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斑羚的結果 展開
- 偶蹄目牛科動物
- 灰斑羚
斑羚
偶蹄目牛科動物
斑羚(學名:Naemorhedus goral):體形較小,平均體長1000毫米左右,肩高約510毫米。頜下無須。具足腺,無鼠蹊腺。雌雄兩性均具角,角長128-150毫米,橫切面呈圓形,二角由頭部向後上方斜向伸展,角尖略微下彎。
斑羚冬季交配,翌年夏季產仔,每產1仔,偶產2仔。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華南及西南諸省區;尚見於尼泊爾、印度、緬甸以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
斑羚
斑羚體毛豐厚,冬季絨毛甚發達。體毛一般為棕褐色,個體間有些差異,有的為深灰色,有的為棕褐色,整個身體的底絨均為灰色。背部具不太長的鬃毛,在背中央自枕部、頸部一直到尾有一條黑褐色帶。額部、領部及喉部棕黑色,頰部及耳背面棕灰色,耳內白色,耳尖棕黑色。尾基近灰棕色,尾端部及長尾毛呈棕黑色。四肢的毛較長,腿毛可達蹄上。
斑羚頭骨較窄而高,腦顱在頂骨處向下發展,使整個頭骨後部向下彎。額骨與枕骨間形成一近直角的角度。雙角在額骨後部兩側向後上方伸出,在骨角的外面套生有由表皮形成的角質角。鼻骨不十分長,呈三角形,前端銳尖,后角嵌入額骨。淚骨為上下窄、前後寬的長方形,其前上角與鼻骨的三角形頂角相接。上頜骨側面觀也似一上為頂角的三角形,其頂角與鼻骨頂角接近。前頜骨較短,其上端背緣與鼻骨相隔很遠。齶骨腹面中央骨縫處,尤其是後部有明顯的向腹面凸出的縱同嵴突。
斑羚的齒式為:0.0.3.3./3.1.3.3.=32。上頜無門齒和犬齒。第1前臼齒較小,其餘2枚前臼齒稍大,齒面由兩個縱向的月牙形齒突組成。臼齒大於前臼齒,齒面由2對月牙形齒突組成,最後1枚臼齒后緣具1縱棱。除第1枚前臼齒外,各頰齒在唇面由月牙形齒突的尖角處向外突形成齒側面的縱棱十分明顯,因而在第2、3前臼齒后緣各具1縱棱;臼齒因具2對月牙形齒突,故除前後各具1縱棱外,在齒中部兩月牙齒突交接處另具1縱棱。下頜的3對門齒、1對犬齒均集中於下頒前端。犬齒緊貼門齒且形狀相似。犬齒與前臼齒之間具較大的間隙,其長度相當於下頰齒列長的一半。第l前臼齒小,齒面具l縱向棱,其餘頰齒相似,惟最後一枚臼齒後端突起棱發達,呈一小葉狀。
為典型的林棲獸類,棲息環境多樣,從亞熱帶至北溫帶地區均有分佈,可見於山地針葉林、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和山地常綠闊葉林,但未見於熱帶森林中。常在密林間的陡峭崖坡出沒,並在崖石旁、岩洞或叢竹間的小道上隱蔽。
特別善於攀岩,多棲息於遠郊區縣較高的山地森林,尤其喜歡棲息在其他動物與人類難以攀登的石砬子上,有的斑羚在一面為緩坡另一面為懸崖峭壁的山頂棲息。秋冬喜歡在向陽處,而夏季常在林下棲息。
一般數只或10多隻一起活動,其活動範圍多不超過林線上限。性情孤獨,喜歡單獨活動,或者結成2~3隻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陽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曬太陽,夏季則隱身於樹蔭或岩崖下休息,其它季節常置身於孤峰懸崖之上。
多在早晨和黃昏覓食活動,一般在固定的範圍內。極善於跳躍、攀登,在懸崖絕壁和深山幽谷之間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縱身跳下10餘米高的深澗也安然無恙。視覺、聽覺極為靈敏,叫聲似羊。受驚時常搖動兩耳,以蹄跺地,發出“嘭,嘭”的響聲,嘴裡還發出尖銳的“噓,噓”聲。如果危險臨近,則迅速飛奔而逃。
斑羚一般早晚覓食,以各種青草和灌木的嫩枝葉、果實以及苔蘚等為食。吃食後到山谷溪流去喝水,白天隱蔽在視野開闊而又離取食地點不遠的地方休息。為選擇適宜的採食場所,常有季節性遷移,但在一處棲息較穩定,甚至排糞都在一個地點,有時堆積糞便達10多厘米厚。斑羚所吃食物全為植物,一年四季因環境中食物有變化而不同。早春到5月以林間的苔草等為主,夏季以羊草、蒿等草本植物及胡枝子等灌木的樹葉、嫩枝芽為食,冬季以乾草和樹木的嫩枝及苔蘚地衣等為食。
斑羚的繁殖力較差。一般幼獸到1.5歲時達到性成熟。秋後到初冬為發情期,妊娠期約6個月,次年4-6月產仔,通常一胎產1仔,偶有2仔,幼羊慣稱羔羊,幼稚態很短,產下後幾個小時就可站起來吃奶,哺乳期約兩個月。壽命約十年左右。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斑羚在中國分佈較廣,從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到華北的河北、內蒙古到陝西、湖南、浙江、福建及西南的四川、雲南等地均有分佈。北京地區房山、門頭溝、昌平、延慶、懷柔、密雲、平谷等區、縣的山區均有分佈。
華南亞種(學名:Naemorhedus goral aldridgeanus):在佛坪保護區(陝西)得到較好的保護,另外在至少十個保護區有其蹤跡,包括,九連山保護區和武夷山保護區(江西);花坪保護區、千家洞保護區、壽城保護區、西嶺山保護區和銀錠山保護區(廣西);梵凈山保護區(貴州);太白山保護區(陝西)等。
華中亞種(學名:Naemorhedus goral arnouxianus):在其分佈區的大部分保護區都可見到,例如鏡泊湖和茂山保護區(黑龍江);長白山和左家保護區(吉林)等。白水江和頭二三灘保護區(甘肅);白河、蜂桶寨、黃龍寺、九寨溝、喇叭河、馬邊大風頂、塘家河鐵布、王朗、卧龍和小寨子溝保護區(四川);神農架保護區(湖北);哀牢山、白馬雪山、大圍山、大雪山、高黎貢山、黃連山、南滾河、銅壁關和玉龍哈巴雪山保護區(雲南)等。
喜馬拉雅亞種(學名:Naemorhedus goral bedfordi):在與尼泊爾交界的邊境的珠峰保護區得到保護。
指名亞種(學名:Naemorhedus goral goral):分佈於不丹、中國西藏、印度、錫金、尼泊爾。
西部亞種(學名:Naemorhedus griseus galeanus):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西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喜馬偕爾邦的達蘭薩拉)、巴基斯坦。
尼泊爾亞種(學名:Naemorhedus goral hodgsoni):分佈於尼泊爾東部、印度東北部和錫金。
1.
華南亞種
2.
華中亞種
3.
喜馬拉雅亞種
4.
指名亞種
5.
西部亞種
6.
尼泊爾亞種
斑羚棲息於森林中,由於過去的林木被大量砍伐、導致適宜斑羚生活的棲息地不斷喪失,生存空間日益縮減、分割,這是主要的致危因素。自1972年起,國家主管野生動物的有關部門已把斑羚列為保護動物,但因宣傳教育力度不夠,當地獵民依然大量捕殺,這是造成野生種群日漸稀少的另一原因。
林芝東久赤斑羚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動物類型,面積2.3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赤斑羚等珍稀動物及生態系統。保護區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背後,位於川藏公路幹線上,距拉薩500km,距林芝地區行署駐地八一鎮約97公里。
以保護赤斑羚等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為目的的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加拉白壘峰北坡,東久河流域南岸。1985年建立,保護區屬高山峽谷地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有冰峰雪嶺,也有溪流瀑布,具有完整的山地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平均坡度50°以上,坡面物質移動強烈,局部地區山崩、雪崩、滑坡、泥石流等物理地質現象頻繁發生。冰川類型為海洋性冰川。年降水量達900毫米以上,年均相對濕度70%左右,年均溫8.5℃。
特有的自然地理和氣候環境造就了保護區茂密的原始森林植被,垂直分佈系列明顯。海拔2500米左右河谷為植被基帶,有部分通麥櫟和西藏箭竹等組成的常綠闊葉林帶;海拔2500~3500米是以林芝雲杉林為主的地帶;海拔3500~4100米之間分佈了急尖長苞冷杉林;海拔4100米以上是高山灌叢草甸帶,由雪層杜鵑、藏十柳等矮灌叢組成;海拔4500~4800米多流石灘,主要有雪蓮花屬、矮垂頭菊等;海拔5200米以上為雪線。保護區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動物的垂直分佈呈現古北界與東洋界並存的現象。除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赤斑羚外,還有雲豹、熊猴、黑熊、小熊貓、小爪水獺、大靈貓、麝、岩羊、大緋胸鸚鵡、藏馬雞等。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0種,二級保護動物40種,珍稀植物5種。赤斑羚是珍稀保護動物之一,1973年在西藏首次發現,其分佈區域十分狹小,西藏境內赤斑羚總數不足1500隻。因此,該保護區已成為赤斑羚的保護基地。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