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魯西南

1996年韋廉執導電影

《鏖戰魯西南》是韋廉導演,盧奇、古月孫飛虎、孫維民、路希主演的戰爭歷史影片,於1996年1月1日上映。

故事主要講述了1947年夏,蔣介石重點進攻陝北解放區,中共中央被迫撤離延安。為扭轉全國戰局,毛澤東制定了兩翼牽制、中央突破的方針,由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實施中央突破,到敵人後方去,將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

劇情簡介


1947年年夏,蔣介石重點進攻陝北解放區,國民黨軍隊佔領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延安,中國革命處於危急關頭。為扭轉戰局,毛澤東從戰略高度出發,提出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以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相互配合,形成“品”字形戰略格局,經略中原,徹底改變敵我戰略態勢,為奪取全國勝利邁出了堅定而關鍵的一步。為實現這一戰略思想,劉鄧大軍南渡黃河,在魯西南與敵鏖戰,先後取得鄆城、定陶、六營集戰役的勝利,接著,又攻克敵重兵把守的羊山集。此時,國民黨當局緊急調集35萬大軍日府兼程撲向羊山集,並企圖利用當地連降暴雨洪水猛漲之機,襲擊我軍。面對嚴重的敵情、水情和黨中央發來的“陝北情況甚為困難”的電報,劉鄧徹夜未眠,毅然決定立即南下。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鄧小平盧奇晉冀魯豫軍區政委
毛澤東古月 中共中央主席
蔣中正孫飛虎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周恩來孫維民中共中央副主席
任弼時 路希中共中央書記

職員表


總導演韋廉
編劇姚遠、王玉彬、王蘇紅、韋廉、李寶林

幕後製作


影片背景

魯西南戰役的主要經驗是我軍緊緊抓住並利用敵人逐批來援的弱點,組織連續作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來援之敵。我軍突破黃河后,乘援敵王敬久兵團尚在隴海路附近集結的有利時機,集中兵力迅速攻克鄆城、定陶,收復曹縣,開闢了殲敵的有利戰場;在王敬久兵團北援時,又乘第二批援敵王仲廉兵團徘徊於蘭封、定陶間的有利時機,抓住王敬久兵團部署上的弱點,迅速集中兵力,先打頭(六營集),再打尾(金鄉北援之敵),然後從容圍攻中間的羊山集,從而各個殲滅了王敬久兵團的3個整編師。
魯西南戰役,是我軍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戰。此役,國民黨軍雖調集了10個整編師、25個半旅、18萬餘人,出動戰鬥機、轟炸機等1500餘架次,但未能挽救失敗的命運。我軍以15個旅的兵力,經過28天的連續作戰,殲敵4個整編師師部、9個半旅6萬餘人,繳獲各種炮872門及大量軍用物資,擊落飛機兩架,迫敵先後從西北、山東和中原等地調動7個整編師17個半旅向魯西南馳援,打亂了敵人的戰略部署,為挺進大別山開闢了通道;並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東我軍粉碎敵人重點進攻的作戰。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1996年華表獎”1996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獲獎
韋廉優秀導演獎
傅學誠優秀男演員獎
-優秀電影技術獎
1997年解放軍文藝獎第六屆“解放軍文藝獎”-“解放軍文藝獎”
五個一工程”第六屆“五個一工程”-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
優秀影片上海影評人“十佳優秀影片-“十佳優秀影片
上海影評評人上海影評評人傅學誠“優秀男演員”獎
上海影評評人-優秀電影技術獎
百花獎第二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金雞獎”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最佳美術獎
-最佳煙火獎
-廣東“佛山市長杯”獎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影片
-最佳音樂
-最佳錄音
-最佳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