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風雨橋的結果 展開

風雨橋

橋樑的一個種類

風雨橋又稱花橋、福橋,流行於湖南、湖北、浙江、福建、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桿、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樑之一。因為行人過往能躲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結構特徵


風雨橋通常由橋、塔、亭組成,材料主要為木料,靠鑿榫銜接。橋面鋪板,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
橋樑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
風雨橋
風雨橋
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樑,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游廊宛如長龍。游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
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廓避間為過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長廓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製神話故事彩畫。
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所以這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橫跨溪河,傲立蒼穹,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建造過程


風雨橋,都是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建橋時,不用一顆鐵釘,只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其堅固程度不亞於鐵、石橋,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損。
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河床的寬度大小,設計出各式各樣的風雨橋,不過在眾多的風雨橋中,以亭樓式的風雨橋居多,這種風雨橋於長廊頂部豎起多個寶塔式樓閣,樓閣飛檐重疊,少的有三層,多的達五層。橋身莊重巍峨,如巨龍卧江,氣吞山河,十分壯觀。橋面兩側有精緻的欄桿和舒適的座位,可供人們憩息。橋壁上或雕或畫有雄獅、蝙蝠、鳳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圖案,形象詼諧灑脫,古香古色,栩栩如生。據傳,風雨橋建在溪河上不僅僅是給人們交通提供便利,而且還有鎮邪和留財之意。

建築特色


在貴州、廣西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鼓樓和風雨橋。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風雨橋又稱花橋,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篾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
風雨橋
風雨橋
此橋又稱“花橋”,以其能避風雨並飾彩繪而得名。是一種集橋、廊、亭三者為一體的橋樑建築。這種橋由下、中、上三部分組成。下部是橋墩,用大青石圍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體,上下游均為銳角,以減少洪水的衝擊。中部為橋面,採用密布式懸臂托架簡支梁體系,全為木質結構。橋樑跨度一般不超過10米,以適應有限的木材長度。上部為橋面廊亭,採用榫卯結合的樑柱體系聯成整體。廊亭木柱間設有座凳欄桿,欄外挑出一層風雨檐,既增強橋的整體美感,又保護橋面和托架。橋架就放在橋墩上面,而橋墩與橋台之間沒有任何鉚固措施,只憑橋台和橋墩起著架空的承台作用。

分佈地區


風雨橋流行於湖南、貴州、廣西、湖北、浙江等地,多建於交通要道。方便行人過往歇腳,也是迎賓場所。歷來由民眾集資、獻工、獻料建成,橋頭立石碑,鐫刻捐資、獻工料者姓名。

湖南邵陽

風雨橋地處邵陽縣河伯鄉源頭村,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由當地陳氏大戶主修,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風雨橋原為石墩木質板橋,由橋、塔、亭組成,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桿、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後幾經修繕,改為石板橋,將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生肖等裝飾,經過百年風雨,風姿依然。

廣西三江

乾州古城風雨橋
乾州古城風雨橋
坐落在廣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座橋建於1912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橋。其結構以橋墩、橋身為主的兩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鋪墊,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鋪放數層並排巨杉圓木,再鋪木板作橋面,橋面上 蓋起瓦頂長廊橋身。橋身為四柱抬樓式建築,橋頂建造數個高出橋身的瓦頂數層飛檐翅起角樓亭、美麗、壯觀。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長廊和樓亭的瓦檐頭均有雕刻繪畫,人物、山水、花、獸類色澤鮮艷,栩栩如生,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這座橫跨林溪河的橋,為石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築,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橋亭和19間橋廊,亭廊相連,渾然一體,十分雄偉壯觀。橋面架杉木,鋪木板,橋長64.4米,寬3.4米,高10.6米,橋的兩旁鑲著欄桿,好似一條長廊;橋中有5個多角塔形亭子,飛檐高翹,猶如羽翼舒展;橋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畫。整座橋雄偉壯觀,氣象渾厚,彷彿一道燦爛的彩虹。它的建築驚人之處在於整座橋樑不用一釘一鉚,大小條木,鑿木相吻,以榫銜接。全部結構,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卻一絲不差。橋上兩旁還設有長凳供人憩息。
據有關資料記載,程陽風雨橋與中國的石拱趙州橋、鐵索瀘定橋及羅馬的鋼樑諾娃上的沃橋齊名,為世界四座歷史名橋之一,這在世界建築史上都是一個奇迹。
工程項目由著名侗族木匠師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楊似玉及7個木構建築工程隊共150多人承建。2009年年9月,投資5000多萬元興建的三江風雨橋水泥結構部分竣工並通車。2010年3月,風雨橋木構建設部施工,修橋所需的全部1800多立方米木材。

浙江新昌

新昌縣上三坑風雨橋
新昌縣上三坑風雨橋
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東南約40公里的巧英鄉上三坑村,在舊時三涇至寧海的古道上。今存風雨橋,木拱橋,橋而上有橋廊可供行人避雨小憩和村民乘涼聚談。橋長16.8米,寬4.78米,水底至橋廊檐高8.13米。橋廊用36根木柱支撐,每邊13根,兩側木製板作橋欄。橋腳為23根圓木按二個八字形組合而成,其中14根木柱嵌進兩岸石坎中,上鋪橋板。橋廊樑上有“時嘉慶拾玖年拾月吉總理國學生俞熠、劉正輝督造”廿六字,墨跡尚可辯讀,1992年5月,我國橋樑專家唐寰澄教授應邀來新考察,認為此橋是從宋代《清明上河圖》中簡化而出。
現存風雨橋建築是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重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日前,新昌有關部門投入專項資金15萬元對其進行全面修繕,修繕后的古橋面貌煥然一新。

福鼎管陽

管陽西陽風雨橋,又名老人橋,始建於明正德年間,至今近五百年。老人橋是明代十七都民眾為紀念邱阜老人而建的,至今保留完好。老人橋位於福鼎縣管陽鄉西陽行政村老人橋自然村,坐西南朝東北,是一座木結構的弧形古式橋樑,橫跨於溪潭之上,規模頗具壯觀。橋長30.8米,寬8米,主體(橋架)結構為五段三層交岔銜接而成,用整條木筒135支,(不包括橫架木筒)其中兩端四支“地龍木”直 徑85公分。橋架頂部架枕木鋪釘橋板,上造橋亭一座,豎柱56根,其中四根直透地龍木銜接,上架梁釘椽蓋瓦為棟,橋事兩側架本欄,設坐凳,全橋外側均用木板披釘,以御風雨的侵襲。設計合理,建造牢固。橋亭形似長廊,中央設神龕兩間,一為供奉泗州佛、水官大帝、真武大帝石像各一尊,雕藝精巧,神態如生,前置石香爐一口。調查獲悉,這些石象、香爐是在老人橋落成時從潘坑橋(在乾頭店對過,今不存在)搬來的。一龕供奉邱老人,龕中置一“明排難解紛邱阜公神位”的木製浮雕雙龍戲珠的裱金神牌,前放一口歷時悠久的石香爐,鐫有“邱老人公”字樣,背邊有破損缺口,據說是“文革”中被拋棄潭中撞缺的。老人的事迹,清光緒間,知縣黃鼎翰所編的《鄉土志》有這樣一段記載:“邱阜,瓦洋人,有齒德,為遐邇排難糾紛者數十年,有某甲,婦悍甚,小忿涉訟。阜勸諭弗聽,自恥德薄,赴水死。閭里感其誠,建橋設主以祀,至今呼為老人橋雲。”

湖南芷江

位於湖南省芷江縣,自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年)名僧寬雲帶頭捐建建成起,幾經圯毀,多次修復,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賈遊客往來雲集最繁華的地方,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1999年初,兩津橋再次動工重修,1999年11月7日竣工,總投資606萬元。芷江龍津風雨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歷經滄桑400餘年。在溪河上修建風雨橋是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一個顯著特徵。(氵舞)水河將芷江城劃為東西兩半,滔滔(氵舞)水,終年不斷。以舟為渡的兩岸百姓及商旅行人常常葬身魚腹。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沅州城有個叫寬雲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橋資金15000兩白銀、糧食11萬石,在此修建了風雨橋,因橋墩與流水形如龍口噴津,故名“龍津風雨橋”。但到萬曆三十年(1602年),一場山洪,將龍津風雨橋毀於一旦。明宗禎六年(1633年),駐沅州的雲南都司僉書阮呈麟帶頭捐款,重修龍津風雨橋。沒想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把大火又將龍津風雨橋化為灰燼。此後,復修、水毀、火燒、征戰,一直是這座風雨橋的主旋律。抗戰初期,政府當局將龍津風雨橋上的廊、亭悉數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橋。芷江機場是盟軍的主要空軍基地,而龍津風雨橋是大西南主要軍需供給線。因此,機場和龍津橋成了日機的主要轟炸目標,最多的一天27架日機輪番轟炸。令人驚奇的是,龍津風雨橋在水災、火災面前顯得脆弱,而在侵略者的炸彈面前則剛強不屈,任憑日機怎樣狂轟濫炸,它卻安然橫卧在(氵舞)水之上。 1998年春,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復修龍津風雨橋,當地群眾籌資600多萬元,整個施工工程於1999年初全面啟動,當年11月建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工 程如此浩大、藝術如此獨特的仿古建築,掌墨師竟是芷江縣壠坪鄉李秀清、鄒小龍兩個小學未畢業的農民。56歲的李秀清十幾歲就開始跟隨師傅學藝,做工全憑刻有尺寸的三尺棍。縣委、縣政府不拘一格,大膽用人。幾位無職稱無級別的掌墨師,不僅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務,而且比原來預想的做得更加完美。上百號人施工,未傷一人、未損一物,連榫頭都未損壞一個。如今復修的芷江龍津風雨橋,是一座集貿易、旅遊觀光、休閑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侗族風雨橋,它是歷史古迹和建築藝術的完美融合,成為華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位置:位於湖南省芷江縣 重新修復的龍津風雨橋全長146.7米,寬12.2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風雨橋。人行道寬5.8米,長廊兩側共設廂房式店面94間,隔間建有7處涼亭,亭最高17.99米,撫扶木欄,登上觀賞亭,舞水兩岸風光盡收眼底。明山疊翠,舞水拖藍,猶如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令人神往,浮想聯翩。河西巨大的古建築群,就是全國內陸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宮。河東是中國侗鄉最大的吊腳樓群,把芷江侗鄉披上一層濃厚的神秘色彩。整個風雨橋為全木質架構,無一釘一鉚,氣勢宏大,如一條長龍橫慣東西兩岸。深藍色的琉璃瓦、6組金黃色的雙龍搶寶和獸頭,白色的檐口、脊等,隱含著當代園林風味。懸柱、懸瓜、柱角、石鼓則體現了侗族木建築藝術。樓閣觀賞廳、亭、廊、柱枋、店面門牌等對聯、條幅系全國名家書法精品,由名匠雕刻製成,展現了當今名人書法和木刻藝術風采。風雨橋整體設計建造簡潔明快,工藝精雕細琢,既保留侗鄉建築文化品位,又充分體現當代的園林建築藝術。

湖南黃土

風雨橋
風雨橋
普修橋坐落於湖南省通道縣西南10公里的黃土鄉坪坦河上。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后毀於洪水,清嘉慶八年(1813)重修,1984年復修。橋全長57.7米,寬4.2米,等分成21廊間。橋廊兩側設置通長直欞窗,四柱三間排架。橋身為重檐長廊,分設三座橋亭,橋兩端各設一座橋門。橋門為重檐歇山頂,屋脊和檐角泥塑龍、鳳、雞等動物。兩邊橋亭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頂式。中間橋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層為方形平面,上四層為八角攢尖葫蘆頂,頂尖泥塑青鳥一隻,能轉動,迎風鳴響。橋亭檐角飾獅、鳳、卷草等,起翹高挑,雕塑精緻,曲線優美。橋廊脊泥塑兩組雙龍戲寶,寶珠用小塊玻璃境片組合鑲嵌而成,裝上風葉,風起葉動,聲光交映,美不可言。橋亭、頭門封檐板上彩繪各式各樣花草,橋廊柱、枋塗刷了油漆,五彩繽紛,艷麗多姿。
三座橋亭內設神龕,中亭關聖殿,兩端亭分設始祖祠和文昌宮。彩旗匾額掛滿橋廊,顯得珠光寶氣,氛圍熱烈。採用三孔四墩支承橋體,橋墩上架設兩層等分枕木懸臂起挑承重橋面大梁。橋墩用青石質料砌成。南端橋頭,因受地勢影響,建有一座石砌三孔引橋。凡到侗鄉的南賈北客,無不為普修橋的工藝嘆為觀止,留連忘返。1988年,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行文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公布法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鳳凰古城

2014年7月14日,湘中以北地區普降大雨,長沙、益陽等市州46個縣市出現暴雨,其中,鳳凰古城旁的沱江河15日12時水位達307米,一度超保證水位1.5米,超有水文記錄以來最高水位1.1米。沱江沿岸縣城進水受淹,受淹最深達1.5米。古城著名景觀風雨橋被大水衝垮。據悉,被衝垮的風雨橋本來將被用作鳳凰籌辦的“偶遇節”之“偶遇”使用,可現在,風雨橋已不復存在。

貴州地坪

位於貴州省黎平縣地坪鄉的風雨橋,橫跨在美麗的南江河上,橋身長約70米,寬約4米,距水面高8米。橋上建有三座橋樓,中樓高約5米,是一座五重檐四角攢尖頂的鼓樓,頂上安裝有葫蘆寶頂,橋兩端是三重檐歇山頂高約3米的鼓樓。橋翼角巧裝套獸,橫廊頂脊裝飾泥塑鴛鴦、鳳凰。廊內兩側繪有侗族風俗畫和花鳥山水畫,形象生動。橋北端配建一座高約9米的六角攢尖頂的風雨亭。亭中常住著一位老人,他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在這裡沏上茶水,供來往行人飲用。橋的柱頭上掛著一捆捆由熱心的侗族婦女扎制的草鞋,為行人提供方便。隆冬季節,寨里的人還輪流挑柴來生火,供行人歇息時取暖。這些暖人的情意,顯示了侗族人民樂於助人,熱情待客的美德。

吉首大學

風雨橋夜景
風雨橋夜景
在吉首大學風雨湖上,聳立著一座石拱橋,古色古香的,叫風 雨橋,是吉首一道亮麗的風景。風雨橋長三十多米,寬約七米,全部用石頭砌成。橋中間是一個半圓形橋拱,跨在二十多米寬的湖面上,橋拱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拱形的小橋洞。橋的頂端離湖面約十米。橋上的石柱欄桿由石桿和石板組成,看上去十分氣派。橋上聳立著乳白色的橋燈,像一個個衛士守衛著大橋。從側面看,大橋彷彿一條屈身沉睡的卧龍連接著風雨湖兩岸,不僅使風雨湖成為通途,橋自身也成為一件藝術作品。

專項榮譽


鼓樓和風雨橋,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創造,是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所以將侗族文學的 最高獎項定名為“鼓樓獎”和“風雨橋獎”。風雨橋獎”每五年評選一次。首次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五十年(1949—1999)。不分等級,均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風雨橋獎”主要頒發給那些有重大影響的優秀侗族文學創作成果和研究成果(含學術資料),包括侗族作家、學者的創作和研究成果,及兄弟民族作家、學者反映或研究侗族的創作或研究成果。
每次20件,首次100件。 “風雨橋獎”以精神鼓勵為主,只頒發印有侗族鼓樓或風雨橋圖案的精製獎狀或獎牌。今後如有條件,也可頒發獎品或獎金。 “風雨橋獎”採用個人申請與單位或集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申報,每人限報一項;由“風雨橋獎”評選工作委員會評選;由侗族文學學會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社會意義


風雨橋
風雨橋
它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學水平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風雨橋優美堅固,既可供人行走,又 可擋風避雨,還能供人休息或迎賓接客。風雨橋遍布侗鄉,尤以廣西三江、龍勝,湖南通道漵浦,貴州從江、黎平等地為最多,據有關部門統計,這些地區共有風雨橋330餘座,僅黎平肇興附近的河溪上就有5座風格各異的風雨橋,湖南漵浦縣龍潭一帶的鄉鎮,幾乎每一個鄉鎮都有一座風雨橋,有的會有多座。
正月初七,八寨會舉辦搶花炮的活動,這是一種看起來相當刺激的運動,三月三是最大的搶花炮比賽,現在被稱作是花炮節,所有的侗寨都會搶花炮。
八月初十會開始另外一種活動,大家會做出一個巨大的“南瓜花”,舉行南瓜油茶晚宴,開展“南瓜之戰”,只要你趕上任何一個節日,都不會失望而去的。
侗族蘆笙會多在中秋佳節舉行,這種活動一般是由鄰近的幾個村寨共同商定舉辦的,各自組建的蘆笙隊在主辦寨的賽笙坪上正式舉行蘆笙演奏比賽。村寨舉行蘆笙歌會,既是慶祝節日,也是男女青年挑選愛侶的好日子,青年男女穿上華麗的盛裝,連續幾天熱鬧非凡。

歷史傳說


古老的時候,還沒開闢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里有個小後生,名叫布卡,娶了一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是形影不離。兩人幹活回來,一個挑柴,一個擔草;一個扛鋤,一個牽牛,總是前後相隨。這培冠又長得十分美麗,夫妻兩人過橋時,河裡的魚兒也羨慕得躍出水面來偷看她們。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往上漲。布卡夫婦急著去西山幹活,也顧不得這個了,同往寨前大河彎的小木橋走去。正當他們走到橋中心,忽然一陣風刮來,刮的卡布睜不開眼,妻子“誒呀”一聲跌進水裡。卡布睜開眼一看,不見妻子,知道給刮下河去了,就一頭載進水裡,潛到河底。可是來回尋找了好幾次,卻不見妻子的影子。鄉親們知道了,也紛紛跑來幫他尋找,找了半天工夫,還是找不到他的妻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河彎深處有隻螃蟹精,把她卷進河底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變成了一個俊俏的後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還打了它一個巴掌,它馬上露出兇相來威逼培冠。培冠大哭大罵,哭罵聲在水底一陣陣傳到上游的一條花龍耳里。
這時風雨交加,浪濤滾滾,只見浪里有一條花龍,昂首東張西望。龍頭向左望,浪往左打,左邊山崩;龍頭往右看,浪往右沖,右邊岸裂;小木橋早已被波濤卷得無影無蹤。眾人膽戰驚!可是花龍來到布卡沙灘邊,龍頭連點幾下之後浪濤就平靜了;隨後,花龍在水面打了一個圈,向河底衝去。頓時,河底“骨碌骨碌”的響聲不斷傳來,大漩渦一個接一個飛轉不停。接著,從水裡冒出一股黑煙,升到半空變作一團烏雲;那花龍也緊追衝上半空,翻騰著身子,把黑雲壓了下來,終於壓得它現出原形。原來就是那隻鼓樓頂那麼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張張逃跑,爬上崖壁三丈高。花龍王到水裡翻個跟斗。龍尾一擺,又把螃蟹橫掃下水來。這樣連都幾次,把螃蟹弄得筋疲力盡,搖搖晃晃爬向竹林,想借竹林擋住花龍。可是花龍一躍騰空,張口噴水,噴得竹林一片片倒塌下去,螃蟹又跌進河中。花龍緊緊追進水底后,浪濤翻騰著便順河而下,這時再也看不見黑螃蟹露面了。後來,在離河彎不遠露出一塊螃蟹形狀的黑色大石頭,就是花龍把螃蟹精鎮住的地方。這塊大石頭,後人稱它為螃蟹石。
等到河水平靜之後,聽到對面河灘上有個女人的聲音再叫喚。布卡一看,那女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幾個馬上游水過去。上岸之後,培冠對布卡說:“多虧花龍搭救啊!”大家才知道是花龍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龍。這時花龍往上游飛回去了,還不時回身向人頻頻點頭。
這件事十傳百,千傳萬,很快傳變了整個侗鄉。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橋,改建成空中長廊式的大木橋,還在大橋的四條中柱刻上花龍的圖案,祝願花龍長在。空中長廊式大木橋建成后,舉行慶賀典禮時,奏蘆笙,唱耶歌,人山人海,非常熱鬧。這時,天空彩雲飄來,形如長龍,霞光萬丈;眾人細看,正是花龍回來看望大家!因此後人稱這種橋為回龍橋。有的地方也叫花橋,有因橋上能避風躲雨,所以又叫風雨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