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縣
湖南懷化的自治縣
新晃[huàng]侗族自治縣,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位於湘西中低山丘陵西部,西接雲貴高原,東連芷江,西南北三面與貴州毗鄰。總面積150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佔總面積的84.22%,最高峰天雷山海拔1136米。境內溪流眾多,形成許多溪谷平地。全縣轄9個鎮、2個民族鄉),縣政府駐晃州鎮。2020年末,全縣總人口22.0775萬人。
新晃森林覆蓋率達67.5%,右旋龍腦樟呈群落分佈,是中國大陸僅有的右旋龍腦樟種源地。礦產資源較多,其中鉀長石儲量9億噸,重晶石儲量2.8億噸,為全國特大型礦床,被譽為“中國鋇都”。農副產品產量較大,是“中國湘西黃牛之鄉”和湖南省煙葉生產基地縣。歷史文化特色濃郁,在秦漢時期屬夜郎國治地,唐貞觀八年設夜郎縣,歷時108年。侗文化、夜郎文化積澱厚重,原始稻作文化、儺文化保存良好。儺戲“咚咚推”已入列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縣城是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GDP)為577015萬元,增長7.4%,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45705萬元。
新晃侗族自治縣
在唐代,縣地開始州縣建置。唐貞觀八年(634),析龍標置夜郎縣。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為沅州,又析夜郎縣置渭溪縣,渭溪縣治在今老晃城。長安四年(704),改沅州之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開元十三年(725)改舞州為鶴州。開元二十三年(735),又改鶴州為業州,置獎州龍溪郡,領峨山、渭溪、梓姜三縣。唐時,另置晃州羈縻州,縣地部分屬晃州羈縻州,為黔州都督府所轄。唐末至五代時。藩鎮割據,縣地大戶田漢權據得獎州,改獎州為晃州。
宋淳化二年(991),田氏歸順宋朝(仍為羈縻)。熙寧七年(1074),章敦以武力收復溪峒黔、古、顯、敘、峽、中勝、富、嬴、綉、允、雲、洽、晃、波、獎、峨、宜十七州,置沅州,以唐潭陽縣地置盧陽縣,縣地屬沅州盧陽縣,。北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至宣和二年(1120)縣地復置夜郎縣。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沅州安撫司,翌年改為沅州路,縣地隨盧陽縣屬之。
明時,縣地屬沅州,置晃州驛、晃州巡檢司。
清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縣,涼傘坪添駐通判一員。乾隆三年裁晃州驛設涼山巡檢司。嘉慶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撫巴、貴州巡撫文合同勘察,從芷江縣劃出六里置晃州直隸廳,屬辰沅道。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置晃縣。
1949年11月 7日晃縣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縣人民政府,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撤會同專區成立芷江專區,晃縣屬芷江專區;同年12月改芷江專區為黔陽專區,晃縣屬黔陽專區。1956年1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1981年7月改黔陽專區為懷化行政公署,新晃縣屬懷化行政公署。
1998年5月懷化撤地設市,新晃縣隨屬懷化市至今。
新晃侗族自治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晃侗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241690人,其中(7鎮16鄉),新晃鎮25768人,波州鎮11443人,興隆鎮19405人,魚市鎮10727人,涼傘鎮13137人,扶羅鎮13686人,中寨鎮13494人,步頭降鄉9904人,洞坪鄉8203人,大灣羅鄉8675人,方家屯鄉13699人,晏家鄉6228人,林沖鄉6516人,天堂鄉6504人,黃雷鄉5925人,凳寨鄉8087人,茶坪鄉4178人,新寨鄉8785人,貢溪鄉11648人,李樹鄉9067人,禾灘鄉8686人,碧朗鄉7041人,米貝鄉9158人,新晃汞礦1726人。
2004年,全縣轄7個鎮、16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新晃鎮、波洲鎮、興隆鎮、魚市鎮、涼傘鎮、扶羅鎮、中寨鎮、步頭降苗族鄉、洞坪鄉、大灣羅鄉、方家屯鄉、晏家鄉、林沖鄉、天堂鄉、黃雷鄉、凳寨鄉、茶坪鄉、新寨鄉、貢溪鄉、李樹鄉、禾灘鄉、碧朗鄉、米貝苗族鄉。
新晃侗族自治縣
晃州鎮 | 轄:老晃城、中山門、橋南、太陽坪、龍溪口、橋東、橋西7個居委會;日光、紅光、三拱橋、末設、新村、太陽山、林溪沖、柏樹林、民主、民生、沙灣、長樂坪、大群、崇仁寨、禾公、半溪、浮漂田、楓木灣、禾排、烏木溪、丁字坳、塘洞、建新、勝利、石家坪、米公寨、木鐸溪、中段、向家地、酸廣沖、川岩、高寨、冷水沖、塘家壩、大灣羅、毛溪、甘家橋、水洞、興隆坳、新坪、風火井、坳背羅、梅子坪、大洞坪、白岩灣、何家田、新民、洞坡、小洪溪、馬溪沖、方家屯、楓樹屯、胡家壩、楊家橋、大樹灣、石烏溪、上寨56個村委會。 |
波洲鎮 | 轄:波洲居委會;爐沖、長塘坪、紅岩、瓦屋坡、花草溪、小竹溪、波洲、暮山坪、江口、苗沖、田壟頭、杉木塘、廖溪、柳寨、田坪、坳背、洞坪、大坪18個村委會。 |
魚市鎮 | 轄:魚市、酒店塘2個居委會;新橋、團溪、天樅、笑天洞、岩山、魚市、前鋒、光輝、老黃沖、小魚塘、和平、古里、大壩河、鴨塘、地芽、梅溪、壩上、晏家、斗溪、殿溪、肖家莊、河壩、大灣23個村委會。 |
涼傘鎮 | 轄:涼傘鎮居委會;沖首、梭溪、坪南、壩堤、桓膽、桂岱、壩萬、沖場、高牌、廣東溝、美老、涼傘、絞西、劉坪、子城、桂正溪、街上、寸口、萬家、板凳寨、轉水、城堡、黃鸝、茅坪、絞碧、岑棚、大田、壽里、絞海、台洞、光芒、桂光、安馬、花園、東村、凳寨、沖亨、塘教、美岩、美岩沖、陽肖、茶坪場、馬宗、韭菜塘44個村委會。 |
扶羅鎮 | 轄:扶羅鎮居委會;傘寨、東風、桂貢、扶羅、雲溪、皂溪、岑庄、拱夫、弓判、克寨、橫坡、岑龍、桐木、八岱、三江、丈溪、楓木、紅星、科賴、坪地、彭岩、渡溪、新寨、飛山、竹樹、磨寨、龍寨、朝陽、圭界、八世、壩坪、老寨、老行、磨溪、壩馬35個村委會。 |
中寨鎮 | 轄:中寨鎮居委會;中寨、岑楓、大寨、計寨、草場、新賽、賽容、地堡、中團、公道、恩溪、江米、半江、溝溪、祥沖、省溪、降溪、牛場、頭家、岑蘭、比足、穩溪、約溪23個村委會。 |
步頭降苗族鄉 | 轄:姑巴溪、土鹿坪、酉溪、步頭降、新江、雷家田、天雷、槐口、茶山、淶溪、腿溪、大秉溪、小秉溪、黃陽14個村委會。 |
林沖鎮 | 轄:林沖、唐家、大堡、斗溪、卧曼、石馬坪、劉家、田壩、栗山、地莆、馬王、塘寨、桂根、地習、道丁、高洞、小簸、大榜、界牌、絞溝、竹坪、大旺、天堂、宋寨、櫻桃25個村委會。 |
貢溪鎮 | 轄:紹溪、甘屯、甘美、天堂、茂守、上田、貢溪、四路、碧林、東溪、銅鼓、高寨、田家13個村委會。 |
禾灘鎮 | 轄:閃溪、禾岑、龍洞、大田、青山、岑貢、洛溪、世溪、進蠶、禾灘、文祥、岑芒、姑召、大坪坡、楊柳沖、岑朗、龍興、三江、歲溪、大晏、龍塘21個村委會。 |
米貝苗族鄉 | 轄:爛泥、茶坪、竹坡、趙家溪、富家沖、石羊洞、米貝、潭洞、大塘、練溪、黃連、阿界、同良山、歇場坡、碧李橋、左溪、阿況、阿覓、碧朗、趕溪、古堆、化溪、團結、興隆24個村委會。 |
新晃縣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8°47'13"──109°26'45",北緯27°4'16"──27°29'58"之間,東西長52.5公里,南 北寬42.3公里,土地總面積1508平方公里。新晃位於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頭形”版圖的“鼻尖”上,沅水支流潕水的中游,東連芷江侗族自治縣,南、西、北三面分別與貴州省天柱縣、三穗縣、鎮遠縣、玉屏縣及萬山區毗鄰。
新晃縣—芷江縣地勢
新晃處於雲貴高原苗嶺余脈延伸末端,既有高原地相,又展山區特色。海拔大多在500 ~1100米之間。東南部以天雷山海拔1136.3米,構成了東南一屏障。西南部以海拔1101.5米的美岩大坡為主體。
新晃縣水域寬廣,有大小河流260餘條,屬長江水系的沅水支流——潕水河流經縣境,還有平溪、西溪、中和溪、龍溪貫穿東南西北。
新晃侗族自治縣
重金石
新晃縣共發現礦產地20餘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處(貢溪重晶石礦),大型礦床1個(硅酸鹽鉀礦床),中型礦床1個(酒店塘汞礦床,因礦產資源枯竭已關閉),其餘均為小型礦床、礦(化)點。有一定規模和資源儲量的主要礦產資源有重晶石礦、汞礦、磷礦、硅酸鹽鉀礦、石灰岩、磚瓦粘土、銅鉛鋅礦、金礦。
2013年末,轄區總人口27.1萬人(常住人口24.4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1萬人,城鎮化率26.47%。另有流動人口5.4萬人,其中流入1703人。總人口中,男性14.63萬人,佔54.08%;女性12.42萬人,佔45.92%;14歲以下4.36萬人,佔16.12%;15-64歲19.96萬人,佔72.65%;65歲以上3.04萬人,佔11.23%。總人口中,以侗族為主,達21.68萬人,佔80.13%;有漢族、苗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黎族、壯族、布依族、滿族、瑤族、白族、土家族、佤族水族、土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等25個民族,人口5.38萬人,佔總人口的19.87%。超過千人的有漢族3.56萬人,佔總人口的13.15%;苗族1.73萬人,佔總人口6.36%。2011年人口出生率15.34‰,人口死亡率6.81‰,人口自燃增長率8.53‰。
2017年末,全縣總人口25901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538人,農業人口217478人,年內出生人口3086人,人口出生率為11.9‰,年內死亡人口4449人,死亡率17.15‰,人口計劃生育率94.12%。
2021年5月28日,懷化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新晃侗族自治縣人口數為22.0775萬人。
2017年,全縣生產總值(GDP)為577015萬元,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7652萬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65463萬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233900萬元,增長10.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2825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49.4:36.6調整為13.5:46:40.5。
2017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45705萬元,比上年增長12.46%,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8383萬元,增長2.9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2967萬元,增長45.08%;上划省級收入完成3355萬元,增長6.31%。在地方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20119萬元,增長20.14%;非稅收入完成9264萬元,下降21.50%。全年財政總支出285660萬元,增長3.14%。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2217萬元,增長2.4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2975萬元,教育支出36567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1482萬元,醫療衛生支出25010萬元,節能環保支出5481萬元。
2017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621250萬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房地產投資完成45545萬元。全年投資開工項目110個,竣工項目90個,施工房屋面積74.46萬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71.1萬平方米。
新晃侗族自治縣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8920萬元,比上年增長3.0%,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8445萬元,增長3.0%。其中,農業總產值53002萬元,增長0.61%,實現增加值31952.6萬元,增長0.61%;林業總產值5798萬元,增長3.65%,實現增加值4858.9萬元, 增長3.65%;牧業總產值96314.3萬元,增長4.24%,實現增加值38988萬元, 增長4.24%;漁業總產值2585.7萬元,增長2.8%,實現增加值1852.6萬元,增長2.8%;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220萬元,增長8.0%,實現增加值792.9萬元,增長8.0%。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01萬畝,其中稻穀種植面積22.22萬畝。糧食總產量82353噸,比上年增長2.93%,其中穀物73627噸,增長2.88%,薯類8486噸,增長3.15%,豆類240噸,增長12.15%。油料播種面積5.87萬畝,油類總產4379噸,增長0.64%,其中油菜籽4313噸,增長0.14%。經濟作物中,煙葉種植面積0.39萬畝,煙葉總產490噸,下降12.34%,其中烤煙490噸。水果總產8682噸,增長0.4%,其中柑橘類5249噸,增長0.23%;果用瓜1553噸,增長0.58%;其他水果1448噸。蔬菜種植面積4.92萬畝,蔬菜54575噸。
全年出欄生豬21.18萬頭,增長2.92%;出欄牛5.86萬頭,增長0.51%;出欄羊4.25萬隻,增長3.91%;出籠家禽99.55萬羽,增長0.87%;肉類總產量24809噸;水產品產量1792噸,增長2.81%。
全年共投入財政涉農資金29044.13萬元,其中整合中央財政資金14507.98萬元、省級財政資金12308.88萬元、整合縣級財政資金1000萬元、上年結轉資金1227.27萬元。社會扶貧成效顯著,各類社會資源助力新晃脫貧攻堅,累計物資和資金達4390.96萬元。全年實施扶貧項目671個,實現25個貧困村退出,新增脫貧人口8007人。
2017年,全縣完成工業增加值246318萬元,同比增長7.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長9.1%,重工業增長6.3%。201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33戶。
在規模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全年發電量7650.22萬千瓦小時;水泥33.76萬噸,增長79.1%;牛肉休閑食品2406噸,增長16.8%;植物油8568噸,增長17.2%;複合肥17.65萬噸,增長3.3%;鐵合金6.1萬噸,增長16.4%;機製紙及紙板3.92萬噸,增長19.6%;生產蓄電池13.2萬隻,增長25.7%。
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173277.1萬元,增長11.2%。從地域看,城鎮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3659.5萬元,增長11.14%;鄉村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9617.6萬元,增長11.1%。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58860.8萬元,增長1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4416.3萬元,增長11.7%。
全年引進招商項目20個,合同引進資金51.2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7.4億元,增長7.0%。
全縣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餘額611341萬元,比年初增長4.8%。其中企業存款64149萬元,下降6.4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67249萬元,增長10.3%。全縣金融機構年末各項貸款餘額220588萬元,比年初增長7.0%。從貸款期限看,短期貸款餘額48970萬元,增長5.83%;中長期貸款餘額208068萬元,下降1.32%。
全年保費業務收入13701萬元,增長34.15%,其中財產保險收入4789萬元,人身保險收入8912萬元。全年保險賠付款支出4732萬元,下降13.23%,其中財產保險支出1532萬元,人身保險支出3200萬元。
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914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6家資質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348429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6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9.7萬平方米。
全年組織申報科技計劃項目4項,爭取資金80萬元,申報專利152件,其中發明專利38件。
截止2017年末,縣職業中專1所,在校學生1025人,教職工83人。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學生3149人,有教職員工301人,其中,專任教師230人。獨立初級中學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9所,在校學生7956人,有教職員工488人,其中專任教師248人。完全小學18所,在校學生18237人,有教職工840人,其中專任教師803人。有幼兒園22所,在園幼兒數6655人,有教職工347人,有專任教師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小學在校學生輟學率為0.01%,初中入學率98.2%,初中在校學生輟學率1.09%,高考錄取率95.04%。
2017年完成惠民文化送戲下鄉演出138場次,送圖書2300餘冊,開展各類文化藝術交流等活動近17場次,組織舉辦特色民族傳統習俗文化活動15餘次,參加群眾達20000餘人次。完成惠農數字電影公益放映3300場次,觀看人數累計達23萬人。城鄉公共服務實現一體化,全縣有137個行政村農家書屋,159個自然村書屋點,13個社區(居委會)農家書屋點,11個鄉村文化廣場均投入使用。全縣137個村安裝694個廣播點,城區音柱100個,廣播喇叭1588隻,累計完成有線廣播電視入戶11000餘戶。
全縣電視轉播發射台1座,電視發射機2部,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有線電視用戶34000餘戶。全年電視節目播出時間為5610小時,製作電視節目時間310小時,全年播發新聞稿件1500餘條,各類專題節目70期。
截止2017年末,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2.16萬人,征繳基金3323.45萬元。2017年末,全縣衛生系統醫療機構28個(其中醫院3所),從醫人員1595人,在編人員106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953人,醫生525人。衛生機構編製床位1636張,實際開放床位1881張。全年就診人數92.05萬人次,出院人數6.53萬人次。
2017年,全年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在職職工8115人, 實際繳費人數7427人,全年共收繳養老保險基金4603萬元。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460人,征繳基金128.88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8305人,征繳基金4350萬元;生育保險參保10806人,征繳基金159萬元。工傷保險參保20278人,征繳基金877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666人,征繳基金9540萬元。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78000人,征繳基金945萬元。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244人,發放城鎮居民低保金1051.9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224人,發放農村居民低保金1734.75萬元。
2017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3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82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314元,人均食品支出4872元,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548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3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856元,人均食品支出2484元,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056元。
截止2017年末,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14614.21萬元。其中完成郵政業務收2374.21萬元,完成電信業務收入12240萬元。全縣固定電話用戶11953戶,行動電話用戶133122戶,網際網路寬頻用戶15592戶。
截止2017年末,縣城飲用水源監測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監測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標準,縣城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年COD排放量2477噸,SO2排放量2491 噸,氮氧化物排放量550噸,氨氮排放量264噸。全縣森林覆蓋率69.09%,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1%,城鎮化率37.21%。
截止2017年末,全年共發生各類事故5起,死亡人數4人。其中工礦商貿事故3起,死亡2人,含火災事故1起,無傷亡;鐵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6人。
新晃的民風民俗中,仍保留夜郎文化遺跡。傳說夜郎王誕生於竹,所以竹也就成了夜郎地區民族的崇拜物,並衍生出異彩紛呈的夜郎竹文化。新晃的竹品種豐富,有楠竹、水竹、苦竹、綿竹、貴竹、黑竹、白竹、羅漢竹等十數種。新晃竹文化十分豐富,有很多竹製品的竹建築,如竹筒、竹籮、竹椅、竹床、竹席、竹碗、竹筷、竹飯盒、竹墊、竹漁具等,更有意思的是在民風民俗中有“陪竹”、“祭竹”、“葬竹”、“隔竹”等習俗,民間還有“接竹”、“吞竹”等絕活。
新晃侗族自治縣
最能體現新晃傳承古夜郎神秘文化、民風民俗的當推稻作巫儺文化。由於新晃先民“能耕田”歷史久遠,故稻作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除用稻草製作草神、草棚、草屋、草帽、草鞋、草床、草團、草繩、草標外,新晃農村今日還流傳“開秧門”、“掃陽春”、“嘗新節”、“壓嫁妝”、“滾泥田”等具有濃厚稻作文化色彩的生產、生活習俗。最有影響的還有以祭“稻神”為主的貢溪鄉四路村的儺戲“呼呼推”(因表演者在舞蹈中隨兩聲鼓點一聲鑼聲不斷反覆,故得名。)表演者著稻草衣、戴面具,表演內容多私法生產生活中情形。歷年來國內民俗學專家及日本、韓國等外國民間文化專家十餘次來四路村考察。1997年9月,日本民俗學專家秋原秀三郎教授,日本中部大學教授黃強博士等到四路村考察了“呼呼推”后興奮地說:“找遍東南亞,到過世界許多國家,還從沒有見過如此古老且保存完整的稻作文化遺風”。新晃流傳的夜郎巫儺文化主要還有“儺技”、“儺堂戲”等。“儺技”除上刀山、過刀橋、踏火海、踩紅犁、銜紅鐵之類,令人驚訝的還有吃瓷碗、嚼玻璃、吞鐵釘、吞尖竹、燙油洗臉、死雞還陽、鋼針穿脖等絕活。
新晃侗族自治縣
新晃的石涼亭位於中寨鎮新寨村,全用石頭建造,獨具風格。新晃石拱橋,橋礅、橋拱、橋面均用石頭建造。弔橋,在新晃至涼傘公路一線河流上建有十餘座。
在1999年於貴陽召開的夜郎學術研討會上,有關夜郎古國的民族構成及中心區域所在地就成了激烈爭論的焦點。雲南專家以當時出土的“輔汗王印”為據提出,夜郎國國都在雲南沾益;湖南學者以夜郎文化的核心是楚文化為由,認為其國都應在楚地;廣西學者則認為,夜郎古國的活動中心在廣西凌雲。除了省際“爭奪”,貴州所屬的興仁、赫章、岑鞏等10多個縣市也參與進來。
01
2010年10月,新晃宣布50億元打造古夜郎國計劃。此後不久,貴州省委宣傳部協同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予以回應,再次重申“夜郎是貴州當仁不讓的品牌”。
(一)文物遺址
大灣羅古代崖葬群懸棺景區(大灣羅鄉向家地村、高寨村);古動物化石遺址(大灣羅鄉打岩坡);雙獅峰古營盤(方家屯鄉石烏溪村);舊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長樂坪村);新石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商周遺址(興隆鎮柏樹林村);秦漢遺址(魚市鎮五里卡小坑);唐、宋遺址(洞坪鄉姑召村、波洲鎮紅岩村);印台古迹(興隆鎮民主村);老營盤(興隆鎮丁字坳);龍門坳(波洲鎮龍門坳);“金鑾殿”(貢溪鄉甘屯村);賀龍指揮部舊址(新晃鎮龍溪口貴州街)。
(二)古建築
石涼亭(中寨鎮新賽村);三拱橋(新晃鎮紅光村);龍溪口古城古建築(新晃鎮龍溪口);唐伯賡故居(波洲鎮暮山坪村)。
(三)仿古建築
鎮江閣(新晃鎮龍溪公園);文昌閣(扶羅鎮傘寨村);燕來寺(大灣羅鄉新坪村);民俗文化村(興隆鎮丁字坳村);北侗風雨橋(中寨鎮中寨村)。夜郎古都(城樓、舞陽樓、竹王祠)
(四)碑刻
夜郎故地牌坊(波洲鎮龍門坳);雙獅峰古營盤“黃公屯”(方家屯鄉石烏溪村);牛雕(魚市鎮光輝村);夜郎文體廣場圖騰柱(新晃鎮);“燕然石刻”(興隆鎮民生村);天書石刻(茶坪鄉沖亨村);“特立”石刻(新晃一完小對面);燕趙石刻(新晃一中)。
(五)名山勝景
黃家壠森林公園-夜郎古都(興隆鎮柏樹林村、民主村;大灣羅鄉興隆坳村、甘家橋村);涼傘溫泉(涼傘鎮沖首村);夜郎谷(方家屯鄉何家田村、白岩灣村、洞坡村);仙人橋、鐘鳴洞坡岩腦景區(大灣羅鄉毛溪村、高寨村、塘家壩村);廟背蟮壠休閑區(方家屯鄉楊家橋村、新晃鎮三拱橋村);三奇洞、紹溪溶洞(貢溪鄉甘屯村、紹溪村);天雷山(步頭降鄉);萬寶山(興隆鎮);公岩、母岩(涼傘鎮劉坪村)
(六)古樹
晏家千年銀杏(晏家鄉殿溪村);紅豆杉(凳寨鄉);倒生杉(扶羅鎮傘寨村);古銀杏群(米貝鄉阿況村);大樹灣古樹(方家屯鄉大樹灣村);雪凍花(林沖鄉塘寨村);古楓樹群(新寨鄉新寨村);金桂樹(步頭降鄉淶溪村);銀杏樹(大灣羅鄉大灣村);懸鏡山銀杏群五樹連根(李樹鄉科賴村)。
夜郎谷
燕來寺
夜郎古樂城
龍溪古鎮,位於縣城西北龍溪河與潕水河交匯處,古鎮建築整體布局縝密,工藝精湛,格調清新,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儒道學思想和融通吐納的民族特點。
貢溪鄉距縣城53公里,地處雲貴高原邊沿,湘黔兩省交界,地勢險峻,峽谷幽深,由於雪峰古陸端喀斯特徒坎地貌形成的溶洞群千姿百態、星羅棋布,延綿數十里,據考古學者初探,溶洞中發現了70萬年前的犀牛、馬、羊、熊等大群古動物化石。
新晃侗族自治縣涼傘鄉西北角的涼山嶺上,屹立著兩座巨石,一座上面寬大下面窄小,像一個撐著雨傘的巨人,肅立峰頂;一座像一位美女立於峰頂側面的懸崖之上。人們叫它們為公岩、母岩。
2020年7月,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1年1月18日,入選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