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菊苣的結果 展開

菊苣

藥物

菊苣是菊科植物毛菊苣或菊苣的地上部分或根,為維吾爾族常用藥。菊苣藥性涼,味微苦、咸。歸胃、肝、膽經。菊苣的化學成分包括萜類、生物鹼類、有機酸類、香豆素類、多糖類等。其中,萜類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菊苣
● 英文名:Juju
● 拉丁名:Cichorii Herba Cichorii Radix
● 別稱:藍菊

功效與作用


● 菊苣具有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菊苣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
● 菊苣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熱淋澀痛、胃痛、飲食減少、水腫尿少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菊苣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菊苣。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使用菊苣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菊苣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菊苣


● 菊苣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9~18克。
● 外用時,取適量菊苣煎水擦洗身體,可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酒類,可能會影響菊苣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菊苣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菊苣有毒性作用,也未發現有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菊苣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菊苣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可以自行購買服用。但是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菊苣,還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菊苣


● 菊苣多產自西北、東北、華北以及江西等地。
● 菊苣具有如下特徵:
● ● 毛菊苣:莖一般為灰綠色或帶紫色,形狀為稍稍彎曲的圓柱形,表面有縱棱,覆蓋有柔毛或剛毛,斷面中空,為黃白色。葉子為灰綠色,兩面都有柔毛覆蓋,葉片多破碎;位於莖中部的葉片比較完整,多為長圓形,基部沒有葉柄,半抱莖;越往上葉子越小,抱莖,為圓耳狀,邊緣有刺狀鋸齒。5~13個頭狀花序排列成短總狀,花為藍色。總苞為鐘形,有2層苞片,外層比較短,部分和內層一樣長,有毛覆蓋。果實為棕色或棕褐色的倒卵形,頂端為截形,表面有波狀紋理和棱,密布黑棕色斑點,覆蓋有鱗片狀冠毛。毛菊苣沒有明顯的氣味,品嘗時有鹹味和微微的苦味。
● ● 毛菊苣根:主根為棕黃色的圓錐形,同時有側根和許多鬚根,表面有細膩不規則的縱向皺紋。質地比較硬,不容易折斷,斷面外側為黃白色,中間為類白色,部分為空心狀。毛菊苣根沒有明顯的氣味,嘗起來有苦味。
● ● 菊苣:莖表面比較光滑。莖部的葉子比較少,多為長圓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比較少,成簇生長;苞片內長外短,大多沒有毛覆蓋,部分先端覆蓋有稀疏的毛。果實為鱗片狀,冠毛比較短。
● ● 菊苣根:一般為灰棕色至褐色,部分頂端有2~3個叉。表面粗糙,有比較深的縱向紋路,外皮大多已經脫落,脫落處為棕色至棕褐色。菊苣根有少數側根和鬚根,咀嚼時有韌性。
● ● 菊苣段:表面為灰綠色或帶紫色,有縱棱;斷面為黃白色。
● 品質好的菊苣味道苦。
● 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

含菊苣的中成藥有哪些


● 清熱卡森顆粒:具有健胃消食、清利肝膽、利尿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胃痛食少、濕熱黃疸、水腫尿少。
● 復方木尼孜其顆粒:可以調節體液和氣質,是四種異常體液成熟劑。
● 炎消迪娜兒糖漿:有利尿、消腫、降熱、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膽囊炎、尿路感染、各種肝炎等。
● 護肝布祖熱顆粒:具有補益肝胃、散氣止痛、利水、利膽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寒、胃痛、脾阻脅痛、風濕病、關節骨痛、泌尿系統疾病。

菊苣和菊花功效一樣嗎


● 菊苣是菊科植物毛菊苣或菊苣的地上部分或根,菊花是菊科植物菊的乾燥頭狀花序。兩者功效不同。
● ● 菊苣具有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熱淋澀痛、胃痛、飲食減少、水腫尿少等。
● ● 菊花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眼目昏花、瘡癰腫毒等。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