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政治的結果 展開

政治

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

政治(Politics)是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

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

詞語涵義


基本定義

政治是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係,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這一社會現象很複雜,各時代的政治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政治隨著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進程而發展,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隨之向前發展。政治體制指政治制度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國家政治事務的規範體系,具體指和國家根本制度相適應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等具體制度,簡稱政體。
政治包涵兩層含義:
“政”指的是政府;
“治”指的是治理。
“政”是政權主體,“治”是維護政權的方法和手段,治是圍繞著政進行的。政治包括軍事,法律,政權機構,政治黨派團體,等等方面。“政”主要是政權,政府,軍隊,警察,法院,監獄,政治組織,政治機構。“治”主要是指法律,制度,政策以及依據這些進行的行為,包括軍事,法律,行政等方面。“政”是硬體,“治”是軟體。
從人類社會學來講,政治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個社會現象非常複雜,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以及從不同學科角度,不同的學者對他的論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內涵的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對政治的闡釋也充滿了爭議,始終沒有一個確切公認的定義。

歷史淵源

政治學是專門以政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社會科學,研究政治行為的理論和考察權力的獲得與行使。政府、政黨、集團或個人在國家事務方面的活動以及治理國家施行的措施。
不同時代對於政治的定義不同。
不少西方語言中的「政治」一詞(法語politique、德語Politik、英語politics),都來自希臘語πολι,這個詞可以考證出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在《荷馬史詩》中,最初的含義是城堡或衛城。古希臘的雅典人將修建在山頂的衛城稱為“阿克羅波里”,簡稱為“波里”,城邦制形成后,“波里”就成為了具有政治意義的城邦的代名詞,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結合在一起而被賦予“邦”或“國”的意義。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詞。因此,“政治”一詞一開始就是指城邦中的城邦公民參與統治、管理、參與、鬥爭等各種公共生活行為的總和。
中國先秦諸子也使用過“政治”一詞。《尚書·畢命》有“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周禮·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在更多的情況下是將“政”與“治”分開使用。“政”主要指國家的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則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實現安定的狀態等。
• “政”在中國古代一般表示:
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亂宋國之政”;
一種統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禮樂刑政,其極一也”;
符合禮儀的道德和修養,如“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
朝廷中君主和大臣們進行的政務活動,如“其在政府,與韓琦同心輔政”。
• “治”在中國古代則一般表示:
安定祥和的社會狀態,如“天下交相愛則治”;
統治、治國等治理活動,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名詞來歷


中國古代的這些“政治”的含義中,“政”主要指國家的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則主要指治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實現安定祥和的狀態等。這與西方和古希臘的“政治”含義不完全相同。
當英文的“Politics”傳入中國時。孫中山認為應該使用“政治”來對譯,認為“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即是政治。”他的這一說法在當時的中國非常具有影響力。

詞語特徵


政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的上層建築,出現在產生階級對立和產生國家的時候,並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同國家相聯繫。政治同各種權力主體的利益密切相關。各種權力主體為獲取和維護自身利益,必然發生各種不同性質和不同程度的衝突,從而決定了政治鬥爭總是為某種利益而進行的基本屬性。經濟、社會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利益,權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滿足等,對於各種權力主體來說,都是政治運行的基本動力。
政治作為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現為以國家權力為依託的各種支配行為和以對國家的制約性權力為依託的各種反支配行為,如統治行為、管理行為、參與行為、鬥爭行為、領導行為、反政府行為、權威性影響、權力競爭等。這些行為的共同特點是都以利益為中心,具有不同程度的強制性、支配性和相互鬥爭性。
政治作為權力主體之間的關係,主要表現為上述特定行為的相互作用。如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管理與參與的關係、權威與服從的關係、相互鬥爭的關係等。這些關係又基本上取決於社會經濟關係所具有的必然性。

詞語本質


經濟是社會交往不斷發展的產物,是社會交往不斷趨於規模化、標準化、程序化、清晰化、精確化和條文化的結果。社會交往的發展產生了社會管理,社會管理是“關於社會交往的規則體系”。政治又是社會管理不斷發展的產物,它是社會管理不斷趨於規模化、標準化、程序化、清晰化、精確化和條文化的結果。
社會管理可分為規範化的社會管理與非規範化的社會管理兩種基本類型,其中,規範化的社會管理就是政治,非規範化的社會管理一般是指民間管理。
• 政治的本質:就是規範化的社會管理。
這種“規範化”的社會管理主要包括:規範化的社會管理人員的評價與選拔;規範化的社會管理機構及其管理職能的設置;規範化的社會管理程序的制訂;規範化的社會管理行為的約束;規範化的自然資源配置;規範化的利益分配法則等。
政治是經過“規範化”處理以後的社會管理,之所以要對社會管理進行“規範化”,主要是因為規範化的社會管理往往具有科學而合理的管理程序、公開而透明的管理內容、清晰明確的管理主體與被管理主體、穩定而持久的管理方式,從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益、更低的管理成本、更大的管理規模,更廣泛的管理範圍、更持久而穩定的管理力度,更高的可預測性。
經濟是規範化的社會交往,通常情況下經濟佔據社會交往的主流部分;政治是規範化的社會管理,通常情況下政治佔據社會管理的主流部分。由於社會管理的本質就是“關於社會交往的規則體系”,因此,政治的本質也可近似地表述為“關於經濟的規則體系”。
• 基本形式
根據規範化社會管理的不同對象,政治可分為如下基本形式。
人力資源的規範化管理。人力資源的配置規則主要包括:勞動力的配置規則,如勞動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
自然資源的規範化管理(國土資源管理與環境管理)。自然資源的配置規則,如礦產資源法、森林保護法、水法、國土資源法、環境保護法等;
知識產權的規範化管理(即信息管理)。知識產品的配置規則,如知識產權保護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危險及有害產品的限制規則,如藥品管理法、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等;人員健康安全性規則,如食品衛生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
行為的規範化管理。經濟行為的限制規則,如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等;協調利益和解決矛盾的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司法等,還有各種條例、法規和規章等。
財產的規範化管理。物權法、繼承法等。
組織機構的規範化管理。公司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兵役法等。

古代政治


希臘簡介

最古老的民主政治——全民代議的民主政治
源於城邦政治的文化

羅馬簡介

不同的權力
• potentia,實在的權力
• potestas,根據制度設置的職位所具有的權利和權力
• 和諧狀態
• 奉公守法
• 自由辯論

演變簡介

• 古希臘
古希臘的政治是城邦政治。年滿20歲的公民(不包括婦女、奴隸和外邦人)都參與城邦的管理和統治工作。在古希臘人看來,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義在於實踐自己的德行。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因此人也就是天生有德性的動物。人們在公共活動中充分展現他的德行。亞里士多德說:“政治的目標是追求至善。”
城邦公民之間的通過說服來達到政治目的。肯尼斯·米諾格認為,在古希臘,“人與人之間在政治關係上是完全平等的,大家都只是服從自己制定的法律,並輪流做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古羅馬
羅馬共和國的政體本質上是一種和古希臘一樣的城邦政體。這時的政治就是共和國的活動。“共和國”(ResPublic)中的publicus(公共)源自populus(人民)。當時這個詞的意思是“人民的共同事務”。在古羅馬的政治中,對共和國的建立和維持是其核心。
在羅馬人看來,王權統治是一種奴役。因此羅馬人設立了兩名執政官和保民官來維持這種統治。為了維護人民的自由,古羅馬發展出了三種不同的權力和兩種和諧狀態。
不同的權力:
potentia,實在的權力
potestas,根據制度設置的職位所具有的權利和權力
auctoritas,權威,在政治活動和制度中對宗教和祖先的崇拜,表現為元老院的承襲體制和對政治的諮詢權
和諧狀態:
奉公守法
自由辯論
• 西方中世紀
中世紀的歐洲政治是處於古代政治和現代政治的轉型期。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城邦體制被破壞,逐漸形成了賞賜和分封體制,政治已經不再是所有公民平等參與的公共活動,而成為了國王和大臣們的活動。政治已經不是為了共同起源、共同信仰而實現正義的活動,而成為了一種利益政治。政治活動中解決問題的手段由對話和說服,變成了暴力和戰爭,成為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政治的超越意義已經不存在。托馬斯·阿奎那把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依其本性是政治的動物”改成了“人依其本性是社會的動物”。
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和發展,宗教信仰成為了人們所追求的人生意義,而不是古代時候的政治。從封建統治下發展出來的這種政治成為了現代政治的起源。
• 古代中國
中國古代的政治和西方以及古希臘的政治含義有很大不同。中國古代的政治很大意義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統治國家的活動。這種政治被宣揚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惡政則違背天道,會受到懲罰。
中國古代的政治貫穿了個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動的標準。在這種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規範,政治的運作更多依靠道德規範。
• 現代政治
政治
政治
現代的政治是從近現代的國家上發展出來的,來自於市民社會的興起。這形成了一種以私人利益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從而經濟生活對政治生活產生了控制,政治需要從經濟中尋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職能變成了維護經濟利益的展開。因此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它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以政治權利為核心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對現代政治具有很重要的影響。自此,政治成為了獲得、保持、奪取權力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認為“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政治就是反對世界資產階級而爭取解放的無產階級的關係”等。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政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把政治轉到了為經濟建設服務上來。改變了社會主義國家對政治的認識。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大力發展,民主政治的普及,階級的分類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政治的階級色彩逐漸淡化。因此政治的概念從本質上來描述也許更為確切,即人們通過建立一定的組織、制度、規則和工具手段,確定組織範圍內未來社會發展目標並為確保實現該目標而進行的一切社會治理與協調活動。在不同的範圍有不同的組織政治,如國際政治和國家政治等。隨著社會民主的不斷發展,會進一步發展出公司政治、社區政治等等。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越來越小,政治含義也包括國際事務。

判斷政治標準


判斷政治優劣的標準來源於社會實踐,是否符合於綜合生產力發展需要,是否可推動社會文明強盛,以及使國家國富民強,明君功大於過,昏君過大於功,它與個人好惡毫無關係,明辨是非,任賢用能,廣開言路,尤為重要!

相互影響

政治與經濟、法律、宗教、道德等社會現象有密切聯繫並且互相影響。
• 與經濟的關係
經濟是整個社會的基礎,也是政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反映,它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一方面,政治的發展最終取決於經濟生活的狀況,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以及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運動的狀況。另一方面,政治對於經濟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它極大地影響經濟的發展,並在一定的條件下決定著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運動的狀況。政治對經濟的作用最經常的是通過國家權力來實現的。
• 與法律的關係
政治和法律的關係主要通過國家權力與法的關係反映出來。國家和法律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和工具,是統治階級意志的代表和體現,都屬於上層建築,產生於和決定於社會的經濟基礎。在兩者的關係中,政治是根本,是法律產生的前提。法律總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法律的權威和效力是以國家權力為後盾的。另一方面,法律對於政治也有重大的影響,它體現國家的意志,通過法的準則來鞏固國家權力並維持國家權力的正常運行。
• 與宗教的關係
政治與宗教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有密切的聯繫。在歷史上,宗教曾經是政治統治的重要工具。宗教衝突往往是民族鬥爭、階級鬥爭或不同政治集團鬥爭的表現形式。在現代社會,在國家的政治權力正常發展的情況下,宗教與政治的關係已越來越疏遠,這已成為政治進步的標誌。
• 與道德的關係
政治與道德也有密切的聯繫。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受政治制約,為一定階級的利益服務。道德能造成一種有利於鞏固國家權力的社會秩序及與此相關的心理基礎,有助於政治的正常運行特別是國家權力的維持。同時,政治對道德的形成和發展也有巨大的作用,一種道德風尚的建立和發展往往需要藉助於政治力量才能實現。

體制簡介

政治體制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和管理形式以及有關國家政治活動的制度。它首先指國家政權的形式,包括國家的政體形式(如君主立憲制、議會共和制、總統共和制及委員會制),結構形式(如單一制、聯邦制與邦聯制)以及國家政權機構的組織與活動原則(如三權分立原則);其次它還包括與國家政權相聯繫的其他組織和政治行為的制度(如政黨制度、選舉制度)。
現代西方政治體制的典型形式是資產階級民主制。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政權更迭,資產階級民主製成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通行的政治模式。

馬克思的理解

定義: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政治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
理解:
①政治的根源是經濟,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關係歸根到底是由經濟關係決定的;
②政治的實質是階級關係。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權力。國家政權是政治權力的根本問題,任何階級要實現自己的目的,都必須掌握對國家或社會的最高統治權;
④政治活動是科學、是藝術。政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
由於人們在不同時代面臨的歷史任務不同,需要政治發揮作用的側重點和著力點不同再加上不同歷史觀的影響,所以在解釋政治概念時所強調的內容也就不同,於是就產生了對什麼是政治的各種各樣回答,形成了眾多的關於政治的定義。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認為,“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這些論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質、屬性、基本內容和特徵,是研究政治現象和為政治下定義的指導思想。
西方的政治學家為政治下過許多定義,例如:
①認為政治是國家的活動,是治理國家,是奪取或保存權力的行為。
②認為政治是權力鬥爭,是人際關係中的權力現象。
③認為政治是人們在安排公共事務中表達個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種活動,政治的目標是制定政策,也就是處理公共事務。
④認為政治是制定和執行政策的過程。
⑤認為政治是一種社會的利益關係,是對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
20世紀80年代,中國政治學界對“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
①政治是各階級為維護和發展本階級利益而處理本階級內部以及與其他階級、民族、國家的關係所採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
②政治是一定階級或集團為實現其經濟要求而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活動,以及實行的對內對外全部政策和策略。
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個生活領域的、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佔主要地位的活動。
④政治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階級社會的上層建築,集中表現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權力鬥爭、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和使用等。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學觀點集中概括起來,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以政治權力為核心展開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
(1)根源:是經濟,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關係歸根到底是由經濟關係決定的。
(2)實質:是階級關係,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權力,政治權力的中心問題是國家。
(4)活動:是科學、藝術,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來研究它。

其他簡介


解釋簡介

①把政治等同於或歸結為倫理道德。認為政治的最高目的是為了使人和社會達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代表人物有孔子、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②把政治說成是立法和執法的過程。認為政治的主要現象——國家是法律的產物,因為國家是為了制定和執行法律而設置的。代表人物凱爾森。
③把政治視為“權術”、“統治術”。認為政治是為爭奪權力和施展謀略和玩弄權術的活動。代表人物馬基雅維里、韓非。
④把政治看作是“管理眾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務的活動。代表人物孫中山、麥肯齊。
⑤把政治解釋為政府制定和執行政策的活動,是一種實現“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活動。”

發展簡介

歷史上,政治一開始就是圍繞國家權力展開的,表現為人們攫取、維護、建設、執行、制約國家權力的全部活動。政治現象產生之後,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已高度成熟。在現代,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巨大社會力量。
政治現象還將在人類社會長期存在,只有當人類的政治生活發展到從根本上改變少數人管理多數人的政治模式,實現社會的自我管理時,原來意義上的政治現象才會轉化為一般社會現象而最後消亡。

名人論政

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列寧)
政治就是參預國事,指導國家,確定國家活動的方式,任務和內容。(列寧)
政治中最本質的東西即國家政權機構。(列寧)
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列寧)
今後最好的政治就是少談政治。(列寧)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孫中山)
在政治中,實驗即意味著革命。(迪斯累利)
在政治上寬宏大量總是最明智的。(埃·伯克)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列寧)
政治的後台老闆總是金錢。(羅曼·羅蘭)
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佔首位。(列寧)
我相信在政治中有這樣一條神聖的“馬雅維里”定律:“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就要作出犧牲”。(斯威夫特)
政治不過是社會沿著自己最實用,最方便的途徑,有秩序地向前發展的一門科學。(伍·威爾遜)
政治就是財富分配權,對財富分配權的解釋就是意識形態。

基本形式


根據規範化社會管理的不同對象,政治可分為如下基本形式。
(1)人力資源的規範化管理。人力資源的配置規則主要包括:勞動力的配置規則,如勞動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
(2)自然資源的規範化管理(國土資源管理與環境管理)。自然資源的配置規則,如礦產資源法、森林保護法、水法、國土資源法、環境保護法等。
(3)知識產權的規範化管理(即信息管理)。知識產品的配置規則,如知識產權保護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危險及有害產品的限制規則,如藥品管理法、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等;人員健康安全性規則,如食品衛生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
(4)行為的規範化管理。經濟行為的限制規則,如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等;協調利益和解決矛盾的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司法等,還有各種條例、法規和規章等。
(5)財產的規範化管理。物權法、繼承法等。
(6)組織機構的規範化管理。公司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兵役法等。
此外,還需要建立為創立、實施、監督和評價各種經濟規則的組織機構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如行政訴訟法、組織法等。

政治體制


政治體制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和管理形式以及有關國家政治活動的制度。它首先指國家政權的形式,包括國家的政體形式(如君主立憲制、議會共和制、總統共和制及委員會制),結構形式(如單一制、聯邦制與邦聯制)以及國家政權機構的組織與活動原則(如三權分立原則);其次它還包括與國家政權相聯繫的其他組織和政治行為的制度(如政黨制度、選舉制度)。現代西方政治體制的典型形式是資產階級民主制。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政權更迭,資產階級民主製成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通行的政治模式。

發展趨勢


歷史上,政治一開始就是圍繞國家權力展開的,表現為人們攫取、維護、建設、執行、制約國家權力的全部活動。政治現象產生之後,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已高度成熟。在現代,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巨大社會力量。政治現象還將在人類社會長期存在,只有當人類的政治生活發展到從根本上改變少數人管理多數人的政治模式,實現社會的自我管理時,原來意義上的政治現象才會轉化為一般社會現象而最後消亡。

評判標準


判斷政治優劣的標準來源於社會實踐,是否符合於綜合生產力發展需要,是否可推動社會文明強盛,以及使國家國富民強,明君功大於過,昏君過大於功,它與個人好惡毫無關係,明辨是非,任賢用能,廣開言路,尤為重要!

現代政治


現代的政治是從近現代的國家上發展出來的,來自於市民社會的興起。這形成了一種以私人利益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從而經濟生活對政治生活產生了控制,政治需要從經濟中尋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職能變成了維護經濟利益的展開。因此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它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以政治權利為核心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對現代政治具有很重要的影響。自此,政治成為了獲得、保持、奪取權力的各種活動的總稱。
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認為“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政治就是反對世界資產階級而爭取解放的無產階級的關係”等。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政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把政治轉到了為經濟建設服務上來。改變了社會主義國家對政治的認識。
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大力發展,民主政治的普及,階級的分類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政治的階級色彩逐漸淡化。因此政治的概念從本質上來描述也許更為確切,即人們通過建立一定的組織、制度、規則和工具手段,確定組織範圍內未來社會發展目標並為確保實現該目標而進行的一切社會治理與協調活動。在不同的範圍有不同的組織政治,如國際政治和國家政治等。隨著社會民主的不斷發展,會進一步發展出公司政治、社區政治、職場政治、辦公室政治等。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越來越小,政治含義也包括國際事務。