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蘭菜

菊科菊苣屬植物

金玉蘭,別名:歐洲菊苣、玉蘭菜、苦白菜、屬菊科,根為粗壯的肉質直根,基生葉片大(長30-46cm,寬8一12cm),葉形似蒲公英葉,葉緣有皺縮。

物種簡介


高檔綠色有機蔬菜
金玉蘭是野生菊苣的變種,是一種極受歡迎的高檔保健型蔬菜,口感鮮嫩。作為蔬菜多以嫩葉、葉球或軟化后的芽球作為產品器官,可炒食、作湯或沙拉,可開胃,也可解葷膩。金玉蘭營養豐富,每100g鮮金玉蘭芽球中含鉀195.5mg、鐵0.934mg、鈉18.94mg、鋅0.793mg,胡蘿蔔素0.043mg、蛋白質680mg等。而且金玉蘭中含有一般蔬菜中沒有的成分如苦味物質馬栗樹皮素、馬栗樹皮甙、野萵苣甙、山萵苣素等,該類物質具有清肝利膽、開胃健脾、解酒、減肥等功效。菊苣嫩根莖可用於栽培軟化菊芭,可產軟化菊苣12000kg/hm2。營養價值高,粗蛋白含量20%-23%,粗脂肪5%,富含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A,C及鉀、鈣、鎂等多種微量元素。且金玉蘭在軟化栽培過程中不需施肥打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優質高檔保健型蔬菜。現在金玉蘭已在北京、河北、山東、遼寧及山西等一些單位試種,並根據我國的具體經濟、技術條件,初步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軟化栽培技術,產品已小批量投人市場,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目前主要用於航空配餐、涉外飯店以及高檔餐廳,但也逐步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莖直立,單生,分枝開展或極開展,全部莖枝綠色,有條棱,被極稀疏的長而彎曲的糙毛或剛毛或幾無毛。基生葉蓮座狀,花期生存,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包括基部漸狹的葉柄,全長15-34厘米,寬2-4厘米,基部漸狹有翼柄,大頭狀倒向羽狀深裂或羽狀深裂或不分裂而邊緣有稀疏的尖鋸齒,側裂片3-6對或更多,頂側裂片較大,向下側裂片漸小,全部側裂片鐮刀形或不規則鐮刀形或三角形。莖生葉少數,較小,卵狀倒披針形至披針形,無柄,基部圓形或戟形擴大半抱莖。全部葉質地薄,兩面被稀疏的多細胞長節毛,但葉脈及邊緣的毛較多。頭狀花序多數,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莖頂或枝端,或2-8個為一組沿花枝排列成穗狀花序。總苞圓柱狀,長8-12毫米;總苞片2層,外層披針形,長8-13毫米,寬2-2.5毫米,上半部綠色,草質,邊緣有長緣毛,背面有極稀疏的頭狀具柄的長腺毛或單毛,下半部淡黃白色,質地堅硬,革質;內層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達1.2厘米,寬約2毫米,下部稍堅硬,上部邊緣及背面通常有極稀疏的頭狀具柄的長腺毛並雜有長單毛。舌狀小花藍色,長約14毫米,有色斑。瘦果倒卵狀、橢圓狀或倒楔形,外層瘦果壓扁,緊貼內層總苞片,3-5棱,頂端截形,向下收窄,褐色,有棕黑色色斑。冠毛極短,2-3層,膜片狀,長0.2-0.3毫米。花果期5-10月。
金玉蘭菜
金玉蘭菜

分佈範圍


分佈北京(百花山)、黑龍江(饒河)、遼寧(大連)、山西(汾陽)、陝西(西安、眉縣、周至)、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福海、塔城、托里、裕民、博樂、沙灣、瑪納斯、烏魯木齊、米泉、伊寧、察布察爾)、江西(遂川)。生於濱海荒地、河邊、水溝邊或山坡。本種廣布歐洲、亞洲、北非。

主要價值


菊苣葉可調製生菜,在我國四川(成都)及廣東等有引種栽培。它的根含菊糖及芳香族物質,可提制代用咖啡,促進人體消化器官活動。

營養成份

TotalCarbohydrate總碳水化合物2.1g
DietaryFiber菊粉益生元1.6g
SaturatedFat飽和脂肪0.1g
Calcium鈣10.1mg
Iron鐵0.1mg
Magnesium鎂5.3mg
Zinc鋅0.1mg
VitaminA維生素A4.62mg
VitaminC維生素C1.5mg
VitaminB6維生素B60.0mg
Folate葉酸19.6mcg
VitaminB12維生素B120.0mcg
Water水50.1g
金玉蘭菜是菊科,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為粗壯的肉質直根,基生葉片大(長30-46cm,寬8一12cm),葉形似蒲公英葉,葉緣有皺縮,向上挺直生長,葉深綠,質地嫩,折斷後有白色乳汁,葉片數25-28;抽莖后,葉片漸小、互生。植株高180-200cmo。5月開花,花序頭狀,呈藍紫色。每個花序由16-21朵花組成,全部為舌狀花冠,花期5-8月。8月採收成熟的種子,種子細小,米黃色,頂端截平,楔形。千粒重0.96%一1.23g.
生物學特徵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熱,再生力很強,氣溫達零下3一5℃時,葉色仍呈深綠色。在整個生長發育期,需要充足水分,但不能積水。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沃的壤土(pH值5一8),適應性強,抗逆性強。耐寒,可在-30℃條件下越冬。
化學成分
金玉蘭菜地上部分含水分84%、干物質16%;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約佔30%,粗脂肪約佔5.3%,粗纖維約為9.9%,無氮浸出物約為30%,並富含17種氨基酸。鈣、磷、鉀、鈉、鋅、銅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高,同時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研究還發現,根中含多種化學成分,如三萜類、倍半萜內脂類、香豆素類、有機酸類、菊糖、生物鹼等,已確定的化合物有:α-香樹脂醇、乙酸降香萜烯醇脂、蒲公英萜酮、偽蒲公英甾醇、β一谷甾醇、胡蘿蔔苷、,5-羥甲基一2一糠醛、山萵苣苦素、山萵苣素、壬二酸、菊苣萜苷C、菊苣萜苷B等。
種類
金玉蘭菜
金玉蘭菜
金玉蘭菜的種類和品種較多,有菜用品種、飼用品種和花卉觀賞用栽培品種,又可分為結球金玉蘭和散葉金玉蘭兩大類。結球金玉蘭結球金玉蘭只需一次栽培即可生產出產品,栽培上很少受季節的限制。心葉能形成較鬆散的直筒形葉球,葉片較大,葉厚,中肋較粗,也稱為法國苦苣或法國菊苣。結球金玉蘭以葉球供食也可食用嫩葉,葉片基部略有清苦味。有的結球品種既可食用葉片也可以進行軟化栽培。根據葉片的顏色可分為綠葉金玉蘭和紅葉金玉蘭。綠葉金玉蘭葉片為綠色,葉片寬大,葉脈較粗,類型品種很多,很耐低溫。紅葉金玉蘭也稱義大利菊苣,又有兩種類型:一種從幼苗到成熟葉片始終為紅色,葉脈白綠色,品種有艾利奧斯、西樂拉、古斯特等;另一種隨生長和秋季溫度的降低葉片逐漸變紅或青銅色等,國內引進的品種“荷蘭紅色結球”就屬此類型。有的品種葉片具有紅色條斑或斑點。紅葉金玉蘭在溫度較低時葉片呈紅葡萄酒色或紫紅色,色彩艷麗,在沙拉中作配色用。散葉金玉蘭
散葉金玉蘭根據用途可分為飼料菊苣和經軟化栽培后能食用的軟化金玉蘭,也可根據葉形分為寬葉形和狹葉鋸齒金玉蘭等。軟化金玉蘭其栽培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種根田間培育階段,二是種根在黑暗條件下軟化培育出芽球階段。根據軟化後葉片顏色的不同可分為乳白色或乳黃色和紅色兩大類型。散葉金玉蘭肉質根肥大。不能形成葉球,葉片不如結球金玉蘭寬大。葉片苦味很濃,且質地硬,食用品質差,可作為優質牧草進行栽培,其肉質根進一步進行軟化栽培,形成芽球(菊苣黃)供食用,軟化的芽球苦味淡,脆嫩,按芽球的顏色可分為淺黃白色種和葉脈及葉緣具紅色花紋的紅菊苣種,主要是從荷蘭、英國和日本引進的品種。按植根休眠期長短可分需經低溫貯藏處理的和無休眠期的兩種,如日本的白河品種。粗根型金玉蘭
粗根型金玉蘭也稱義大利蒲公英。其葉如同蒲公英的葉片,具有肥大白色的直根。葉片可作為生食蔬菜食用。根烘乾磨碎后,可作為咖啡的添加劑或代用品,它可改善咖啡的風味和濃度。同時含有豐富的菊糖,可用作製糖原料。
藥理保健作用
金玉蘭菜
金玉蘭菜
菊苣在我國原為少數民族慣用藥材,《新疆中草藥》記載,菊芭“苦,寒,清熱,利尿,利膽,消炎,”,主治“黃疽型肝炎、急性腎炎和氣管炎”,《中國民族葯志》記載更為詳細,蒙古族藥用其根,“微苦,涼。清熱利濕,健胃。主治腎炎水腫,胃脘脹痛,食欲不振”。維吾爾族藥用其全草。降脂保肝作用
在對菊苣的藥理學研究過程中發現,菊苣提取物具有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的藥理活性;菊苣提取物可提高肝臟脂代謝功能,具有調節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綜合療效。菊苣提取物及菊糖可能通過促進脂質、膽固醇、膽汁酸的排泄,從而改善機體的脂質代謝。調節糖代謝
菊苣提取物可顯著降低血糖與血脂水平,具有對抗高血糖高血脂的綜合療效,具有多方面改善代謝紊亂的作用。菊苣中還含有大量的菊糖。菊糖屬於可溶性纖維素,研究發現其可以減少消化道對糖類的吸收。降尿酸作用
菊苣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能顯著降低模型動物血尿酸水平,且作用持續時間長。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研究發現,從菊苣中提取的短鏈低聚果糖具有降低排泄物pH值,增加排泄物及結腸有機酸含量,降低大、小便中含氮廢物含量及細菌活性,增強人體對鎂的吸收,抑制結腸腫脹等作用;菊苣能提高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功能,更可提高食慾,改善消化功能;高濃度的浸劑可增進胃分泌,還有緩瀉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
目前,從菊苣中提取的菊粉已被國外開發成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的目的是要維持機體良好健康狀況和降低疾病的危險性,其有效的途徑之一是通過益生源、益生菌調節胃腸道活動。其中,益生菌是通過膳食供給的活的微生物,它們能通過影響腸道而對宿主產生有益的作用,最常用的菌株主要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目前,最常用作益生源的食品成分是菊粉。菊粉可以作為厭氧菌尤其是雙歧桿菌生長和增殖的底物,刺激雙歧桿菌生長。菊粉能選擇性地刺激雙歧桿菌的生長,使潛在病原菌如大腸桿菌和梭狀芽抱桿菌維持在較低水平,從而調節人體機能及免疫反應。菊苣能促進胃腸道對脂質的排泄,增加糞便中雙歧桿菌的數量,同時,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且由於其具有水溶性膳食纖維之功能,可作為流變及組織改良劑、水分保持劑等廣泛應用於低熱量飲料、低脂或非脂塗抹食品、酸乳、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抗過敏、抗菌、抗病原微生物和一定的抗癌作用菊苣地上部分水提取物可抑制由抗二氮苯引起的大鼠局部過敏反應。根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種倍半萜;野生菊苣花的煎劑有抗菌、收效作用。另有報道,阿富汗民間很早就採用菊苣根水提取物治療瘧疾。研究證明,從菊苣中提取的萵苣苦素和山萵苣苦素是其抗瘧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經過對菊苣的水提部分、乙醇提取部分和醋酸乙酯提取部分分別進行了比較,發現菊苣各提取部分均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其中,以醋酸乙酯部分作用最強。水提部分主要對放射型土壤桿菌、胡蘿蔔歐文菌、熒光假單胞菌銅綠菌等細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食物中添加5%的長鏈菊粉,飼餵大鼠3周,然後一次性給予1,2-二甲肼,24小時后處死,首次發現菊粉能使大鼠結腸部位細胞凋亡數量明顯高於對照組,這一作用顯示菊苣可能具有抗癌作用;研究表明,菊苣根的乙醇提取部分對小鼠埃利希腹水癌(Ehrlichascitescar-cinoma)有明顯的對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