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山
中國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
靈岩山,位於象山半島的西南部,所屬泗洲頭鎮轄區,瀕臨蟹鉗港,距縣城丹城鎮19.6公里,距寧波市區74.6公里。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溫暖濕潤,雨量豐沛。四周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山清水秀,景區內樹木蔥蘢,植被完好,山林湖谷,極具原生態之魅力。
靈岩山,景區內年日照總時數為1,670-2,048小時,以百分率表示(實照時數與應照時數之比)在38-46%之間。各月日照百分率以6月最少,2月、3月次之;8月、12月最高,達49-62%。年均氣溫為16—17℃。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左右。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7-28℃。無霜期240天左右。
靈岩山主峰海拔388米。從地質構造而言,靈岩山位於茶山火山穹隆東南隅,東、南與岳井凹陷相鄰,北為泗洲頭火山窪地。三面皆丘陵、港灣,依山傍水。主峰與基座岩石各異。基座岩石較古,距今已有一億餘年,由火山碎屑岩、凝灰熔岩、粉砂岩及泥岩等堆積而成。主峰岩石是沿火山溢出地表的熔岩流,由西向東擴展,有如熱粥潑地,覆蓋於基座岩石之上,在特定地段構成陡峭岩坡。后經風雨沖蝕,形成斷崖,地質學稱之為似喀斯特地貌。
靈岩山
靈岩山風景優美,歷代推崇,遊人不絕。民國《象山縣誌》記載更詳:“靈岩山,在西溪嶺之南二十里,玲瓏奇巧,宛如天工,瀑布縹渺,虹垂林際,長百餘丈。有猿時出沒瀑間,激波噴沫,如弄潮然。每大雨,水聲直搗岩下,轟然如萬人鼓石。皆山茶秋蘭,清芬襲人。有草名岩松,邑人取植於盆。又有船艇、蠣蝣之跡印岩石間”。
清縣人潘瀛彥有《游靈岩山》詩:“靈岩渺天際,薄暮氣氤氳。架屋憑岩谷,開軒半水雲。斜陽渚前沒,虛簌座中聞。濠濮悠然想,平生魚鳥群。”
靈岩山
美麗而神秘的靈岩山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王母的七位女兒下凡,七仙女到人間後分別變成七座山,其中有一座就是靈岩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靈岩山的傳說在當地流傳后,人們就在山上造了一座廟,一來可以燒香拜佛,二來可以讓路人休息。這廟裡住了兩個和尚,一老一少,相依為命。
有一天,小和尚下山遊玩,不慎在途中踩死了一隻螞蟻。有人將此事告訴了老和尚,等小和尚回到寺里時,老和尚就命小和尚跳崖自盡,以贖罪過。小和尚不明白自已做錯了什麼事要受此懲罰。
老和尚就告訴他原因:他在遊玩中殺生了,所以應受此懲罰。小和尚明白后,請求師傅原諒,再給他一次機會,但老和尚根本不理他,小和尚就坐在廟門前哭泣,並把事情的經過向過路的獵人訴說。
獵人聽后想:小和尚只是踩死了一隻螞蟻,師傅就要他跳崖贖罪。那自己這一生打了山羊、野鹿、狼、虎等動物不計其數,是不是更該死呢?於是獵人扔掉獵具,跳下崖去。小和尚見狀連忙跪到廟裡告訴師傅。師徒倆剛到懸崖邊就看到獵人乘坐白鶴飛上天去了。小和尚見到這種情景也跳了下去。這時老和尚看到小和尚也騎著白象升天了。老和尚也想上得九天,他走到懸崖邊一看,下面崖高萬丈,頓時嚇得大吃一驚,連忙跑回廟裡拿了條厚厚的棉被裹在身上,然後跳下崖去。然而,老和尚不但沒有升天,反而摔得粉身碎骨。
從此,靈岩山又名捨身崖。即為捨身向善之意,寓意只有真正向善者,才能得道飛升;偽善者,只能粉身碎骨。此即捨身岩得名的由來,不知又過了多久,有一位狀元騎馬經過,一見此山,就對當地百姓說,此靈山矣,生於此地者,乃有福之人也。故此,慕名而來的百姓便常常到山上的寺廟裡燒香禮佛、觀賞遊玩,年年遊客不斷。從此,靈岩山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