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
普里希著散文集
《梅花鹿》是一本普里希文寫的散文集,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經典的散文集。
只有對大自然的描寫來說,普里希文的觀察和體驗也要比前人細緻得多。作者以畫家的銳利眼光,特別注意光線的作用,如:“在這些朝向大海的溝里,我帶著相機,不僅追逐陽光。一清早太陽照到山間的蘆葦上,蘆葦被輕霜一打,彷彿綉上花邊,或者變成露水,大顆大顆明亮的露珠顯現在黑魆魆的懸崖和無邊無際碧藍的太平洋的背景上。”作者還特別提出“光的春天”:“從前甚至在偉大的詩人當中,有幾個能對光的春天——一年中最美妙的時光——特別感到喜歡呢?如今整潔的廣場和街道,到處充滿自由快樂的陽光,每個普通老百姓都會變成詩人。在陽光中,人群里的頭巾和女上衣閃射鮮艷的色彩,眼睛有藍的,有褐色的,有黑的,也都神采奕奕,想隱藏都隱藏不住。”
山羊都餓死了。當然山羊可以喂一下,山羊餓極了,也會湊到食槽跟前吃食,但是山羊得不到照顧,而梅花鹿又不讓山羊到槽里吃食。鹿是很自私的動物。有過這樣的事:在飢餓的冬天野鹿也會湊到槽邊吃食,但是所有的馴鹿都撲過去,把它攆走。從這一方面看來,動物的生活很簡單,而一切馴化動物的工作都建立在這種單純的飢餓感上。實際上遠東所有這些鹿場都彷彿是大森林裡自然出現的:一群野鹿在森林裡某塊地方吃食,它們從很久以前就一直住在這裡,人只要用鐵絲網把這塊海角或半島圈起來,跟整個森林隔開,鹿群的生活由於這一簡單的措施而發生巨大變化,它們便不再是野鹿,而野鹿可能就在鐵絲網旁過原來的生活。麥河鹿場里,鹿欄也很滿,只要看守人一吹號,鹿便從四面八方跑來,平台上放著長長的食槽,食槽里撒著喂鹿的大豆和包米。在我來到的三天前,新修了一個鹿欄,長3公里,除開快要割茸的鹿以外,大約有300隻鹿帶著崽子一下子涌到長著新鮮雜草的新欄里。我倒想這裡的欄這麼寬敞,鹿再也不會聽到號聲就集合了,可是看守人伊萬·弗蘭采維奇了解鹿的本性,即動物共有的慣性,決定特意為我而召集一次,讓我看看這些帶斑點的動物多麼好看。他剛吹第一聲號,就有一隻母鹿帶著鹿崽出來了,它顯然就在附近什麼地方,環視一下,明白是怎麼回事,馬上又鑽進灌木,等它再出現的時候,又帶來一隻更小的鹿崽。就在母鹿回去尋崽子的工夫,不知從什麼地方跑來一群母鹿,帶著兩隻已經割過茸的鹿和一隻剛剛長出嫩角的小鹿。舊欄那邊沒有一隻鹿出現。舊欄修在河谷的沼澤地上,專門有鹿走的道,在綠草地中間呈黑色。這條道還有分叉:一條直通麥河河邊,另一條通向麥河入海口,入海口兩岸都是懸崖峭壁,再往前就是烏蘇里灣了。舊欄如今已經空了,只有鹿不吃的草還發綠,在一片綠意的背景上,豎立著被鹿啃光了的發黑的幼樹枝條。有一隻鹿從這灌木旁邊走過時,伸頭去吃枝上的一片綠葉,我抓住時機搶拍了這個鏡頭,這一下子當然把鹿嚇壞了,可是管理員卻不無詫異地走到近前仔細觀看這片綠葉。他感到奇怪的是,鹿群在三天前才離開舊欄,這麼快就長出了葉子。在這工夫伊萬·弗蘭采維奇一直在吹號,一邊吹一邊從口袋裡掏出大豆往槽子里撒。槽子旁邊聚集一大群鹿,而灌木里還不斷有鹿跑來。我已經習慣於從遠處眺望林中或山上個別或成群吃草的鹿,習慣於躲在灌木里或懸崖里用望遠鏡從很遠的距離觀看。
這麼一大群梅花鹿,密密實實地把我們圍住,而且梅花鹿就站在跟前也一樣好看。鹿群當中有幾個是用手餵食喂慣了的,可以讓人隨意靠近,甚至可以像撫摩狗一樣撫摩它們。鹿群對獵狗“泰茄“已經習慣了,根本不注意它,只是偶爾有的母鹿特護崽子,為了使孩子免遭並不存在的危險,向獵狗撲過來,想用前蹄踢它。可是這條獵狗非常靈敏,連豹子都能躲過,兩隻獵狗一起甚至可以咬住半大野豬的耳朵。不過馬有失蹄的時候。獵狗覺得有什麼東西咬它最細癢的地方,咬得真疼,便皺著鼻子,把頭伸到尾巴底下,用牙挨排咬過去,就像理髮師用推子推絡腮鬍子似的,它是要咬跳蚤。有一隻不大的母鹿發現這隻德國獵狗陷入窘境,美麗的眼睛里閃耀出調皮的神情,便像嚮導犬一樣小心翼翼,偷偷靠近,猛然用蹄子踢了獵狗的後背一下。這一下子可把大狗嚇壞了,逗得我們笑了半天。
伊萬·弗蘭采維奇從口袋裡掏出大豆故意撒得薄一點兒,以免鹿聚堆,讓整個木槽都分配均勻,這樣一來我在攝影時就可以造成吃食鹿群的遠景“沒有盡頭”的效果……這時小鹿崽的確不敢擠進大群里,而是聚成小群站在一旁,其中有些發出不耐煩的叫聲,很像老鷹有時在高空中發出的叫聲。等到大豆吃光了,鹿群漸漸散開,母鹿便去尋找鹿崽,有的當時就喂自己的孩子,大部分都帶上孩子慢慢地朝新欄走去。不久,舊欄要完全關閉,以便維修。新欄不再讓鹿群把草吃得那麼光,便趕到第三個欄里,這樣三個欄可以輪流使用。
就在喂鹿的時候,我還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也是這麼大群鹿都忙於吃食,有一隻野鴿飛來,從槽底下揀食吃被一隻母鹿踩了翅膀。野鴿一拍打翅膀,把這隻母鹿嚇壞了,奇談猛然跳開,恐怖一下子傳編鹿群,300隻鹿一鼓勁兒把厚厚的鐵絲網沖開了,就像沖開蜘蛛網似的,全都跑到野林里。過了一些時候,派出獵狗去找,鹿群害怕兇惡的獵狗,便又跑回來,尋找人的庇護。
濱海地帶的樹木跟我們那裡的不大相同:我們的木頭堅硬密實,這裡的鄧疏鬆,用它做食具,要是腌魚就會滲出鹽滷。樹木疏鬆的原因跟沿海岩石迅速破壞的原因相同,總的說就是天氣變化無常。早春時候,樹根還扎在凍土裡,可是白天太陽把植物的地上部分烤得很熱。樹里的汁液開始活動。傍晚嚴寒又降臨,這些汁液受凍而膨脹,把木質撐開就變得疏鬆。所以樹里常常有洞,甚至可以住入。熊就常常利用樹洞做窩。常聽獵人講,熊有時從樹頂上鑽進樹洞,只有看到它喘氣在樹上掛的霜或非常冷的時候,看到從樹里冒出白氣,才知道熊藏在樹洞里。
蛇的岳母
生物遺種
遠親
大腿
庫茲涅佐夫和魯人
尤文雲和七喜子
夥計
戲院
老虎
遷徙的鳥
偷豬者
小鋁鍋的出生
喂鹿
鹿茸生
割鹿草
倒霉的肉餅
樹洞
黃玻羅
濱海的葡萄
梅花鹿
近海船
荷花
混亂
斯塔爾采夫山
小颱風
梅花鹿的交配
梅花鹿[普里希著散文集]
普里希文文屬於前蘇聯的老一輩作家。他受過高爾基的影響,但沒有步高爾基的後塵,而選擇了寫大自然的題材。最早於1907年發表過《在飛鳥不驚的地方》、《黑色的阿拉伯人》等。1925年發表《別連傑永泉》,后改名為《大自然的日曆》。30年代初他到遠東考察,寫有旅途筆記,本集所選的《梅花鹿》不是其中一部分。作者在筆記的基礎上寫出中篇小說《人蔘》,並把《人蔘》、《紫貂》、《梅花鹿》和《藍狐》一起編成集子,取名《金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