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關上村的結果 展開
關上村
貴州省天柱縣瓮洞鎮關上村
關上村為黔東第一關所在地,這裡歷史悠久。關上村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瓮洞鎮,,始建於乾隆24年,是一道赫赫有名的雄關,這道雄關位於清水江畔的渡頭坡,它上扼黔東,下接沅芷,為出黔入湘的必經之路,水陸交通咽喉,地勢十分險要,山水風光秀美。
清朝道光年間便在坡上設置關卡,建立炮台,常年駐軍,稱其為“黔東第一關”。因為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因為在清朝至民國時期,貴州清水江流域的木材生意異常發展,商賈雲集,民國時蔣介石曾派遣親信胡為乎駐守於此,任厘金局局長一職,專門對過往客商,尤其是上游的木材生意收取稅收。
黔東第一關位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瓮洞,始建於乾隆24年,是一道赫赫有名的雄關,這道雄關位於清水江畔的渡頭坡,它上扼黔東,下接沅芷,為出黔入湘的必經之路,水陸交通咽喉,地勢十分險要,山水風光秀美。清朝道光年間便在坡上設置關卡,建立炮台,常年駐軍,稱其為“黔東第一關”。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朱梓(江蘇贛榆縣沙河鎮,魚米之鄉之人),首任天柱知縣。當時沒有公路、汽車,運輸主要靠水路。
朱梓上任后對清水江天柱段進行考察,下文在瓮洞建立市鎮,號召當地官商集資修建下河碼頭,方便當地客商農民裝卸船倉貨物,方便政府收稅,清水江沿岸第一個港灣碼頭誕生了。
黔東第一關,是當時天柱連接省內外的重要港口,知縣號召苗侗居民辦官店、客棧,方便官商往來,農民工裝卸船倉貨物,於是瓮洞市鎮各種店鋪一時間琳琅滿目,十分繁華。
從明萬曆21年(1593年)經清朝到民國,由於當時主要交通靠水路,天柱境內大量物資的調運均從瓮洞經過,出口物資有竹、木、炭、柴、土特產品。畜牧類有耕牛、菜牛、羊、肥豬等。進口物資有食鹽、布匹、百貨、南貨、生活資料、生產工具。木商生意更是一番火熱,經濟十分活躍,一年四季瓮洞塆塘揪扎木排的號子聲、圍木材扴尺聲、打斧印的木頭聲,搬運工上碼頭腳步號子聲,響徹兩岸山谷,一片繁忙的景象。
“黔東第一關”始建於乾隆24年,公曆1759年至今355年,清宣統、民國前由省府派員任瓮洞厘經局總辦,因為瓮洞地形複雜,在湘黔界的會同、芷江、新晃、黔陽、天柱五縣包圍之中,周邊每縣都有保警隊,黔陽地區(現在的懷化地區)洪江市還駐紮有國民黨中央軍。自古以來官商一家,兵匪一家,欺壓百姓。
凡來瓮洞任厘經局總辦人物官職都是縣處級官員,民國第一任厘經局總辦鬍子才,副總辦楊躍庭(渡馬鄉人)。厘經局總辦坐鎮瓮洞局,管理瓮洞22個行政村的事務,管理武裝部隊,經常在湘黔邊界剿匪,才得安寧。鬍子才任厘經局總辦時,買下了金子寨至省洞清水江河段近30華里,曾在省洞攔江設卡課稅。
民國26年(1937年)天柱排工放運木排至洪江港灣,湖南洪江市地頭蛇不準再放到常德,此段水路700華里要由當地居民接運,讓湖南排工享受運費收入。雙方發生茅盾,關押了數十人。案件告到長沙省府,洪江市政府釋放了被關押排工。
天柱木商逐年沿沅江常德、陬市,出洞庭,入長江,先後在武漢、南京建立了天柱木業商會,木材商會,生意越做越大,成為通江達海的木材貴州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