年10月在文候村建小水庫一座,流域面積118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384萬立方米,最大泄水流量71立方米/秒。一般年份,經水庫緩洪下泄,灌溉更加便利,而洪害可避免。現今,陽城河東南行,沿經王家池、舍科村(馮家嫣)、北偏城、南偏城、楊家莊、靳家莊、韓家垣、莊子村、義豐北村、河北村、尚文、牧庄,至文候水庫,上遊河長28公里。水庫以下東移微偏南,經西陽城、東陽城北、北堡村南、見喜,東堡村北,至史家堡村南入文峪河,下遊河長10公里。
虢義河,古稱金沙水,又名行春川、鵲頡嶺南澗水。俗名,上游叫會溝,下游叫義河、六村河。位於孝義、汾陽兩市交界左右間,發源於鵲頡嶺南麓。俗名,上游叫繪溝,下游叫義河、六村河。位於孝義、汾陽兩市交界左右間,發源於鵲頡嶺南麓。有兩支,北支源於穀雨嫣,古有靈浮泉,流長33.4公里,名三泉河,又名陽泉河,流經汾陽市三泉鎮南;南支源於會溝,東南流入汾陽市石庄鄉境,流長40.1公里。又名賈壁水,板峪水,流經石庄鄉南,在三泉鎮東、西賈壁、板峪村中穿過,至三泉鎮聶生村東南與北支匯合。南支在石庄鄉的南馬庄村,北支在石庄鄉的張家莊村建有小型水庫。南北兩源交匯後向東偏南行,河道曲折,於汾陽市董家莊村東匯入文峪河。全長70.1公里,流域面積281.7平方公里。沿途經過村莊,河左有團城、靳屯、田屯、小虢城、虞城、普會;河右有張多、莊上(新賢)(以上屬汾陽)、大虢城、北辛安(以上屬孝義)。虢義河古時有清水,清代以後南支因為地震乾涸,成為季節性洪水河,只能引洪灌溉。1989年治理下段河道,加堰固河。呂梁行署水利水保局在汾陽田屯村設虢義河管理站。
孝河,古名勝水,又名孝水,是文峪河最大的支流,該河是由下堡河(亦稱北川)與兌鎮河合流而成,下經張家莊水庫東南行,在五樓莊上游匯入文峪河。據《水經注》載,孝河從北魏時即為文峪河支流,隋唐沿襲。宋初,汾河奪文峪河中下遊河道,汾、文兩河遷徙無常,文峪河則在文水境或汾陽境轉換入汾河口,其下游孝河則沿舊道直入汾河,達八百年之久。直到清乾隆三十二年(1967年),汾河東徙,文峪河復其舊道再入孝義境入汾河,孝河再次成為文峪河支流。

水旱災害


文峪河流域由於東南有太行山太岳山,西北有呂梁山,冷暖氣流不易在流域內交匯,因而降雨量偏少,年內降水不均,十年九旱;一遇暴雨山洪發常造成洪災;一些平地排水不暢,造成下濕鹽鹼。旱災、洪災和鹽鹼是流域內主要的三種自然災害。從明成化十六年(1480)至1995年516年間共有106年為旱災年,其中大旱年與特大旱年計78年。元明清史籍有“汾陽、孝義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和“文水、汾陽、孝義、交城特旱,皆荒,民食草木,遍地餓殍,人相食”的記載。一季農業絕收,全年大幅減產,造成一縣或數縣大飢荒一類的文獻記載很多。
流域內山區和邊山區、邊山區與平原區交接地帶多暴雨洪水。局部地區性暴雨,歷時短,強度大,洪水峰高流急,對生態環境破壞極大。據歷史洪水調查,文峪河幹流最大洪水發生在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洪峰為1540立方米/秒,相當100年一遇洪峰流量。據1951年以來的46年實測資料統計,超過文峪河河道泄洪標準15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發生20年次,占統計年的435%。最大洪峰為795立方米/秒(1959年)。據史籍記載,從明弘治四年(1491年)至1977年的486年間,共發生較大洪澇災害34次。宋元豐七年(1084年),文、汾二水同時泛濫,文水平川頓成澤國,文水故城被淹毀,被迫重建新城。

治理開發


利用文峪河水灌溉,始於漢而興於唐,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清末民初,文峪河上共有澆地渠道20多條,灌溉面積約11萬畝。峪道河、虢義河、孝河等支流亦有上千年的灌溉歷史。清光緒八至十年(1882年~1884年),文水、汾陽兩縣聯合整治文峪河道,是首次全河上下統一治河。1946年,呂梁行署和文水、汾陽兩縣政府,全線整治文峪河。到1949年,文峪河地區共有灌溉渠道50多條,灌溉面積20多萬畝。
文水縣有悠久的引文峪河水灌溉的歷史。唐武德三年(620年),曾引文水南入汾州。開元二年(714年)曾開鑿甘泉等四渠,引文水灌溉文水縣開柵鎮、交城縣廣興村一帶農田數百頃。金天會十三年(1135年),文水縣民在文峪河南岸鑿常稔渠,灌北徐、南徐、中舍及宋、樊二莊農田六十四頃;元代又將文水縣甘泉渠延伸至交城縣西石侯村一帶,進一步擴大了灌溉面積,至今甘泉古渠尚存,是汾河流域保存最久的古渠道之一。明天啟五年(1625年),於文水縣西二十里開永賴渠(后改為永田渠),鑿石穿澗,灌田數十頃。
1949年以後,沿河各縣先後建立了水利機構,1953年成立了文峪河水利委員會,統一管理全河水利事業。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4次文峪河全河段綜合治理和磁窯河的擴寬、挖深、裁彎、順直工程,初步解決了文峪河的防洪和排水問題;修建了文峪河富民閘、躍進閘、磁窯河汾陽公路橋閘等一批節制工程,貫通了10條灌溉支渠。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分別建成文峪河水庫樞紐工程、孝河張家莊水庫和邊山幾十座小型水庫,以調蓄洪水,發展灌溉;文峪河中下游調整、新建和完善了6座攔河節制工程;開挖乾渠5條,完善了排退水系統,使文峪河灌區形成了水庫蓄泄調節,閘壩控制,多口吃水,灌排自如的一條龍灌溉體系。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經過水庫除險加固,灌區平田整地,完善規章制度,提高了防洪、灌溉能力。水庫自1961年攔洪蓄水以來,34年中攔蓄致災洪水11次,引供水27.4億立方米,年均引水0.83億立方米。流域內孝河、峪道河、向陽河等自流灌區進行了擴建配套以及一些地方成片深井開發,形成了十幾處萬畝井片。使文峪河流域的水地面積達到9825萬畝,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文峪河水庫
文峪河水庫
文峪河水庫,是全河唯一的大型水庫。位於文水縣北峪口村西北,地處文峪河上游山區與中下游平川銜接處,為文峪河出谷口區,屬全省六大水庫之一,是山西省未被污染的河流,水質達Ⅱ類標準,庫容1.13億立方米,水面4km2左右。該水庫距太汾高速開柵出口2.5km,距省會太原68km,距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兩大旅遊熱點40餘km。地理坐標為北緯37°31',東經112°00'。水庫成S型鑲嵌在山谷之間,水質清澈見底,周邊山勢連綿,群峰擁翠,自然環境良好,是一個山環水抱,山清水秀,適合旅遊開發的中型人工湖泊。文峪河水庫可用於旅遊開發的房屋137間近4000m2,可用於旅遊開發的庫區土地114畝,壩前土地約(包括池塘)100餘畝。
柏葉口水庫
柏葉口水庫
柏葉口水庫,是列入國家“十一五”水庫建設規劃的項目,也是我省興水戰略中35項應急水源工程之一。工程位於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會立鄉柏葉口村上游約500m的文峪河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875km2,總庫容9712萬m3,是一座以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文峪河水庫防洪為主,兼顧提高現有灌區的灌溉保證率、發電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大壩、溢洪道、泄洪發電洞和水電站等建築物組成。大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88.3m,壩頂寬10m,壩頂長310m。溢洪道總長305.45m,最大泄量為894m3/s。泄洪發電洞全長692.2m,洞徑5m。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x1600kw。工程總投資為94306萬元,總工期4年。主要工程量:土石方開挖回填607.12萬m3,混凝土工程8.08萬m3,鋼筋制安4757t,漿砌石3.77萬m3,涵洞29道,橋6座。水庫建成后,通過與文峪河水庫聯合運用,可將文峪河水庫的校核洪水標準由1000年一遇提高到2000年一遇,並向下游平川四縣市供水8737萬m3,其中城市生活供水4400萬m3,農業供水4337萬m3,同時利用水庫供水進行發電,年發電量為978萬kw.h。
龍門供水工程西祿鎮沙溝村取水口
龍門供水工程西祿鎮沙溝村取水口
柏葉口水庫龍門供水工程,位於交城縣東南部的邊山一帶,從文峪河中游龍門口築壩引水,沿文峪河北岸向東行,在西冶川溝東側開始進入引水隧洞,在石樹溝出洞後進入PCCP管線,沿307國道南側和環城北路南側東行,再折向北行並穿越磁窯河后沿晉陽路東行至華鑫焦化廠東側蓄水池,然後向東南方向在夏家營鎮北側東行、東側南行,在義望村東側南行至工程末端,即高速公路立交橋南側蓄水池。龍門口引水工程取水口設在交城縣西社鎮沙溝村上游的龍門口,位於文峪河水庫大壩上游6.5km,柏葉口水庫壩址下游19.5km。控制流域面積1496km2。輸水線路總長32.4公里,工程設計引水流量1.3立方米/秒,年供水量1800萬立方米,總投資26550萬元。通過取水樞紐、輸水箱涵、輸水倒虹吸、輸水隧洞和輸水管道,穿越交城山脈且延綿平原地區。龍門供水工程是柏葉口水庫的主要配套工程,是山西大水網工程的重要連通工程,2011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重點工程。2017年07月03日建成運行。每年為交城提供1100萬立方米工業供水和700萬立方米的農業灌溉,同時可以緩解交城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現狀。
此外,下游各支流建有神堂水庫、褚家溝水庫、文候水庫、張家莊水庫等14座中型水庫和一批節制工程。

流域入概況


自然環境

文峪河流域西倚呂梁山脈中段,地勢西北向東南傾斜,整個流域明顯可劃分高山區、邊山丘陵塬台區和平川區三類地形。流域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區。流域年平均降水量5239毫米。年際變化大,例如,文峪河水庫區,最大年降水量和最小年降水量比值為2.4倍;山區大於平川區;年內降水分配不均,6~9月的降水量佔全年70%。個別地區曾出現300毫米以上日降雨量。

社會文化

文峪河源區龐泉溝高山幽谷,清流潺潺,林木茂密。山頂草甸豐滿,溝底植被沉積厚重。氣溫寒涼濕潤,保存有大片的華北落葉松為主的原始森林,是山西省最大的林區所在地,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棲息之地,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游段葫蘆川流域為變質岩地區,山峰陡峭,林地面積占流域面積的90%,基本保持原始森林容貌,川內耕地較少。
在峪口附近即進入文峪河水庫庫尾。中下游段以文峪河水庫為中心的文峪河出山口兩側是南北狹長、寬窄不一的邊山地帶,屬中下游丘陵台塬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不僅有煤、鋁、鐵、石棉、大理石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適宜核桃、葡萄、柿子等鮮果類經濟林生長。
《水經注》記載:“文水又南逕茲氏縣故城(今汾陽縣三泉鎮鞏村東)為文湖,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謂之西湖,在縣東十里;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瀦城(今縣東南約5公里有瀦城村)”。可見在北魏時,今汾陽城東是一處方圓近百里的泱泱大湖,即古文湖。據史載,文湖宋代名“西河濼”,熙寧元年(1068年)時文湖“周四十里”,金代稱“文湖濼”,大定元年(1161年)時“深一丈,長十五里,闊八里,水澤千頃”。明萬曆時文湖稱“瀦城濼”,已無蓄水功能,此後湖水乾涸,漸由窪地改造成耕地。汾陽縣是山西省呂梁市工農業經濟繁榮發達之地。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煤、鐵礦產資源,盛產梨果、核桃、紅棗、柿子等農副產品。杏花村汾酒名揚海內外,唐代詩人杜牧名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所指就在今汾陽城東北15千米文峪河北岸的杏花村鎮汾酒以其色、香、味“三絕”著稱古今,譽滿天下,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最高獎。20世紀50年代以來,汾酒連續多次被評為國家名酒,並獲金質獎章。汾酒的高品質保證除釀造原料當地獨特的優質高粱和傳統精細的製作工藝外,主要是釀造所用的天然井水,出自一眼被世人稱為神水的深井,此井水甘甜透明、純潔爽口。
支流虢義河在汾陽城南,從上至下流經土石山區、黃土丘陵區和沖積平原區,黃土區溝塬交錯,水土流失嚴重,平原區村莊稠密,是糧棉產地,也是防汛重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